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

教育者,爱先行----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大学时光匆匆流走,那时的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而从走出大学校门到如今站在三尺讲台,我慢慢和学生时代憧憬的样子重合,四年的教师职业让我感到,如今的教师就是不断翻越一座座山河,想要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终生为之探索努力。

“终身”一词貌似有些沉重,可是就好像负重前行,一路留下的不仅是汗水,还有每一个踏实坚定的脚印。

我始终不曾放弃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有人会说,优秀老师就是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健康的体魄。

可我认为,要当一名优秀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学生们也决不会欢迎他。

习近平总书记曾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教师,他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

“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关心爱护和殷切期望,为广大教师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孩子。

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对胆小孩子的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是教师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

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孩子的活动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孩子的心理障碍,进而激励孩子的勇敢与自信。

“仁爱之心”还体现为关注孩子的言行举动,能有耐心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孩子。

付出爱的同时,有甜蜜有艰辛。

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

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与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

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进步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

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

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

“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小家需要照顾吗?有的老师放着家里生病需要照看的孩子也要给学生上课、辅导;有的老师经常关注困境生,校外一次次的家访、校内一夜夜的陪宿;学生生病,老师给家长打电话的焦急;家长的电话那头,老师可能还在加班、开会,甚至熬夜完成工作,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有时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

“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

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

教师,是无比崇高的词汇,它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爱心呵护。

作为教师,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教师用仁爱之心去对待每一位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以仁爱之心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成为孩子的朋友;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所以,我想说:我,愿把青春,刻进树的年轮;愿把关爱,溶入生命的河流;愿把奉献,织成洁白的羽衣。

让我把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穿越荆棘,弥漫花香,撒播在我的的教师生涯!风雨春秋,春华秋实。

30年来,广大教师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背负着人民群众的期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耕耘,言传身教,勇于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

那些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教师、教书育人的模范,用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的职业内涵,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崇高的师德标杆,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以及全社会的尊重。

30年来,我国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待遇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教师日益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也是教育过程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在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

今天,在攻坚克难、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国梦新的历史征程中,教师的重要地位和奠基作用更加突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更加凸显。

肩负时代使命,实现宏伟目标,广大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徳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教师前行的精神动力,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价值观自信,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全过程。

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承担着立徳树人的神圣使命。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不仅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更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

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首先自己要立德。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人生标杆。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

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具备扎实学识。

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广大教师要成为一名知识丰富、业务精湛和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必须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以自己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清泉。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具有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育人是爱心的传递。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离不开仁爱之心。

广大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改革创新,投身教育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辉煌必定属于人民教师,我们国家和民族必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正如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明确指出一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

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

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

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

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

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并紧紧围绕新时期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做新时代的好教师在第33个教师节里,习总书记来到北师大,看望这里的教师和学生。

他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