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进式作文训练
尊严是民族的灵魂。
无论是燕赵小国义不赂秦战败而亡的气魄,还 是抗日战争中华夏民族在衰败之时发出的沉重的 呐喊,一个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由此体现。 那是坚守节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伫守,那是 矜持地立于世界之林的雄壮。毋庸置疑,当一个 民族的灵魂不存时,这个民族也将不复存在。她 的灵魂不仅来自四海之谋臣、天下之奇才的智慧, 更来自贤士豪杰每一份不屈的情怀。正是他们的 每一分付出,才得以使一个民族捍卫她的尊严之 魂!
层进式特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不能随意改动。
形式上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论证结构的逐层递进式,有明显的 层次过渡的词语,如什么才是?为什么要 这样做呢?应该如何去改善呢?
第二种是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 复杂,或者由易到难、由一般到特殊。
⑶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 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爱迪生的风骨 令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 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 持的力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漫 画题,漫画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 到水便扬长而去。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 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 他了,然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 臂。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 的遗憾么特点:(两种模式)不仅可以 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答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还可以像并列式似的把中心论 点分解成几个层进式的分论点。 2)“是什么”,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直接提 出中心论点,也可以对论述对象做必要的揭示、 说明。 3)“为什么,怎么样”这两部分,写作时可以 并重,也可以侧重一方面,视具体情况而定。
层进式第一种
一、发问“是什么?”——概念分析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 的实质,或申明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 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 的解释、说明等。 注意 解释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 也可以对比说明。语言一定要简洁些。这 就要求起笔时就要想好。
比如金开诚的《漫话清高》开头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清 高的人一般说来是受到敬重的。清高的 “清”, 意思比较明白,无非是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 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至于“高”的含义, 则似乎不同于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是 总要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 解释为孤高。
思维的深度还在于走过正面观点,分析反向 去做或反向发展的结果。可以正反对比论证, 也可以做一点反面的补充。 比如韩愈《师说》中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对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 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分析了“不从师“的后果, 通过对比将议论引向深入,体现深刻:预测 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
四、发问 “意义、影响”——价值分 析
比如全国卷以“扬长避短”为中心论点 时,可以发问,“扬长避短的好处是什 么”,从而写出这样的观点: (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你才能在 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才能活 出自己的个性,拥有自己的旗帜。 (阐释意义——分论点之一)
五、发问“如果不这样后果如何”——反向分 析
(为什么要坚持 )
⑷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岐 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张海 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体永 远失去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 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 几十万字的小说。这就是坚持,坚持使她 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坚持使它终于托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 (坚持需要什么 )
例5:《尊严与灵魂》
尊严是什么?它是生命的尊贵与庄重,它是不肯弯 腰屈膝的坚持与豪放,它是令人仰视的气节与精神…… 它更是万物之精灵,灵魂之倚仗。
尊严是人的灵魂。
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傲骨之源,来自于生命的灵魂,正是人本性中的正直与 大气,尊严才会如此坦荡。我不免想到了晏子使楚的故 事,他的处世不惊、南橘北枳的雄辩赢得了楚王的赏识, 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这位出色的外交家的灵魂中,如 果没有傲然之骨,怎会有不卑不亢的凛然之辞?所以, 尊严是人的灵魂。
二、发问“为什么”——因果分 析
比如全国卷立意“扬长避短”,立意时,发问 “为什么要扬长避短?”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独 特的认知思考,写出一段: (二)哲学家说: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之外, 别人无法走的路。诚然,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 特长的空间,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又何尝不 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分析原因——说理段) 点评: 该生用引用的手法,分析了“扬长避 短”的原因,非常有哲理韵味。
三、发问“怎么做”——方法分 析
解决问题,是议论文必不可少 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也体现了中学生如何面对社 会、人生,如何做出选择的现 实行为品质。 所以对命题发问 “怎么做”,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发问“怎么做”——方法分析
以全国卷为例,如果主旨是“扬长避短”,思考的重要 角度就是“怎样扬长避短?”一般的的考生可能不会再 深入思考,而是泛泛的论“要扬长避短”的观点,但一 位作家的同题作文这么分析: 青蛙可能要说了,兔子根本就不可能学会游泳。不可能 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试”呢?可是,在没有“试”之 前,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呢?在培训之前,可能也有人认 为小狗、小龟不可能学会游泳,但事实证明它们学会 了…… 当然,“试”也应该适可而止。如果“试”了,确实不 行,那绝不能“赶鸭子上架”。 ——盛大林( 东方今 报编委、著名时评家) 点评:思维的深度在于,他发现“扬长避短”首先应该 尝试,以便知道什么是自己的长处,什么是短处。怎么 做的问题最能体现考生的行为品质,对现实人生的认知, 体现深刻: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
例1:构思“尊严”话题的文章,运用递进式书 写提纲
1.什么是尊严? 2.活着为什么要有尊严? 3.怎样才能获得尊严,才能获得有尊严。
例2.说“思”
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 3)还要“善思”(怎么样)
例3.谈风度
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 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能增进爱 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 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⑸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 牢。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 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 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 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了。鲁 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 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少一 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 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 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 流。
尊严是万物的灵魂。
尊严看不见、摸不到,但它却得以在万物之 中处处体现。那是梅开林间的傲骨,零落成泥的 余香;那是《赤壁赋》的豪迈,《石灰吟》的清 冽;那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然,归隐田园的清 高;甚至那是负荆请罪的勇敢,逆流而上的执 着……万物的灵性,就在于那块沉稳的磐石,在 于那道刺穿黑夜的曙光——尊严。 回归人类的本性,灵魂在那条挺直的傲骨边 倚仗。尊严太宝贵又太平凡了,平凡在于它几乎 处处可见,而宝贵在于,你是否能坚持你的尊严, 倚仗它,登上人类灵魂之顶峰。
层进式作文训练
【考纲解析】
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呢?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 :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 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 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 。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意境深远。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议论文时,除了要有正确、 鲜明的观点,典型、有力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 方法外,还要重视文章的论证结构。
(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
⑹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
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当我 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 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 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评点】
此文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开 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 第三段写为什么要坚持,第四、五段写 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 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 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因果分析式, 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样。)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 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一般 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 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 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 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 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温馨提示: 汉字书写是考场作文的“脸面”
例:4.高考例文赏析 《谈坚持》
⑴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 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的念 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⑵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 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 迈。王军霞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泛舟, 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中国工农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踩在脚下, 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还是坚持。 (坚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