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土工程野外编录

岩土工程野外编录

0-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特点?目的: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使用正常。

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和评价。

特点: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1- 3.岩土工程分析思路(1)分析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过程,作出定性评价。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评价。

(3 )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并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造成以后这种作用的影响,作出确切结论和评价,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1- 4.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1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2勘察与取样3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4现场检验与监测5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1- 5.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步骤,和基本程序?岩土工程勘查纲要是勘察单位工作的设计书,是开展勘察工作的计划和指导性文件。

步骤:勘察开始之前,有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人员填写“岩土勘察任务委托书”,然后勘察单位以此为依据,搜集场地附近的已有地质,地震,水文,气象及当地建筑经验等资料,由该项目勘察工作的负责人编写勘察纲要,并经必要的审核程序批准之后进行正式的勘察工作。

基本程序:包括编制勘察纲要,编制经费预算,鉴定勘察合同,实施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工作,长期观测,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几方面。

2- 1简述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这一重要的勘察成果可对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2- 4.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及其特点及程序方法:(1)综合性测绘(2)专门性测绘特点:(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和作用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进行。

(2)工程地质测绘要求精度高。

(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的一般程序: 工程地质测绘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现场测绘阶段和室内资料整理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开展和做好测绘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有:收集和研究资料;现场踏勘;编制工程地质测绘纲要。

现场测绘阶段主要就是根据测绘任务和测绘纲要的要求,全面开展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工作,以查明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室内资料整理阶段主要就是对野外测绘资料进行校审、整理与分析,编制工程地质图件和工程地质测绘报告书。

3- 1简述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任务:首先是全面确切的查明地壳表层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其次勘探工作可以为测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准备条件.最后在施工时还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坑孔特点:(1)特别细致的研究地壳表层的地质结构,对其他类型勘探工作所不注意的结构和现象都要详细研究,编录.(2)把建筑物影响带内的所有岩层都看做是需要查明的目的层,既要找到好的持力岩层,也要指出不好的,对施工及建筑稳定性可能有危害的岩层活地质结构(3)在勘探中,非常注意保持岩石的原状结构和天然状态,以保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4)要实现地质,水文地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研究,对勘探坑孔结构,勘探方法,实施程序都有许多特殊要求.3- 3试述钻探的目的,任务和步骤?目的任务:(1)获得用于鉴别分类和试验的岩芯和土样,划分地层;(2)了解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3)在孔内进行岩土工程原位试验,水文地质试验,测井和现场检测;(4)获得有关地下水的情况资料等。

步骤:(1)钻孔设计书的编制;(2)钻孔观测与编录;(3)钻孔资料整理3- 4 现场岩土鉴定及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岩土鉴别主要依据分类标准,在现场施以目估,手感以及简易实验等手段依次初步分类,定名,描述.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结构和岩石质量指标,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成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成度.4- 1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的优缺点:(原)优点①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

②所测岩土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

③试验周期短,效率高。

④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

缺点①试验室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②边界条件也复杂③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

(室)优点①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②可以大量取样缺点①试样尺寸小,不能反映宏观结构,代表性差②试样不可能真正保持原状,很难取到原样。

4- 2简述静力载荷试验概念,适用条件及主要用途?为研究地基土的变形特征或地基的承载力,可在现场选择主要的地层进行试验。

即在试验的土层表面放置刚性的承压板,并在其上逐级试加荷载,观测并记录各级荷载下的沉降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直至沉降稳定。

适用条件:测定土在天然产状条件下用途:确定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5- 1 现场检验与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检验:(1)验证核查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与评价建议,如果实际情况与勘察成果出入较大,应进行施工阶段补充勘察。

(2)对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即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

监测:(1)施工和各类荷载作用下岩土性状反应的监测。

(2)施工或运营中结构物的监测。

(3)对环境条件的监测。

6.1水、土腐蚀性调查内容评价水、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应调查的内容:(1)场地的气候条件,或干燥度指标K值。

(2)场地的冰冻区。

(3)场地的冰冻段。

(4)场地地层的透水性(5)场地的海拔高程评价水、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应调查的内容:(1)土质类别;(2)土层剖面的均匀性、密实度、干湿度,通气性;(3)土的硫化物反应和碳酸盐反应的检验;(4)水的颜色、嗅味、悬浮物、沉淀物外观特征。

