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对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编制的建议(新版)对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编制的建议(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用者即压覆矿产资源。
但是建设项目用地与矿区范围重叠而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开采的,不作压覆处理。
压覆的矿产资源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和非重要矿产资源。
重要矿产资源是指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34个矿种*的矿床规模在中型以上的矿产资源;非重要矿产资源是指《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34个矿种的矿床规模在中型以下的矿产资源及34个矿种之外的矿产资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和2000年12月1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86号文),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02年7月24日下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有关规定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02]128号文),规定“凡修建铁路、公路、机场、水库、电站、输电线路和大型建筑群等重点建设项目和一般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都要进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
一、压覆范围及评估范围的确定(一)、压覆范围坑采矿山,在征地范围加围护带的基础上,采用移动角外推至矿层投影的平面范围。
露采矿山,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组构、安全爆破距离(300m)、直观可视范围等影响因素综合确定。
原则上对矿产的开采有影响的范围纳入压覆范围,没有影响的视为不压覆。
砂石等露采矿山可参考《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1、围护带的宽度:根据受护对象的保护等级(表1)而定,一般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的数值(表1)选用,即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0m、15m、10m及5m。
当建筑物和构筑物受护面积较小时,应酌情加大其保护煤柱尺寸(建议加大至30m)。
河堤、库坝、水电站、溢洪隧道等大型水工建筑物,其受护面积的围护带宽度为15-20m。
表1矿区建(构)筑物保护等级划分保护等级主要建(构)筑物I国务院明令保护的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一等火车站,发电厂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两台重型桥式吊车的大型厂房,平炉,水泥厂回转窑,大型选煤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采动后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建(构)筑物;铸铁瓦斯管道干线,大、中型矿井主要通风机房,瓦斯抽放站,高速公路,机场跑道,高层住宅楼等Ⅱ高炉,焦化炉,220KV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吊车的工业厂房,铁路煤仓、总机修厂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构)筑物;办公楼,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等火车站,长度大于20m的二层楼房和三层以上多层住宅楼;输水管下线和铸铁瓦斯管道支线:架空索道,电视塔及其转播塔,一级公路等Ⅲ无吊车设备的砖木结构工业厂房,三、四等火车站,砖木、砖混结构平房或变形缝区段小于20m的两层楼房,村庄砖瓦民房;高压输电线路杆干塔,钢瓦斯管道等Ⅳ农村木结构承重房屋,简易仓库等2、移动角:根据实测资料表明,移动角与煤层倾角、开采深度以及岩性等有密切关系。
按覆岩性质区分,单矿层取值见表2。
煤层群开采时,若下层煤开采的影响超过上层煤开采时已经移动的覆岩,则移动角在表2的基础上减小10-15°。
表2按覆岩性质区分的地表移动参数表(α<50°)覆岩类型覆岩性质移动角(度)主要岩性δ(走向)γ(上山)β(下山)坚硬大部分以中生代地层硬砂岩、硬石灰岩为主,其它为砂质页岩、页岩、辉绿岩75-80°75-80°δ-(0.7-0.8)α中硬大部分以中生代地层中硬砂岩、石灰岩、砂质页岩为主,其它为软砾岩、致密泥灰岩、铁矿石70-75°70-75°δ-(0.6-0.7)α软弱大部分为新生代地层砂质页岩、页岩、泥灰岩及粘土、砂质粘土60-70°60-70°δ-(0.3-0.5)α上表多数属中硬岩性、缓倾斜及倾斜煤层、中等开采深度(<350m)条件。
选用参数时,还应根据本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遇特殊性况应酌情处理。
另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24条,在设计山区建(构)筑物保护煤柱时,为防止采动滑坡和滑移的附加影响,应采取下列措施:1、位于可能发生采动滑坡和古滑坡地基上的或可能受采动引起陡崖峭壁崩塌危害的建(构)筑物,应首先考虑采取搬迁措施,否则应将可能发生采动滑坡的坡体(范围应考虑扩大到滑坡的后缘外一定距离)划入受护范围,或者采取防治采动滑坡的技术措施。
