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铺设标准化5.8.1施工作业标准道岔的铺设分正线高速道岔铺设和站线普通道岔铺设。
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站线普通有缝道岔采用现场拼装铺设法。
5.8.1.1正线高速道岔铺设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原位换铺法”,主要采用轨道车、平板车等设备完成铺设,即铺轨到达岔位前,分层碾压、平整道床,铺轨到达后岔位用临时轨节过渡(临时轨节轨料在铺轨到达前采用汽车运送至车站待铺岔位),火车运输道岔岔料,利用施工间隙,拆除临时线路,直接在原岔位铺设道岔。
“现场预铺插入法”即在在有预铺条件的地段,道岔区先用临时轨道过渡,并进行上碴整道。
在高速道岔施工前,在道岔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的预铺台位,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后,然后进行道岔内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碴,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横移(纵移)滑入岔区,补充道碴进行整道,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钢轨之间的锁定焊接,从而完成有碴道岔的铺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图下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图1)精确定位铺岔前应复核岔位桩、边桩。
对于岔尾相连的两组正线道岔必须联测,精确定出岔位。
2)摊铺道床大号码的道岔,人工起道、捣固道床,不仅费力,而且不能保证道床密实和道岔平顺。
如果用道岔捣固机起道150mm,其捣镐亦不能在辙叉心、岔尖等狭小空间下镐作业,直接影响道床密实度。
而稳定车由于钢轨夹钳无法夹住辙叉心和岔尖的轨面,也无法在道岔上作业。
为弥补上述机械作业的缺陷,必须保证道床摊铺的质量,要求对设计30cm的道床,在道岔全长范围内,分层铺设道砟,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密度不低于1.7g/cm3,预留起道量不得大于50mm,砟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0mm/3m。
在剩余少量起道量的情况下,用专用道岔捣固机起道。
岔前和岔后各30m内应与区间和站内正站线摊铺的底砟顺坡。
然后铺设临时轨排。
3)排布岔枕排布岔枕前要按图纸准确定位岔枕位置。
用经纬仪在直股岔枕头外100mm处设置岔头、岔心、岔尾的外移边桩。
外移边桩顶面高于道砟面100mm,桩钉误差≯2mm。
用弦线或细钢丝由岔头至岔尾的外移边桩上拉挂通线,弦线上准确标注岔枕间距位置,所挂弦线要保持绷紧和准确,根据外移边桩精确定位岔头、岔心、岔尾岔枕。
排布岔枕时,纵向以岔枕上的螺栓孔对齐,横向岔枕间距以固定的间距控制,并随时消除累积误差。
岔枕装车时应注意其编号顺序,将长短岔枕分类,分别装载,以便卸车。
以直股为基准股,岔枕编号牌端与基准股同侧,岔枕垂直于基准股,用龙门吊配合将岔枕一次准确排布到位,间距偏差为±10mm。
4)道岔钢轨装卸车与就位道岔钢轨装车时应注意铺设方向,要装载在平板车上。
吊配尖轨、基本轨组件,可动心组件等长钢轨及组件时必须使用吊轨架吊配,用两台龙门吊配合,统一指挥,同步作业,协调行动,平稳吊、运、安装配轨。
5)道岔补砟整道待车站一端岔区道岔铺设完毕应立即组织岔区老K车卸砟。
卸砟后应及时清道。
捣固车作业前要拆除临时转折连杆,清除影响镐头作业的障碍物。
组织劳动力人工上砟,轨枕盒内道砟要上满。
整个道岔上的道砟要充足、均匀。
捣固车对道岔进行作业时要兼顾道岔头尾与线路的顺坡,作业长度应伸出道岔头尾50m,顺坡不大于6‰。
作业完成后要对道岔标高、方向进行检查,要求达到相应技术标准。
5.8.1.2站线普通道岔铺设站线普通道岔利用已铺线路将岔料运至现场,由人工配合吊车铺设。
具体步骤如下:1)按道岔桩位铺设底砟并压实,预铺20cm左右厚面砟并分层碾压密实,表面平整。
2)火车运送岔枕至现场,吊车配合卸枕,按设计位置、标准间距排放整齐。
3)火车运送道岔钢轨至现场,利用吊车卸下,人工配合放至岔枕的承轨槽内。
4)按设计图核对曲基本轨弯折支距,合格后方可连接钢轨。
5)连接钢轨配件及轨枕扣件,先尖轨后辙叉,先直股后曲股,严格控制尖轨尖端轨距和直线尖轨轨头刨切起点两基本轨距离,并保证尖轨扳动力调至6000N以下。
6)拨道整修、质量检查:道岔铺设完毕进行拨道、串砟、找平等重点整道工作。
检查各部轨距和支距,顶铁与基本轨间隙大于1mm 时,加调整片,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第二拉杆处动程为80mm,不密贴时,其间隙不得大于4mm。
各部分螺栓拧紧,弹簧垫圈没有错口,呈压平状态,或拧紧螺栓扭矩力100~120N.m。
站线普通道岔铺设工艺流程见下图。
5.8.2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5.8.2.1正线道岔1)铺设无渡线的两岔尾相连的道岔时,后铺设的道岔钢轨配置顺序应由岔尾向岔头方向排布,以免产生累积误差。
2)为确保子块不位移可在调整好的子母块缝隙中加塞铁片等,待锁定焊接完毕再撤除铁片。
(1)道砟材料及级配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90)中一级碎石道砟标准。
(2)道岔工地焊接的钢轨轨型和钢种与区间相同时,应按区间的工地钢轨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进行焊接;同时按《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TB/T1632-2005)进行焊接型式检验,达到合格标准并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
(3)道岔胶接绝缘接头焊接前应由电务人员测定电绝缘性能,并应符合《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25-2000)的规定。
(4)道岔内焊接接头必须打磨平顺、光洁,不得影响道岔各部位的密贴和转辙器的扳动。
焊缝及两侧100m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压痕、划伤等缺陷,道岔焊接接头的焊缝部位应平直,几何偏差控制应符合下表。