6- 4.如何进行场地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评价水、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应调查的内容:(1)土质类别;(2)土层剖面的均匀性、密实度、干湿度,通气性;(3)土的硫化物反应和碳酸盐反应的检验;(4 )水的颜色、嗅味、悬浮物、沉淀物外观特征。

7- 1试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内容、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答:内容:1、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及对拟建工程的适宜性2、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地层结构的集合参数及岩土体工程性状的设计参数3、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参数4、预测拟建工程对现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及环境变化对工程的影响5、提出地基与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各项岩土工程方案设计的建议6、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案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应用范围:1、定性分析的应用范围:a工程选址和场地对拟建工程的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工程特点对场地进行合理选择,一般应选择两个以上场地进行对比分析,对各场地的优缺点和适宜性进行分析论证。

b拟建场地地质北京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c拟建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评价。

d沿途性质的直观鉴定2、定量分析的应用范围:a岩土体的变形性状及其极限值b岩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及其极限值,包括斜坡及地基的稳定性c岩土压力及岩土体中应力的分布于传递d其他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7-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1)绪论:具体介绍委托单位。

勘察工作的目的与任务,工作方法,投入具体量和取得的工作成果。

2)通论:全面系统的阐述工作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3)专论:报告的核心,结合工程项目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并回答勘察任务书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及问题。

4)结论:在专论的基础上对任务书中提出的以及实际工作中所发现的各项岩土工程问题作出简明的回答,对建筑结构设计和监测工作的建议,工程施工和使用期注意问题,下一步岩土工程勘察的建议8- 3滑坡勘察的步骤和内容及稳定性评价要点:1)阶段划分:根据滑坡的规模、性质及拟建工程的可能危害潜势而定2)测绘和调查:搜集当地地质水文等相关资料、圈定滑坡周界、调查地下水的情况并对重点部位摄影和录像3)勘探:以钻探、触探、坑探(井、槽、洞探)和物探为主根据地质条件确定4)确定滑动面位置:可以用直接连线法,综合分析法5)室内试验确定滑动面岩土抗剪强度滑坡稳定性评价要点:1 )确认形成滑坡的主导因素和影响滑坡稳定的环境因素2)评价滑坡的稳定程度3)论证因工程修建或环境改变,促使滑坡滑坡复活的或发展的可能性4)论证防治滑坡的工程法案的合理性、经济型和可能性8- 1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及特点:1)岩溶:地壳中可溶性岩石在具有侵蚀性和腐蚀性能力的水体作用下,以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现象的统称。

2)滑坡:由于受到地层岩性、水的作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坡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或带,以一定的加速度下滑,形成滑坡。

3)危岩: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松动和塌落。

4)崩塌:危岩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的塌落过程及其产物。

危岩和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坚硬的脆性岩体中。

5)泥石流:是洪水侵蚀山林,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沿陡峭的山间沟谷下泄的特殊洪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具有突发性和强大的破坏力。

6)地面沉降:由于人为开采地下资源而造成的地层压密变形,导致区域地面高程下降的地质现象,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区。

7)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地下深处的岩层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破裂、塌陷而产生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9- 1特殊性岩土的类别及其主要特点: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征,以及特殊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岩土。

主要包括湿陷性土、红黏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和残疾土、污染土等主要特点:1)湿陷性土:当其未受水侵蚀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

受水侵蚀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附加沉降,强度迅速降低,主要由湿陷性黄土组成2)膨胀岩:裂隙发育,方向不规则,常有光滑面和擦痕,平时坚硬,遇水软化3)软土:细颗粒成分多,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有机质含量高、成土年代较近、强度低、渗透系数小4)填土:不均匀性、湿陷性、自重压密性、压缩性大,强度低5)多年冻土:为不透水层,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较高,具有冻胀性和溶陷性6)盐渍岩土:整体性、易溶性、膨胀性、腐蚀性、吸湿性、溶陷性、有害毛细作用9- 2湿陷性黄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场址选择):搜集拟建场地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问题,做出初步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