安全疏散设计
一.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 (2006年版)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2001年修订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6
二.设计内容
1.疏散安全分区
2.疏散安全出口
3.疏散楼梯间
4.安全疏散距离
5.消防电梯
6.安全疏散时间
三.设计原则
1.合理布置疏散路线
所谓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是指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路线越来越安全。
就是说,应该做到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由疏散楼梯间到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能产生“逆流”。
2.疏散楼梯的数量要足够位置要得当
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能顺利疏散,高层建筑至少应设两个疏散楼梯,并且设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最好是在靠近主体建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侧设置。
这是因为人们在火灾时往往是冲向熟悉的楼梯或出口,但若遇到烟火阻碍就会掉头寻找出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是不安全的。
两个疏散楼梯过于集中也不利于疏散。
3.疏散顺序
疏散顺序,就是指先疏散哪部分人员,后疏散哪部分人员。
这是制定疏散预案首先要考虑的。
一般原则是先疏散着火层,然后是着火层以上楼层,最后是着火层以下楼层。
4.疏散路线
疏散路线应选择离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最近的路线,一般是沿疏散指示标志所指的方向疏散。
但如果是着火层,应考虑着火的位置。
着火房间附近房间的人,应向着火相反的方向疏散。
竖向疏散一般先考虑向地面疏散,因为疏散到地面是最安全的。
但也要考虑到竖向通道万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楼顶疏散。
设有避难间、避难层的高层建筑,可考虑向避难间、避难层疏散。
5.疏散指挥
整个疏散过程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否则,就可能造成混乱,影响疏散。
总指挥应当在消防控制室,各楼层或防火分区要有现场指挥员(或称引导员)。
现场指挥员要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6.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或出口)。
火灾时,一旦这个出口被火封住,处在这部分的人员就会陷入“死胡同”而难以脱险。
因此,高层建筑应尽量不设置袋形走道。
7.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可靠、方便使用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不完善往往影响疏散,因此,高层建筑应根据需要,除设置疏散楼梯外,增设相应的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救生软梯、救生绳、救生袋、缓降器等。
这些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构造简单,方便操作,安全可靠。
8.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注: 1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m;
2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3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
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四.设计内容
(1)疏散安全分区:离开火灾房间后先要进入走廊,走廊的安全性就高于火灾房间,故称走廊为第一安全区;以此类推,前室为第二安全分区,楼梯间为第三安全分区。
一般来说,当进入第三安全分区,即疏散楼梯间,即可认为达到了相当安全的空间。
(2)安全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宽度是由疏散宽度指标计算得来的。
宽度指标是对允许疏散时间、人体宽度、人流在各种疏散条件下的通行能力等进行调查、实测、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既利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设计,又利于消防安全部门检查监督。
百人宽度指标:B=Nb/At
4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
5 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6.00平方米,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4.50
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5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3
○1当使用人数少于50 人时,楼梯、走道和门的最小宽度,可适当减少;但门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0.80m 。
○2本条和本规范有关条文中规定的宽度均指净宽度。
一般说,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层面面积小、现场作业人员少者例外);过道、楼梯的宽度是根据层面能容纳的最多人数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撤出现场为依据而设计的,所以必须保证畅通,不得随意堆物,更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能采用吊门和侧拉门,严禁采用转门,要求在内部可随时推动门把手开门,门上禁止上锁。
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
本医院综合楼的建筑类型以及耐火等级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每个外门的净宽1.30m,走道宽度为1.5米。
综上,本层疏散通道,走廊,防火门,安全疏散距离等均符合安全疏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