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煤厂设计

选煤厂设计

1.煤炭分选工程的建设、改建工程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实践经验和成熟可靠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选煤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②应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洁净煤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动力煤应加工后销售。

稀缺煤种资源必须实行保护性加工利用。

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工程设计的方针、政策,遵守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煤炭分选工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程、规范、法令,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选煤厂的类型:矿井选煤厂、群矿选煤厂、矿区选煤厂、中心选煤厂、用户选煤厂。

根据处理原煤性质和用途不同,可分为炼焦煤选煤厂、动力煤选煤厂或炼焦煤和动力煤兼选的选煤厂以及只要求粒度分级的筛选厂。

3.炼焦煤配煤质量指标有:灰分、硫分、全水分、磷含量、结焦性和粘结性,其它配煤指标。

4.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①项目建议书提出②可行性研究③项目评估、审批及设计任务书编制④设计工作⑤施工前准备⑥建设实施⑦生产准备⑧竣工验收⑨后评价。

5.基本建设程序的特点:全面性、现实性、透明性、反馈性、合理性。

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①建设银行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建设项目评估。

②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作为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的依据。

③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④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使用的资料,可以作为进一步设计、施工所需要资料全面补充的依据。

⑤国家依据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实施计划,那如果名经济发展计划。

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向环保部门申请建设的依据,在通过了环境评价后,方可开展进一步的设计工作。

7.对选煤厂厂址选择的要求:①厂址应有足够的堆放器材、原材料、施工以及发展扩建的余地。

②要充分考虑供水和供电条件。

③认真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④注意环境保护。

⑤厂址应靠近原材料和用户。

8.施工图设计的条件:①初步设计经过专家审评,并由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②对于设计中遗留的或专家论证以及主管部门审查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已解决。

③主要设备订货已经落实,并索取到设计所需要的设备图纸和说明书资料。

④外部供电供水运输机修以及征地等协议已签订。

⑤施工图设计所需要的地形设计测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详细勘察资料已具备。

⑥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已经了解。

9.施工图设计的要求:①要满足各种设备的布置定位和安装的具体要求。

②要满足非标准设备和金属结构件制作的要求。

③要满足各类设备各种材料订货的要求。

④要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车间修筑道路敷设管线等施工的要求。

⑤要满足施工单位编辑预算制定施工计划和进行施工的要求。

⑥施工图同时也是竣工投产与工程验收时的依据。

10.初步设计文件包括: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说明书;第三部分设计图纸;第四部分设计表;第五部分概算书。

1.煤质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筛分和浮沉资料,可选性等。

2.判断矸石的泥化程度:如果-0.5mm粒级灰分比原煤或相邻近粗粒级灰分均高,说明矸石比较容易泥化。

判断原煤的可选性:在给定精煤灰分的条件下,根据可选性曲线和理论分选密度,可以用分选密度±0.1含量来评定可选性。

3.常用的选煤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①跳汰选煤法工艺简单,生产能力大,维护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极易选和易选性煤。

②重介质选煤法可实现稳定的低密度分选,并且分选精度高;适用于分选极难选和难选性煤。

③煤泥浮选法成本较高,但回收效益客观;适用于回收煤泥中精煤。

④摇床选煤法是结构简单,易操作,分选效果好,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分选易选末煤和煤泥。

⑤水介质旋流器选煤法系统简单,生产成本低,但分选效率不高;适用于易选末煤和粗煤泥。

4.分组入选的与否取决于:①原煤的分类牌号是否相同或相近;②同一分选密度下的可选性差异;③基元灰分的差异。

分级入选的与否取决于:所采用的选煤方法,分选设备的类型,以及各粒级可选性有关。

(我国的情况;①采用单一的重介选煤方法时,用户要求保证大块煤的情况;②保证单一的跳汰选煤方法时;③采用跳汰-重介联合选煤方法时。

)5.筛分资料和浮沉资料的校正方法:①筛分:以筛分资料综合前的总计灰分为基准。

校正综合以后的各粒级的灰分,使综合前后的总计灰分一致。

②以筛分综合表中的相应粒级综合校正灰分为基准。

两种方法:⑪灰分校正法;⑫数量百分数(产率)调整法。

1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设备布置要符合工艺流程的作业顺序,充分利用高位差自留布置,保证固、液流通顺畅;(2)凡属同工艺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类似的设备,应尽可能作同轴线或轴线平行排列布置在同一楼层(3)为便操作和安全生产,设备周期必须留有足够的操作和通行的空间。

