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尔菲法步骤和头脑风暴

德尔菲法步骤和头脑风暴

德尔菲法步骤:
(1)组成专家小组。

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

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

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

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

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

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

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

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如某书刊经销商采用德尔非法对某一专著销售量进行预测。

该经销商首先选择若干书店经理、书评家、读者、编审、销售代表和海外公司经理组成专家小组。

将该专著和一些相应的背景材料发给各位专家,要求大家给出该专著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三个数字,同时说明自己作出判断的主要理由。

将专家们的意见收集起来,归纳整理后返回给各位专家,然后要求专家们参考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预测重新考虑。

专家们完成第一次预测并得到第一次预测的汇总结果以后,除书店经理B外,其他专家在第二次预测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正。

重复进行,在第三次预测中,大多数专家又一次修改了自己的看法。

第四次预测时,所有专家都不再修改自己的意见。

因此,专家意见收集过程在第四次以后停止。

最终预测结果为最低销售量26万册,最高销售量60万册,最可能销售量46万册。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

头脑风暴法步骤:
会议实施步骤
组织形式
参加人数一般为5~10人(课堂教学也可以班为单位),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组成;
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想不作评论。

设记录员1~2人,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会议实施步骤
会前准备:参与人、主持人和课题任务三落实,必要时可进行柔性训练。

设想开发:由主持人公布会议主题并介绍与主题相关的参考情况;突破思维惯性,大胆进行联想;
主持人控制好时间,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创意性设想。

设想的分类与整理:一般分为实用型和幻想型两类。

前者是指目前技术工艺可以实现的设想,后者指目前的技术工艺还不能完成的设想。

完善实用型设想:对实用型设想,再用脑力激荡法去进行论证、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扩大设想的实现范围。

幻想型设想再开发:对幻想型设想,再用脑力激荡法进行开发,通过进一步开发,就有可能将创意的萌芽转化为成熟的实用型设想。

这是脑力激荡法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该方法质量高低的明显标志。

提出论题
在脑力激荡会议前,订好论题是很必要的。

提出的论题一定要表述清楚,不能范围太大,而是要落在一个明确的问题上,比如“现在手机里有什么功能是无法实现,而人们又需要的?”如果论题设的太大,主持人应将其分解成较小的部分,而分别提问。

制作背景资料
脑力激荡背景资料是给予参与者的邀请函中,提供会议背景资料的信件;其包含会议的名称、论题、日期、时间、地点。

论题以提问的形式描述出来,并且会举一些设想为例作为参考。

背景资料要提前分发给予参与者,这样他们可以事先思考一下论题。

选择与会者
主持人要负责组建脑力激荡专家小组,由部分与会者和一位记录员组成。

一般来说小组由十来个成员组成比较行之有效。

有许多不同的组合方式,但推荐下文列举的组合。

由几个有经验的成员作为项目核心。

几个项目外的嘉宾,要对论题感兴趣。

一个记录员,负责记录推荐的设想。

创建引导问题的一览表
在脑力激荡回忆中大家的创造力可能会逐渐减弱。

这个时候,主持人应该找出一个问题来引导大家回答,借以激发创造力,比如说:我们能综合这些设想吗?或是说:换一个角度看怎么样?最好在开会前就准备好一些诸如此类的引导问题。

会议的进行
主持人要负责领导着脑力激荡会议并确保遵循基本规则。

一般会议分以下几步骤:
热身阶段,向缺少经验的与会者展示一下这种没有批评的氛围。

举出一个简单的论题用脑力激荡法来讨论,比如现在CEO要是退休了会怎样?或是微软的WINDOWS里哪些内容能加以改善?
主持人宣布论题,如需要再做出进一步解释。

主持人向脑力激荡专家小组征求意见。

如果没有当即提出的设想,主持人提出引导问题来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所有与会者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由记录员做记录。

为表述清楚,与会者往往需要对自己的设想加以详细阐述。

时间到,主持人依照会议宗旨将所有设想进行整理并鼓励大家讨论。

把所有设想归类。

回顾整个列表,以保证每个人都理解这些设想。

去除重复的设想和显然难以实现的设想。

主持人对所有与会者表示感谢并依次给予赞赏。

过程
鼓励参与者把目前不能陈述的主意记录下来迟一点再提出。

记录员应该给每个主意编号,以便主持人能使用这些号码鼓励参与者提出更多的建议来达到目标,例如主持人说:现在我们已经有44条,让我们达到50条吧!
记录员应该口头重复她或他逐字记录的主意,以确保所记内容与提出者想要陈述的意思相吻合。

当同时有很多主意被提出时,与主题最相关的具有优先权。

这是为了鼓励参与者能对前一个主意做更详尽的描述。

在脑力激荡会议中,经理和高层不鼓励参与会议,这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会约束和降低“四项基本规则”的效果,特别是奇思妙想的产生。

评估
脑力激荡并不是为了提出主意让他人去评估和选择。

通常在最后阶段,本组成员会自己评估这些主意并从中挑选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被挑选出来的解决方案不应要求小组成员拥有不具备或不能获得的技能和资源。

如果必须要这种额外资源或技巧,在解决方案的第一部分就必须提出来。

这里需要一个衡量整个过程进展和成功的方法。

贯彻整个解决方案的每一步都必须对小组成员透明,并有责任分配给每一人以便他们在其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在项目还未明朗时,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决策过程来推进协作努力的成果并对任务进行重新分配。

在重要转折点上,需要有评判标准来决定小组讨论是否朝着最终的答案行进。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鼓励,以便让参与者保持他们的热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