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名师面对面》学业水平化学综合试卷(三套)答案

2011《名师面对面》学业水平化学综合试卷(三套)答案

《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活页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综合测试卷(一)1.A 【解析】20983Bi和21083Bi的质子数均为83,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2.C 【解析】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不参加反应,氢氧燃料电池可将部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硅。

3.D 【解析】3Cl2+2NH3=N2+6HCl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4. B 【解析】水晶项链是二氧化硅制品,工艺师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二氧化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

由粗硅制备单晶硅有化合价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5.D 【解析】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甲烷无碳碳单键。

6.B 【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7.C 【解析】氯气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l2=Cl-+HClO+H+,制取一氯乙烷的最佳途径是通过乙烯与氯化氢反应获得,淀粉、纤维素具有相同的通式,它们不是互为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8.B 【解析】用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氯化亚铁,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9.A 【解析】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得金属镁。

10.D 【解析】苯能使溴水水层褪色,是因为发生萃取,未能发生化学反应。

11.A 【解析】石油的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12.A 【解析】氧化铝、氧化钙、二氧化锰都属于金属氧化物,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不属于金属氧化物。

13.C 【解析】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对人体的皮肤和其它的物质有很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盛放硫酸的容器上应贴上的标签是C图。

14.B 【解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涉及到化学反应原理。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火要空心,人要虚心”增大氧气的浓度,“酒越陈越香”生成酯。

15.B 【解析】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瓶塞不漏水。

16.B 【解析】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17.C 【解析】石墨具有导电性,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18.B 【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出现分层。

19.C 【解析】用Ca(OH)2做建筑材料:Ca(OH)2吸收CO2后会变硬使墙体坚固。

20.C 【解析】铜盐有毒,铜器皿无铜离子,因此使用安全。

21.C 【解析】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22.B 【解析】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有机物。

23.B 【解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OH。

24.D 【解析】除去甲烷气体中的少量乙烯的最好方法是依次通过KMnO4(H+)、NaOH溶液、浓硫酸。

25.C 【解析】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有3个电子,元素Y2-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X2Y3。

26.C 【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27.A 【解析】三氯甲烷与水不互溶,出现分层。

28.D 【解析】A中NH+4与OH-、B中H+与CO2-3或S2-、C中Ba2+与SO2-4不能大量共存。

29.A 【解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30.B 【解析】188O中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

31.C 【解析】钠与水能反应生成氢气比较多,盐酸不足,镁、铝生成氢气相同。

32.C 【解析】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负极是Pb正极是PbO2。

33.C 【解析】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输油铁管道被腐蚀的速率最慢。

34.C 【解析】乙醇燃料是用植物及其废弃物制成,不能用粮食作物制乙醇燃料,乙醇是一种易燃物,可在多种环境中作燃料。

35.B 【解析】熟石灰和蓝矾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可降低土壤酸性。

36.A 【解析】4gCa变成Ca2+失去0.2N A个电子,1mol的CH4和O2质量不相等,2gH2中含有1mol氢分子。

37.A 【解析】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存在C=C键;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不存在C-C键和C =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C-C键和C=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

38.C 【解析】Cu2+有颜色,H+与OH-、HCO-3不能大量共存。

39.B 【解析】醋酸是弱酸,用化学式,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2+,碘化钾溶液和Cl2反应:2I―+Cl2=I2+2Cl―。

40.D 【解析】KNO3含有氮、钾属于复合肥。

41.D 【解析】A是同素异构体,B是同位素,C是同种物质。

42.D 【解析】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些阳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3.C 【解析】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1000mL。

44.B 【解析】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胶体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

45.C 【解析】硫酸中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离子浓度减少,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继续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离子浓度增大,逐渐变亮。

46.A 【解析】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是因为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转化为Fe3+。

47.B 【解析】陶瓷的生产原料中无石灰石,花岗岩不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聚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

