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雷接地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与相关文件(1)通信行业标准《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2)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3)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4)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5)IEC61024《建筑物防雷》(6)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7)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8)ITU K25《光缆的防雷》(9)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10)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11)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12)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13)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14)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15)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16)XQ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17)防雷接地相关图纸及资料防雷接地概述雷电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巨大的破坏性是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的,现阶段通过人力主动化解雷电的危害,还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努力被动地将雷击的能量给予阻挡并将它泄放入,以避免所带来的灾害。

雷击和线路过电压会出现多种有害的效应,基本上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直击雷击、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侵入和反击。

雷击及过电压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特性给予相应而全面的防护。

完善系统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

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二、作业的准备工作及条件1.1.1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1.1.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考试并合格。

1.1.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方可施工作业。

1.1.4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1.1.5作业组长要有安装过主厂房防雷接地的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并能组织好本组人员完成所承担的作业任务。

1.1.6组员要有一定的电气安装经验,听从指挥,积极肯干。

1.1.7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要求:11.8电焊机.冲击钻等电动工具性能稳定,能满足现场使用。

1.1.9仪器、仪表等要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使用。

1..2作业技术交底的安排1.2.1图纸交底:就所到的图纸对施工人员进行讲解,各部分接地的位置及要求,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使作业人员能看懂图纸。

1.2.2现场交底:按照施工图在现场讲解接地线的走向,安装方法及步骤。

1.2.3对于变更的图纸要及时通知施工人员,并特别交代变更容,变更后的安装方法。

1.2.4坚决做到先交底,后施工的程序。

对于不参加交底的施工的人员坚决不允许参加该项目的施工。

1.4作业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要求1.4.1作业材料、半成品的材质和型号、规格均要与图纸中设计相一致,并能满足现场实际使用。

1.4.2作业材料、半成品均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5作业环境的质量要求1.5.1土建基础施工完毕并交付使用,现场清洁。

1.5.2具有满足现场施工时使用的临时电源。

1.5.3尽可能避免交叉作业。

1、施工工艺及方法,电器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及插座专用接零孔应可靠进行等电位连接,采用专用线路做保护接零保护线,凡穿线用金属线管及金属线槽均应可靠接零。

本工程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由二部分组成:即利用大楼基础钢筋和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的环形接地体相互焊接组成的一个整体。

留四个或按图接地螺栓供引出接线用,并应与大楼进行等电位联结。

接地地极装置焊连接(桩体承台钢筋)地网母线焊接(地梁钢筋)→地极装置.地网接地电阻测天面防直击雷措施:沿周边设避雷带,用Ф12镀锌圆钢、带高0.15m,用Ф10支持卡加以焊接或峁接固定,凡屋面有金属栏杆的利用其做避雷带并应保证其相互电气连通,与避雷带引下线焊接连通。

避雷带引下线引用钢柱或柱两对角主筋,被利用主筋要求自下到上焊接,一直连接到天面。

利用天面板筋组成网格,最好充分利用全部板筋效果更好,被利用板筋应互焊连通并与避雷带引下线焊接连通。

利用承台,地梁二条主筋作为水平接地体,要求把垂直、水平接地体连通,并在-0.5m处组成环形接地体,利用钢柱或柱引下线的二条对角主筋作为垂直接体。

采用联合接地体(利用基础钢筋),要求接地电阻R不大于1欧姆。

实测达不到要求值,应增加人工接地地极装置。

凡天面的金属物均应与避雷带连接,连接处不少于两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用单点接地,通过保护线(PE)与接地点连接,本大楼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避雷器接地端与变压器的外壳零线就近接在一起后与接地体连接。

凡通信设备配电箱及办公层插座配电箱均应加装浪涌吸收装置,配电箱应留有安装位置。

本工程采用等电位联结各安全措施,从共用接地装置的不同点焊接引出接地干线到等电位联结板。

等电位联络线必须与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接:1)保护线干线;2)接地干线,引建筑物的输送管道及类似的金属件,如水管等;3)系统的升压管;4)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

防雷接地焊接搭接焊,属园钢材质,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材料直径的6倍。

引下线采用结构柱对角的两根钢筋,施工时需对角跨接,结构梁钢筋属直搭接时,需按跨接搭焊,跨接钢筋直径不应小于Φ12,跨接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双边搭接长度为6倍。

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避雷线应平直,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10倍。