2、为防止山体采动滑移附加变形对受护建筑物的影响,当保护煤柱受护边界至煤柱边界范围内地表平均倾角大于15°时,应采用本矿区求得的山区移动角留设保护煤柱,如无本矿区实测资料而采用平地移动角留以保护煤柱时,建筑物上坡方向移动角应减小5-10°;下坡方向移动角一般应减小2-3°。
3、安全深度:开采地表下单层煤时,计算公式为:Hδ(安全深度,米)=m(煤层采高,米)·k(安全系数)。
采用充填方法采煤时,式中的m为煤层采高和充填材料压实后的充填高度之差数—即“作用高度”。
不同煤田的安全系数不相同,详见表3、表4。
开采煤层群时,则需计算综合作用厚度m,其方法详见《地方煤矿实用手册》第249-250页(附件)。
表3地面建筑物和主要井巷的安全系数煤田类别煤层倾角(度)地面建筑物和主要井巷的级别、安全系数kⅠⅡⅢⅠ0°-45°45°以上20025012517580100Ⅱ0°-45°45°以上250300150200100125Ⅲ0°-45°45°以上350400250300125150表4地面建筑物和主要井巷的安全系数煤田类别各类煤田的特征一般特征煤系上覆岩层强度的鉴定Ⅰ褐煤,大部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及部分为较老的地质年代。
煤系上覆岩层为粘结性弱的岩层。
很软的、较软的岩层,按普罗托吉亚科诺夫分级法煤系上覆岩层加权平均的强度系数小于2.5。
Ⅱ大部分为中生代,部分为古生代地层的煤田。
煤系上覆岩层为中硬岩层。
中硬岩层,按普罗托吉亚科诺夫分级法煤系上覆岩层加权平均的强度系数为2.5-5。
Ⅲ大部分为中生代,部分为地质年代较老的煤田。
煤系上覆岩层为粘结煤密层的岩层。
坚硬的岩层,按普罗托吉亚科诺夫分级法煤系上覆岩层加权平均的强度系数为5-8。
(二)、评估范围征地范围指建设项目的永久性占地范围。
在评估报告的建设项目概况中,需说明征地范围的地理坐标(可为区间值)及拐点直角坐标,并明确征地的面积。
为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对周边一带矿产的压覆情况,原则上以征地边界外推一定距离作为建设项目的评估范围。
外推的距离依据建设项目类型而定,除业主要求的外,一般取值如下:1、水库淹没区:以校核洪水位外推500-2000m。
按项目大、中、小型规模区分,小型取下限,大型取上限;按岩性区分,导水性好的碳酸盐岩外推1000-2000m,导水性差的碎屑岩外推500-1000m。
2、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铁路和等级公路以线路边界向两侧外推500-1500m,非等级公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输电线路:若未确定塔基,则参照线性工程执行;若塔基已定,则按线路向两侧外推200-300m,对涉及压覆的塔基应放宽至300-500m。
4、矿井、厂区、引水隧道等:一般外推100-300m,若有含矿地层分布则应放宽至300-500m。
原则上评估范围必须大于征地范围及所确定的压覆范围。
二、评估方法采用以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矿权核实及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收集资料必须全面、真实、客观;实地调查可根据项目用地的大小合理确定图幅比例尺,以内容能表示清楚为原则;矿权核实由当地国土资源局提供。
在充分收集评估区各种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到当地国土资源局核实矿权设置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和评述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地质勘查工作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矿权设置情况,确定是否有查明矿产资源或已取得的矿权被压覆。
若压覆,则必须确定出压覆范围、估算压覆的资源储量以及产生的经济损失等。
需要说明的是,实地调查是为了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和矿产与建设项目的相对关系,并非为了临时查明资源情况。
三、评估原则1、压覆矿产资源是指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不能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
但是建设项目与矿区范围重叠而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开采的,不作压覆处理。
2、压覆矿产资源包括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和压覆非重要矿产资源。
其中,重要矿产资源是指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34个矿种的矿床规模在中型以上的矿产资源;压覆非重要矿产资源是上述34个矿种的矿床规模在中型以下的矿产资源及其它矿种的矿产资源。
3、未正式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未设置矿权,或经初步工作、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资源(如砂石、粘土、石灰岩等),不作压覆处理。
四、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国土资发[2000]386号”文3、“黔国土资发[2002]128号”文4、1∶20万、1∶5万区域地质及矿产调查成果5、资料收集截止日期之前,项目所在地的所有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及成果资料6、当地国土资源局出具的矿权设置核查表五、压覆矿产资源评述需要说明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资料来源、评审情况,原有矿产特征,有关参数及资源储量类别等。
重点阐述与建设项目的相对关系、压覆与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