(5)道岔捣固车对道床捣固后,其道床参数指标应符合下表3)道岔铺设完毕进行拨道、找平等重点整道工作。
无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应满足设计、规范及道岔技术条件要求(不同类型接道岔要求不同,下表仅作控制参考)。
无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表5.8.2.2站线道岔1)道岔应按铁道部现行标准图正确拼装铺设,各部件位置正确、数量安装齐全。
2)道岔铺设允许偏差见下表。
有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选派具有建设部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合同段项目经理。
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法规和上级指示、决议,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各级单位第一管理者为本级第一责任人,逐级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做到领导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任。
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围。
(二)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工人佩带胸牌并持证上岗。
胸牌贴有本人照片并标明单位、岗位职务、姓名、编号,胸牌尺寸为9.50cm×6.5cm,字体一律为黑色,底色为白色。
(三)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在开工前,明确安全生产总目标,并根据总目标制定分阶段、分项安全目标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四)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根据规定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违章施工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并追查责任。
(五)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查安全隐患、查事故苗头,消除不安全因素。
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1. 检查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检查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
(1)安全监察部每旬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总结分析会。
(2)施工队每天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并落实实行。
(3)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2. 检查类型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施工队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加以落实。
项目总工程师和安全监察部每旬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总结会。
不定期检查:按照施工生产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定期检查,具体为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专职安全人员日常检查进行。
3. 安全检查内容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机械车辆事故、防火、防雷击等措施的落实。
4. 检查方法和手段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查和互查相结合,定期和经常性检查相结合,专业和综合检查相结合及对照安全检查表检查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检查。
(二)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见图13-3. 环境管理逻辑框图。
(三)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提高全员水土保持意识,加强监督管理。
主动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技术措施一、环保、水保措施计划(1) 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
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3) 在《施工计划》中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设计、培训、监测、检查等项目,计算环境保护工作的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
4. 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
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生活营地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备临时的生活污水汇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排灌系统;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5. 对隧道弃碴和路堑挖方按规定弃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弃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