三、施工方法、步骤及作业程序本工程采用接地线为热镀锌扁钢。

在施工时要积极配合土建基础及回填进度进行施工。

3.1 施工准备3.1.1准备好施工时所用的工具,如电焊机.冲击钻等。

3.1.2准备好一个校正接地热镀锌扁钢.镀锌瓦斯的平台,平台可以用枕木在平整的场地搭设。

3.2 屋外接地干线安装:3.2.1敷设完的接地干线在焊接处要做好防腐处理。

3.2.2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

3.2.3敷设的接地网完成后,要进行检查,然后回填,回填土要分层夯实。

3.3 主厂房屋接地安装:3.3.1主厂房屋接地干线在敷设前要根据图中要求尺寸划出接地干线敷设时经过的路径。

3.3.2 铜排安装用的绝缘子安装距离为1.2~1.3米。

3.3.3行车轨道接地为沿轨道敷设,隔约20米焊接一次,轨道两端引至地网。

3.3.4铜排敷设至大门处须穿埋管在-1米通过。

3.3.5每层接地网敷设完后,都要在图中所示位置做好上下两处连接。

3.3.6敷设完的接地网要在焊接处做好防腐处理。

3.4焊接方法如下:(1)用毛刷、钢丝刷、破布等清理焊接部分,不得有杂物、油脂、积灰。

(2)接地线处理干净后,用干燥后的焊条焊接。

(3)焊接后焊接部分做好防腐处理四、作业的质量要求4.1熟悉并理解公司和项目部的质量/环境方针及目标。

4.2熟悉图纸、施工标准和工艺要求,自觉接受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工作技能。

4.3认真参加班(组)技术员主持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交底进行签字。

在班组长的组织下按技术交底施工,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法,有必要更改时应取得交底人的同意。

4.4对未交底的施工项目有权拒绝施工,对未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而发生的质量问题负责。

4.5按设计图纸、施工标准和工艺要求核对原材料、半成品,调整、保养规定的设备、工具、量具、仪器、仪表等施工设施,使之处于完好的使用状态,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4.6接受并配合质检人员的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质量/环境要求的,按批准的不合格品处置方式进行处置;虚心接受质检员的监督指导,完成质量考核。

4.7做好原始施工记录,自检正确率达到100%。

做到“三不”:不合格的材料不用;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不接;所负责工序质量不合格不交。

4.8有发现和报告不合格品并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做好不合格品的管理。

4.9施工中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与技术员或有关人员协商,不得自行作主,意见统一后认真执行。

4.10施工过程中做好原材料、工器具、仪器仪表、余料、废料的清点、保管和回收工作,保护环境,节能降耗,自觉做好成品保护。

4.11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a.接地装置连接的焊接要符合“验标”焊接规定,焊接部位焊药清除干净,表面刷防锈漆。

b.回填土的土质要无石渣.杂物。

c.回填土要夯实。

d.接地电阻试验符合“规试验标准篇”规定,接地电阻值应为<0.5Ω。

e.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f.所有的焊接处在焊接完成后必须作防腐处理。

g.所有的接地引上线的连接必须是连续和可靠的。

6.12本工程通过以下行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⑴提高和完善质量目标;⑵修改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通过对质量目标的数据统计分析,确定质量趋势,总结经验,提高和完善质量目标。

通过收集管理部门审查、部审核、部监查、定期的体系文件的审查、业主和监理对质量体系的反馈意见、员工对质量体系的建议等情况,质保部分析是否须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完善和修改并组织进行实施。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⑴对管理部门审查、部审核、部监查中提出的问题、严重不符合项、重复发生的不符合项、业主和监理的投诉或不满意项等,责任部门分析其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予以纠正,防止再发生;⑵对数据分析结果反映的质量不良趋势有关部门分析其潜在的根本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潜在的不符合原因,扭转质量不良趋势,防止不符合项的发生。

⑶质保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行动进行验证,保证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作。

五、作业的环境要求7.1 文明施工施工场所应将保持整洁,垃圾、废料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坚持文明施工,高处垃圾投入垃圾通道。

7.2降耗节能1)建立成本控制机构,统一协调施工任务,创新工艺,节约资源。

2)施工管理、作业人员应本着降低损耗、节约成本、挖掘潜力的出发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保证优质、高效、低耗。

3)加强计划管理,作好施工准备,严格按计划组织物资供应,确保各种物资的运输工作,提前储备,做好各种物资的合理调配,以满足连续施工。

4)优化施工程序,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周计划,每周一次生产布置会,每天生产协调会,明确班组任务目标,组织均衡施工,落实施工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