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

试析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

试析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
摘要:国学可以说是传统学术、优秀文化的代名词。

国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五千
年来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纽带,其外延可以说是一个包
罗万象的知识集合。

当前,在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德育工作存在着人文精
神严重缺失、文化性质极其薄弱等问题。

而小学生处于一个人格塑造、品德培养
的关键时期,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会产生深刻而久远
的影响。

基于此,分析以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文明修身意识培养的影响,希望
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为国学经典教育和小学生素质培养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小学生;文明修身;影响
引言:
国学是指形成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存留至今的中国优良传统文化。


学本身包含了十分广泛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是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属性,
这其中包括中国的地理语言环境、民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知识综合等。

国学作为
中华民族传统优良文化的代表更是得到了高度重视。

国学经典教育也随之兴起,
全国范围的中小学不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课”。

品德素质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的一
项重要教育内容,国学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文明修身之法等对小学生品德的养
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以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影响为对象进
行分析,希望为中小学德育教学提供一些启发。

1、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影响可以说是一生的,因而必须对学生文明礼仪
教育具有极高的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教育内涵,采取形式多样的
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价值体系。

注重修养和礼仪的人才才能成为优秀的人,
文明礼仪教育则需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期间
需要教师采取更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素养和道德素质,以潜移默化的
影响推动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真正落实到位取得较好的成效。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刻谨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向学生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
化教养,尊重师长,尊重同学,见面问好,礼让先行等等,从细节着手,从点滴
做起,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教师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更应当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文明修身意识培养的影响
1.提高了小学生品德的修养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文化可以说是国学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儒家“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诚心、正义、格物致知”仁人治世的人生追求;墨家“兼爱、非攻”爱无差等的博爱精神等等,这些国学中的传统优秀精神与文化,在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之后,更显得熠熠生辉,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基因。


些精神与文化对我们的思想、态度、情感、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教学,将国学文化中蕴含的品德修养与人格塑造的
内容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国学文化极其浓重的氛围,潜移默
化中小学生就受到国学文化的熏陶,这就促进了小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了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促进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此外,国学文化中儒家、道家的精神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修身养性之法,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告诉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
要学会思考并学以致用。

国学中的这些内容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教学,能引
导小学生向古代的贤人志士学习,最终也就促进了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2.帮助小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小学生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国学
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立身处世的学问,其中优秀的思想文化对小学生人生观
的正确树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学文化中的“舍生取义”、“人为贵”等观点则
是教导人们要珍爱生命,同时也要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从而让学生们正确地认
识生命的真谛、严肃认真地对待生命。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挖掘出国学文化
中蕴含的人生观资源,为小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同样也
为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对待世界、正确看待生命提供了经验,帮助小学生树立
了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3.培养了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增强小
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有利于国家各民族的团结。

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爱
国人士,他们的故事与事迹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

将这些内容融入
到国学经典教学中,能够对小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自然而然的就激
发了小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小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心系国家,将个人的生命和国
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新一代。

国学经典教育
通过继承和弘扬爱国之情,让小学生在国学教育中深刻了解源远流长的爱国精神,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当小学生产生了深厚的爱国情之后,这种情感会内化为
他们爱国行为发展的动力,最终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3、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对小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抓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教育为本,德育先行”。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把学科教育与德
育教育相结合,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但是,简单的说教与训导无法触动小学生的
心灵,教师只有从“裁判”、“法官”等权威形象,转换成引领者、倾听者和“顾问”,才能展开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从而给与小学生学生价值观上的引领。

同时,在
开放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由于小学生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还比较弱,教师作为
引领者,更应注重教会学生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和智慧的选择能力,而国学经典
中的很多流传千年的价值准则和处世之道,可以帮助小学生学生学会鉴别,进而
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2.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受学校评价体系等各种问题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提升自身能力时,更倾向于
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学习,从而导致一些教师处于“有知识无文化”的窘况。

因此,要实施以国学经典为载体的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将
国学经典中的道德精髓灵活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从外显
的生活习惯到内在的情感认知都得到提升。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潜移默化的融入国学经典元素,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例如在班会课上,以诵读表演、经典接龙、经典故事诠释等多种学生喜爱的形式
灵活呈现;学校通过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与师生和家长共同品味经典,通过征文比赛,有奖问答等形式增加师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在校庆、开学
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的环节中,融入古代庆典仪式的元素,使小学生感受礼的
文化并对优秀传统文化升起敬畏之心。

结束语:
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文明修身意识的培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提高了他们的品德修养,帮助其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和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与时俱进、辩证看待。

参考文献
[1]任晨晓.国学经典润泽现代小学生的行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27.
[2]杨洪.问题与策略:小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
报,2019,34(09):107-111.
[3]王颖.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生文明修身意识培养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
究,2019(34):15-16.
[4]蓝少容.读国学经典做文明之人——浅谈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J].课外语文, 2017(15):1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