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背后的故事
银行 证券 保险 其他
银行 80%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
• 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我们看到在商业银行中 又拥有着60%的市场份额。使其成为商业银行的 主导力量。 • 下面让我们来简略回顾一下四大行的前世今生: 20世纪90年代初,四大专业性银行要转变为国有 商业制银行。就要面对沉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因 为当时是专业性银行,必须承接许多政策性的专 业业务。加上自身经营管理问题非常严重,致使 坏账太多,已经到了不解绝不行的地不了。
中国四大银行国有化的故事
一段由中国政府主导的银行历史
我们之所以要讲这个题目, 是因为这件事当时以至现在 对我国,对我们每个人的生 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不同程 度的影响在处理银行坏账问 题上各阶段的步骤以及方式 和方法。
主
要
内
容
中国金融体系结构 各类金融资产所占比例 中国银行资产占比
银行资产重组改革
• • • • •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结构图 • ┌ 中央银行 — — ─ ─ 中国人民银行 ∣ ┌ 国家开发银行 ├ 政策性银行 ─ ─ ├ 中国进出口银行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 •
• •
• • • • • • • •
• 银行— ├ 国有商业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 ├ 中国农业银行 • ├ 中国银行 • └ 中国建设银行 • • ∣ ┌ 交通银行 └ 其它商业银行 ├ 中信实业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 ├ 华夏银行 ├ 中国民生银行 ├ 广东发展银行 ├ 深圳发展银行 ├ 招商银行 ├ 兴业银行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 北京银行 ├ 南京银行 • ........ ├ 城市商业银行 └ 农村商业银行 •
• 首先,政府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 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 发展银行,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剥 离了四家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将政策性银 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彻底分开。我们可以 看到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承接的是建设银行 的基础设施、经常产业建设,即政策性基 本建设贷款的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应 的是中国银行对外经济贸易、外汇业务和 对外国政府贷款转贷的工作。当然中国农 业发展银行从事的就是农业银行以及工商 银行的一小部分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
美元
外汇储备 美元
人民币
企业
市场
人民币
银行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 注资四大行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向中国银行机构注资 其中包括 注资中国银行225亿美元。 注资建设银行225亿美元。 注资中国银行225亿美元。 注资中国银行225亿美元。 中央汇金成为中国大多数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的母公司。
• 接下来就是引入外资股东,借助其实力和经验解决 中国商业银行自身的难题,成为中国银行人士的主 流想法。其主要理由是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可 以改变国内银行的治理结构,可以帮助提高我国银 行的管理水平,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增强非传统业务 的盈利水平。还能够为将来更好的走出去拓展国际 业务做准备。 • 然而这是我们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良好愿望。在看到 引入外资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 应当看清到底能给我国银行带来哪些促进作用和问 题。外资金融机构不会傻到将实质性技术与核心管 理经验向国内金融机构和盘托出,他们更为看重的 必然是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
信达
建设银行 8200亿元财政 担保的定息金 融债券 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央 行
5700亿元再融资
长城
华融 东方
• 到2002年年底,四大国有银行银行总体资 本充足率又下降至5%一下,新一轮的投入 势在必行。 • · 2004年,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央行贷款 1604.84亿元,用于收购中国银行、建设银 行的2787亿元可疑类贷款 • · 2004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获得4590亿元 央行再贷款,并按照100% 名义价格收购工 商银行的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 • ·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银行、工商 银行及建设银行的外汇注资已达600亿美元。 •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
银行业内占比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资产(亿元) 0.00 1 工商银行 2 建设银行 3 农业银行 4 中国银行 5 国家开发银行 6 交通银行 7 中国邮储银行 8 招商银行 9 浦发银行 10 中信银行 11 民生银行 12 兴业银行 13 中国农发行 14 光大银行 15 进出口银行 16 深发展A 17 华夏银行 18 广发银行 19 北京银行
