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描写天气的是A.四季分明B.长冬无夏C.风和日丽D.全年高温多雨2.下列关于世界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城市聚落的差异,与劳动生产方式关系不大B.中东地区居民属于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C.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欧洲D.凡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便为发达国家3.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A.中高纬度地带B.中低纬度地带C.平原盆地地带D.温和湿润地带4.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6.韶关乳源必备瑶寨的传统居民(如下图)与我国下列传统居民最为相似的是()A.新疆泥砖平顶屋B.北京四合院C.陕西窑洞D.湘西吊脚楼7.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8.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9.国家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A.石油B.小汽车C.农产品D.纺织品10.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11.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十一大板块B.板块形成以后是固定不变的C.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D.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和地震12.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A.B.C.D.13.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14.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A.“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因素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势因素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因素发生15.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A.非洲和欧洲B.亚洲和北美洲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16.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某中学,在入学通知书上,学校提供了两幅地图供参考,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幅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详细B.甲图表示的范围小C.乙图中校门在教学楼的东北方向D.乙图的比例尺大2、家住医院附近的小李骑自行车去学校报到,他在公路上的行驶方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西南向东北3、在比例尺为1:10000的乙图上,测量田径场的长度为4厘米,那么田径场在地面上的长度为()A.0.4千米B.4千米C.40千米D.400千米17.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是()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C.火烧寮D.塔里木盆地18.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B.聚落既是人类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C.平原地区聚落比较集中,高山、荒漠地区聚落比较稀少D.传统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19.当海拔为50米的山脚气温为18.6°C时,1500米的山顶处气温为___°C()A.18.6B.18C.12.6D.9.920.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新疆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繁星,主要是因为地球()A.自东向西的自转B.自西向东的自转C.自西向东的公转D.自东向西的公转21.下列哪些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①大量燃烧煤、石油作为能源②大力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③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④实施人工降雨.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22.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A.纬度位置B.季节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23.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A.冬冷夏热B.冬雨夏干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湿润24.下图示意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出该地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东半球2、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A.25℃B.-6℃C.19℃D.31℃3、对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25.读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上面四种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b全年温和湿润C.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雨2、对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正确的是()A.a南北回归线附近B.b极地附近C.c亚马逊平原D.d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26.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27.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对甲图和乙图中所标注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A.20°E B.30°WC.60°N D.40°S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由大到小再增大B.逐渐增大C.逐渐变小D.由小变大再减小28.读下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主要因为其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①非洲板块②亚欧板块③印度洋板块④太平洋板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日本东部海域(38.1°N,124.6°E)曾发生大地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污染物泄漏,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受污染严重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9.下图示意某国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的年份是A.1985年B.1995年C.2005年D.2015年2、据图推测该国将面临的社会问题是A.就业困难B.交通拥堵C.住房紧张D.劳动力不足30.天气与气候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现象的名词是()A.温暖如春B.寒冷干燥C.风雨交加D.温和多雨二、综合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D、E四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2)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
(3)从地球五带看,A、B、C位于________,D位于_____________。
(4)C位于D_____方向,从低、中、高纬度范围看,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_____。
32.图甲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不低于_______米。
(2)A地位于王庄的_______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_______千米。
(3)图乙是沿图甲中_______(填“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
33.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并按下面的提示完成相关要求。
(1)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________,冬季气温较________,且最冷月气温均在________℃以上。
(2)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_____季多雨,乙地却_____季多雨。
34.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①是_________洲西部、②是_________洲东部和南部;③是_________洲东部。
(2)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从地形条件分析,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可见,人口分布状况与_______有着密切联系。
(3)由图中可发现世界人口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为什么不能采取人为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呢____?(4)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A.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人口越少越好C.经济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D.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D地的经度是_______,纬度是_______,D地位于高中低纬度中的_______纬度。
(2)A、B、C、D、E五地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属于_______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附近。
受气候影响,A地传统民居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填“①”/“②”)。
(3)B、D、E 三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天气是大气在短时间内的状况,是不稳定的,四季分明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表示气候;长冬无夏也是表示气候;风和日丽表示短时间内的大雪天气,全年高温多雨也是气候特征,故选C。
【点睛】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乡村、城市聚落的差异,与劳动生产方式关系很大;中东地区居民属于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故选B。
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上人口最集中的地带是北纬20°-60°的地区,所以属于低中纬度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