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优秀课件 (2)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优秀课件 (2)

★非手术治疗: 联合、足量、广谱抗生素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改善并保证器官的良好灌流 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
★目的:解除梗阻、引流胆道
★手术方法选择:简单有效
★手术方法:1、胆管切开引流 2、PTCD 3、ERCP/EST/ENAD
胆管切开引流
PTCD
ERCP/EST
病例1
• 患者,女,39岁,因上腹部隐痛15天,加重伴尿 黄5天 入院。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 胆管炎
胆道解剖概要
胚胎期第三周从卵黄囊背侧形成原肠, 进一步分化形成肝胆胰
解剖结构之 胆道系统大体位置示意图
★肝内胆管分级
I II III
★胆总管分段
十二指肠上段胆道 探查取石部位
肝内胆管
肝 总
胆道

肝外胆管
胆 总 管
解剖结构之 胆道系统
胆囊管 Heister瓣 胆囊颈 Hartmann袋
• 于患者于2014-05-11突发腹痛,而后出现发热,考虑急性 胆管炎,于2014-06-12在局麻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 引流术,术后引流出粘稠胆汁少许。
• 于2014-06-13在ERCP下再次放置鼻胆管引流,效果不佳, 症状加重,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及凝 血功能障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2014-06-14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 术。
病例2
• 患者,男,31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伴眼黄、肤黄、尿 黄1月 入院。
• 入科后,完善术前检查,考虑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于 2014-06-04在全麻下行ERCP+EST+取石+鼻胆管引流术, 术后淀粉酶高,考虑诱发胰腺炎,经积极抑酸、抑酶、保 肝、支持治疗,患者淀粉酶逐渐下降,进食清淡半流食无 不适。
★上腹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 WBC 升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
典型临床表现加上低血压或休克即可诊断。 1983年标准有以下两项 精神症状 脉搏大于120/分 体温高于390C或低于360C 白细胞高于2万/ML 胆汁为脓性 血培养阳性
超声影像表现
胆管结石
胰头癌
PTC影像表现
治疗
★原则: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
• 诊断:1、肝内外胆管结石伴胆管炎;2、胆囊结 石伴胆囊炎
• 入科后经抗感染治疗,腹痛缓解后再次出现剧烈 腹痛,查肝功提示胆红素增高,并出现少尿 、血 压低等休克症状,急诊行PTCD引流,引出脓性 胆汁后症状逐渐缓解。于12天后行胆囊切除、肝 部分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道镜取石、碎石、T 管引流术+胰腺活检术 ,痊愈出院。
• 术后给予积极抗感染、抑酸、保肝等治疗,给予呼吸机辅 助呼吸治疗,患者症状好转,肺功能、肝肾功能及凝血功 能好转
胆道梗阻
20cmH2 O
胆管 内压升高
扩张
胆小管破裂 肝内多发脓肿
感染
胆管粘膜
粘膜上皮
充血水肿 糜烂、溃疡
炎性细胞浸润
细菌毒素入血 全身化脓感染 多脏器功能损伤
临床表现
★胆道疾病史或胆道手术史
★夏枯(Charcot)三联征
腹痛、寒颤高热、黄疸
★雷诺(Reynolds)五联征
三联征、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毛细胆管 肝细胞
★总量1000ml左右 ★肝脏3/4 ★成分 ★胆汁功能 ★分泌调节
小胆管 肝内胆管 肝外胆管
小便 门静脉
生理功能之一胆汁的生成和分泌
病因
★常见原因:胆管结石 ★其次为:胆道蛔虫
肝内外胆管炎性狭窄 胆管、壶腹部肿瘤 胆肠吻合术后 PTC、ERCP术后
病理机制
基本病理改变:胆道梗阻+感染
胆囊体 胆囊底
★胆囊及胆囊管先天畸形、变异 位置、数目、结构
胆囊 解剖结构之
胆囊三角(Calot三角)
★胆管血供来源、走行 ★淋巴神经丰富
解剖结构之 肝门部胆管
胆总管(胰段)
胆总管括约肌 胰管括约肌 乳头括约肌
胆总管(胰段)
胰管 胆总管括约肌 胰管括约肌 乳头括约肌
解剖结构之
胆管十二指肠连接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