2检修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根据设备大小及其结构,留有设备更换,部件拆卸和更换,起吊等所需要的空间和面积(2)除设备台数较少或者检修量较少的楼层之外,一般每一楼层留有1~2处面积约为35~50的检修场地3储煤设施的作用;(1)对于矿井型选煤厂,原煤储存设施可以调节和缓冲厂矿之间生产的不均匀性(2)对于矿区型、群矿型、中心型选煤厂,原煤储存设施可以调节和缓冲选煤厂生产和运输之间的产运不均衡性(3)便于实现原煤均质化入选4入选原煤的均质化;是指对来自不同矿井(或煤层)的原煤在堆储和取用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技术装备和措施使他们混合,从而使他们在粒度组成,可选性,含矸率,水分,发热量以及焦化工艺性质等方面达到最大程度的均质化后进行洗选加工5、一、跳汰机及其给、排料设备的布置入选原煤缓冲仓;(1)每台跳汰机前需设置原煤缓冲仓(2)仓壁倾角一般为55~60度,有效容量为5~10min跳汰机处理量(3)原煤入仓方式与缓冲仓数目有关1~2个仓:由原煤胶带机机头溜槽或分岔溜槽直接给入,3~4个以上的仓,原煤有仓上部的刮板运输机分配入仓6跳汰机布置要点(1)跳汰机周围空间应满足以下要求a主要操作面宽度大于等于1500mm次要操作面宽度大于等于700~800mm,溢流端宽度大于等于1000,操作面以上有6000mm以满足采光和起吊要求b操作台至跳汰机槽顶边的高度为400-600mm7对介质桶和介质泵的要求(1)介质桶一般都应布置在车间底层地面(2)介质桶应尽可能与输出介质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垂直胯间内(3)高密度介质桶应接近循环介质桶(4)介质泵的布置一台介质桶配置2-3台介质泵布置时要求轴线一致或垂直(5)在介质桶和介质泵收集流头介质的收集地沟和收集池8浮选机及其辅助设备设施的布置;浮选机与调浆设备;(1)二者通常为同层布置,所在楼层高度6-7米(2)调浆设备与浮选机的配置方式一般为一对一或一对二(3)多台浮选机可以在调浆准备器一侧呈平行布置或两侧对称布置(4)注意满足浮选机调浆设备及其辅助设施的各种布置尺寸要求(5)浮选药剂罐一般布置在浮选机和调浆设施的上方9三产品旋流器的工艺布置要求(1)大直径旋流器一般是一胯间布置一台(2)采用何种配置形式,更换于后续作业设备布置(3)配料口要设置给料箱10厂房建筑物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机体重量较大工作时震动较大的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下部楼层(2)设备布置要保持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11加压过滤机的布置特点:1,主机机体与滤饼排卸装置一般分层布置。

2,主机部应有1~1.5m以上净空。

3,滤饼排料小料斗下部设置滤饼运输机。

4,对气水分离器无10.5m高差要求。

1.斗提机工艺布置注意事项:1,应尽可能避开主梁按60度倾斜布置。

2,有效脱水长度为5~7m。

3,斗提机机壳密封段上口应高出跳汰机外面500~700mm或与跳汰机机槽高度相同。

4,斗提机机头中心线高度离楼板面高度1000~1500mm。

5,斗提机入料溜槽空间角大于等于45度。

1、设备选型时应注意以下儿项原则:(1)所选设备的型号与台数,应与所设计厂型相匹配,尽量采用大型设备,充分考虑机组间的配合,使设备句厂房布置紧凑,便于少产操作。

(2)所选设备的类型应适合原煤特征和产品质量要求。

(3)做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应优先选用高效率、低能耗、成熟可靠的新产品。

(4)经济实用,综合考虑节能、使用寿命和备品备件等因素,尽可能选用同类型、同系列的设备产品、以便于枪修和备件的更换。

优先选用具有“兼容性”的系列设备,便于新型设备对老型设备的更换,也便于更新和改扩建。

(5)征设备选用的过程中,要贯彻国家当前的技术经济政策,考虑长远规划应考虑性价格比,切忌一味追求低价格。

(6)噪声小于85dB。

2、总平面设计的一般要求(1)根据建(构)筑物的不同功能,可分区布置。

在厂区布置时,可考虑满足生产区和生活区的不同使用性能,分区组合建筑群和道路。

(2)充分考虑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尽量采用自流式管沟。

(3)建(构)筑物、道路及工程管线的布置应紧凑合理、相互协调、整齐美观。

(4)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

(5)根据生产使用、防火、环境保护、卫生、安全等要求,设计联合建筑。

(6)分期建设的工程,应便于前后衔接,其预留场地宜在边缘地段。

(7)改建、扩建选煤厂,应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建(构)筑物和设施。

(8)处理好建(构)筑物位置与风向、朝向的关系。

(9)根据污染源合理确定建(构)筑物间距、卫生防护植物带的位置及宽度。

(10)与所在地规划或矿区、矿并的总平面布置协调。

3、工业场地的建(构)筑物布置注意事项①辅助生产车间总平面设计时应接近服务对象布置。

②变电所的伙置应便于进出高压输电线路和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并府技全年风向布置在受粉尘污染最小的位置。

③介质制备车间应靠近主厂房布置。

④维修车间应与材料周转库(棚)集中设置,并应布置在运输方便的地段。

⑤生产水池和泵房应选择在距主厂房较近的地方,同时考虑水源地供应方便。

生活与消防水池及泵房一般勺生产水池布置在一起。

⑥空气压缩机站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空气清洁和受粉尘、废气污染较小的位置,吸气口与翻车机房、装车仓、受煤坑、储煤场等粉尘源的距离不宜小于30 m,在不利风向位置时,不宜小于50 m。

⑦储煤场、事故煤泥沉淀池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征对工业场地污染最小的位置,与提升机房、办公楼的距离不宜小于30 m,在不利风向伙置时,不宜小于50 m。

⑧锅炉房的位置应便于供煤、排灰和回水,宜靠近负荷中心。

⑨汽车库应布置在汽车出入方便的地点,并应避免汽车与人流交叉。

⑩化验室室与行政办公楼联合设置,并应布置在清洁、安静处,有单独的出人口。

(11浮选药剂站和油脂库可联合设置,其四用应设2.4m以上的围墙。

浮选药剂站应位于工业场地边缘、地势较低、运输方便的地段,井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和风速,布置在受经常散发火花和有明火建(构)筑物影响最小,且对重要建(构)筑物影响最小的地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