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神经调节的相关实验题1、用一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浸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②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①②③三点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刺激①处,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②处,电流计不发生偏转C.刺激③处,肌肉可以收缩D.刺激③处,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2、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3、(06天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取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a、d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b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c为神经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下列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A.如果刺激c、a点中间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完好B.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C.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部位c受损D.如果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5、(08年全国卷I)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Ⅱ.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
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请回答:(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
(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6、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1、2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A、B、C为突触,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如果图示动作为踢小腿,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若刺激图中1处,图中伸肌________屈肌________。
(收缩/舒张)。
(3)若某药物可以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而不神经纤维灵敏电流计腓肠肌①②6是阻断突触处的传导。
①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
②实验材料:略。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 ; 第二步: 。
④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7、为研究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位表上。
静息时,电位表没有测出电位差(见右图甲)。
若在右图甲所示神经的c 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当图甲c 处的动作电位传播到b 处时,b 处膜内外的电位是________;电位表的指针将向________(方向)偏转。
2)研究表明,图乙中运动神经元1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 +内流;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 -内流。
请在下图中标明受神经递质影响后,突触A 、B 中突触后膜的暂时性电位表现。
(3)图丙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不同Na +浓度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①枪乌贼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________。
②根据图中给出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有:a .在不同Na +浓度的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到相同的刺激后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和时间________;b.在不同Na +浓度的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验证上述结论,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4浙江卷)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 2SO 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①洗去H 2SO 4,再用1% H 2SO 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①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①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①项实验思路。
69、【2013安徽卷】30.(20分)①.(8分)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 和○b 。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 和○b 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
右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 有波动,电位计○b 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① 。
10、(2009重庆)30.Ⅱ. 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a 、b 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 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 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 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 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 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 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
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 ,表明部位d 受损。
11、(2009宁夏)30.(9分)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
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图中B 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请回答:(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 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进入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 处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
(3)若在A 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 处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
12、图甲中a 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 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 )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
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 、c 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 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1)刺激e 处,e 处膜外电位的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 。
(2)在b 、c 、d 、e 、f 点处施加刺激,能够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是 点,刺激d 处,兴奋传到b 处的速度,比相同强度刺激e 处兴奋传到b 处的速度慢,说明在脊柱中存在 结构。
(3)实验证实,只刺激肌肉,肌肉也会收缩,推测此时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原因是 。
(4)图乙中 会被自身产生的抗体免疫掉导致重症肌无力,如果刺激e 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但肌肉无反应,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损伤部位是肌肉还是a 处?写出实验简要方案 。
13、“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Ach),并在兴奋时释放Ach 的传出神经元。
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
为了研究老年性痴呆的病理机制,实验人员通过定位损伤大鼠的脑,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错误次数完成学习或记忆所需时间(秒)甲不做任何处理9.56114.45乙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用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 μL18.68156.36(1)本实验的因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该物质既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又能与鹅膏蕈氨酸结合)是受体的一种,做乙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使鹅膏蕈氨酸与________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Ach的作用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机制的目的。
(3)实验数据说明乙组大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4)乙组实验需要定位损伤大鼠的脑,若仅有甲组实验作对照,在设计上还不够严密,需增加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当新增丙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________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14、阅读资料并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
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