48.B 【解析】面粉富含淀粉,白砂糖富含蔗糖。

49.B 【解析】多食海产品增加碘,只吃水果,能量不足,我国合理使用防腐剂。

50.D 【解析】氟利昂(CCl2F2)可以破坏臭氧层,而空气中CO2浓度导致温室效应。

51.A 【解析】用铁制件做阴极,用铜做阳极,用CuSO4溶液等铜盐溶液做电镀液。

52.A 【解析】氮化硅陶瓷不易导热,不能作导热剂。

53.D 【解析】索尔维制碱法过程中涉及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未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54.A 【解析】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石油产品中的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煤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而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55.C 【解析】C项中产生SO2污染环境。

56.ACD 【解析】只有Ba(OH)2·8H2O与NH4Cl是吸热反应。

57.AD 【解析】次氯酸、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58.BCD【解析】无酯类官能团,不发生水解反应。

59.ABC 【解析】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成聚合反应。

60.BD 【解析】天然橡胶不溶于水,羊毛是天然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61.ACD 【解析】过滤时不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可采用加热或搅拌等方法。

62.BCD 【解析】SO2和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相同,无法检验。

63.BD 【解析】面粉厂或加油站必须严禁烟火,不可在人群聚集的闹市燃放烟花爆竹。

64.AC 【解析】分子是可再分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由原子构成,元素组成物质。

65.CD 【解析】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含有C=C键是不饱和的有机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综合测试卷(二)1.C 【解析】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2.B 【解析】称量不能用以分离提纯物质。

3.B 【解析】标准状况下,两种气体的体积相等,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4.B 【解析】碱含有阳离子和氢氧根,氢氧根中含有氢氧两元素,碱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

5.C 【解析】胶体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

6.D 【解析】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氯化镁晶体和液态氯化氢中无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

7.B 【解析】A是置换反应,C是复分解反应,D是分解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8.B 【解析】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煤油中。

9.C 【解析】H 2O 2是绿色氧化剂,不引入杂质。

10.C 【解析】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11.D 【解析】实验室制备Al(OH)3最好用AlCl 3和氨水。

12.B 【解析】FeCl 3溶液能使铁溶解,且不能生成沉淀,浓H 2SO 4和FeSO 4溶液不能使铁溶解,CuSO 4溶液生成沉淀。

13.D 【解析】SiO 2不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SiO 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溶于氢氟酸,硅酸钠的俗名叫水玻璃,能溶于水。

14.B 【解析】氯水是混合物,与氯气、液氯不是同一种物质。

15.D 【解析】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

16.C 【解析】门捷列夫是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

17.C 【解析】4019K 与3919K 与属于同位素。

18.D 【解析】化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开始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

19.A 【解析】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热值高、燃烧时不污染环境、用于制取H 2的水资源丰富。

20.B 【解析】放热反应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21.B 【解析】废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汞。

22.D 【解析】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 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

23.C 【解析】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4.B 【解析】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25.C 【解析】工业酒精含甲醇,使人失明或死去,不是甲醇更易醉死人。

26.A 【解析】乙醇和乙酸互溶,并与水也互溶,只用水不能鉴别。

27.B 【解析】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水。

28.D 【解析】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29.D 【解析】铝能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如Fe 、V 、Mn 等),这是因为铝有还原性,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30.C 【解析】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C 3H 8+6H 2O ――→高温3CO 2+10H 2。

31.C 【解析】ABD 都有离子干扰。

32.D 【解析】水蒸气不是可再生能源,盐酸和食醋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纯碱是盐不是碱。

33.A 【解析】MnO -4、Cu 2+有颜色,H +与OH -不能大量共存。

34.D 【解析】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与CO 2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Na 2O 2主要做氧化剂。

35.D 【解析】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不能用来鉴别Na 2CO 3和NaHCO 3两种白色固体。

36.B 【解析】盐酸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

37.B 【解析】为了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Na 2CO 3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38.B 【解析】金属元素在一般化合物中只显正价,亚铁离子有还原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