• 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有一句今天听起来很熟悉的话会 传入人们耳中——就是和国际接轨。来看几个例子,我们就 知道是怎么和国际接轨的了。 • ·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向高盛集团协议转让价值40多亿元的 资产,高盛出价2.1亿元。 • · 建银国际信达的控股公司以5.466亿元买下了华融资产管理 公司账面值为364.4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同时以2.733亿元的 价格将该资产包的50%售给了花旗集团。价格为面值的1.5%。 • · 建设银行出售给摩根士丹利的35亿元不良资产包由于明显 低估而被银监会阻止。 • 2005年,普华永道公司公布了一份报告,他们调查访问了 40家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属下的专门部门、不良债权投资基 金和其他商业机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员普遍认为,中国有 高达413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预计平均处置收益为 20%~30%,也就是将回收8300亿~12400亿元人民币。 • 到2006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其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 务已经全部完成。和战略或财务投资者的合作却远没有结束。 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拉开了帷幕。
• 政府动用外汇储备直接给银行注资,便又一次洗 劫了人民的财富。大家都清楚强制结汇的金融管 控。这些外汇储备在初次企业向政府结汇时已经 兑换出相应的人民币进入了市场。又一次用这些 外汇储备给银行来冲账,就是再一次向市场投放 相当数量的基础货币,以注水促进通货膨胀来稀 释人民的财富。换句话说就是靠收铸币税的方式 搜刮人民转移资本来填补银行的大窟窿。 • 客观地讲除此之外也不太容易找到其他快速见效 的办法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实在是很低。2005年,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累计处置不良资产7366.6亿 元,仅累计回收现金1550.3亿元,占处置不良资 产的21.04%。回收的现金甚至支付不起累计起来 的应交的再贷款及债券的利息。
• 到了1997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体资 本充足率约为3.5%,这个远低于巴塞尔协 议规定的8%的最低要求。伴随着1997年亚 洲金融危机而来的只能是注入巨额资金。 中央财政发行特别国债,给四大国有商业 银行注资2700亿元用以补充资本金,以使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满足8%的资本充足率。
政策性业务分离
• • • • • • • • •
• ┌ 农村信用社 非 ├ 保险公司 银 ├ 信托投资公司 行 ├ 证券公司 金 ─ ─ ├ 融资租赁公司 融 ├ 城市信用社 机 ├ 农村信用社 构 ├ 投资基金 ├ 邮政储蓄 • • • ∣├ 其它公司
• •
•
•
• • •
中国华融(接管工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 ─├ 中国长城(接管农行) (接管四大国有商行不良资产) │ 中国东方(接管中行) └ 中国信达(接管建行) • • • • 监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管 ─ ─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机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构 └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股份置改革及引进战略投资者
中国金融体系结构
• 我国金融体系额结构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 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为部级机 构,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各专业银 行均为国务院直属局级单位。除上述专业银行外,交通银行等股份制综 合性银行(具有商业银行性质)和各种类型的地区性银行已得到初步发 展。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0年恢复,股份制和地区 性保险公司已开始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不少地区已脱离与农业银行 的联营而独立经营,许多地区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此外,从 1979年以来,新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有:城市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 局、各种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公 司、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评信公司等。国家禁止私人设立金融机 构。各类金融机构在业务上既有分工,又有一定的交叉。
美国银行参股建设银行三阶段
1、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汇金公司持有的 9%建设银行股份,即IPO前以净资产1.15 倍购买总股本的9%。 2、第二阶段将在建行海外IPO时认购5亿美 元股份。 3、第三阶段是在IPO后再以发行价加利息率 购买另外部分,使其持股总量达到H股的 19.9%的期权。
2008年5月,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美国银行将 行使认购期权,在6月5日前向中央汇金公司认购60 亿股H股。交易价格是每股2.42港元。 而建设银行当日H股股价为每股6.65港元,折 价率高达63.60%。美国银行持有建行19.9%的股份 按银监会规定的外资银行持有20%股份的上限以及 6.65港元的市价计算,美国银行当日就可获利超过 250亿港元。而美国银行最初那25亿美元折合0.94 港元每股取得的190亿股的部分账面赢利已达1100 亿港元以上。
财政
100亿
3500 亿
信达 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 长城 中国农业银行 华融
4077 亿 +445 亿 3458 亿
100亿
100亿
中国工商银行
100亿 2672 亿
东方
中国银行
• 用于收购上述不良资产的资金主要有央行提供的 5700亿元的再贷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向对应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8200亿元财政担保的定 息金融债券。意思就是用财政也就是全国人民的 税收给四大行输血以解决坏账问题。这实际上与 直接把财政的钱划拨给四大行没有区别,只是换 了个说法。因为考虑到最后不良资产贷款的回收 率之低,实际上就等同于我们所有的纳税人稀释 了自己的财产来给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埋 单。 1998~1999年两年时间,财政为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买了1.714万亿元的单,两年用光了建国 50年总收入的25%。当然这还远没有结束。不良 资产总量到2003年仍高达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