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介绍
第二章 牵引电动机与运行
直流牵引电动机 交流牵引电动机 直线牵引电动机
牵引电动机的主要特点
1.使用环境恶劣 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应具有较好的防潮, 防尘性能及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 2.外形尺寸受限制 牵引电机结构必须紧凑。 3.动力作用大 采用架承时悬挂,重力加速度大大减小。 4.换向困难 5.负载分配不均匀
电力牵引系统发展概述
一、电力牵引系统的发展 概况 齿轮传动箱 接触网(第三轨) 牵引电机 受流器 变流装置 牵引电机 齿轮传动箱 轮对 列车运行
车轴 车轮
图 5.1 牵引传动装置
二、轨道交通电力牵引系统主要类型 根据供电电压制式可分为: 直流:600,750,1500,3000V (标称值) 交流:6250,15000,25000V(标称值) 根据牵引电机可分为: 直流电力牵引系统 交流电力牵引系统
电机特性匹配曲线
二、轴功率的计算
轴功率的计算公式: PA=NAMA/D
其中 MA——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重 NA——单位重量所需功率 D——动轴数
三、起动加速度的选择
(一)起动加速度(a)与单位重量所需 功率(NA)的关系 见图1-8 (二)起动加速度(a)与开行时间( tK ) 的关系 见图1-9 (三)轴功率(PA)与区间运行时间(t) 的关系 见图1-10,11
一、动轮与钢轨间的粘着
1、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
2、粘着
3、蠕滑
粘着
1、 引入 分析 见教材图1-1 动轮对受力分析 2、 概念 由于正压力而保持动轮与钢轨之间接触 相对静止的现象称为粘着。 3、 影响因素
粘着力的最大值与动轮对的正压力成正比, 其比例常数称为粘着系数,用u表示,即 fmax=uPi 上式表明,在轴重一定的条件下,钢 轨间的最大粘着力由抡轨间粘着系数的 大小决定。粘着系数是由轮轨间的物理 状态确定的。加大每轴的正压力,即轴 重,可以提高每轴牵引力,但轴重受钢 轨、路基、桥梁等限制。
4、 空转 因驱动转矩过大,破坏粘着关系,使轮轨 间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称为“空转”。 动轮出现空转时,轮轨间只能依靠湖动 磨镲力传递动切力,传递切向力,传递 切向力的能力大大削弱,同时造成动轮 踏面的擦伤。因此,牵引运行应尽量防 止出现动轮的空转。
蠕滑
1、 概念 由于切向力的作用,动轮在钢轨上滚动 时,车轮和钢轨的粗糙接触面产生新弹 性变形,接触面间出现微量滑动,即 “蠕滑”。 2、原因:压缩
校正型粘着控制系统 蠕滑率控制型控制系统
按被控对象分类
集中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是一个粘着控 制系统控制整辆制动车 分散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也叫单轴控制, 即每一动轴单独控制。
第三节 牵引参数的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特点 : 与干线列车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的运行特点是站距短而旅行速度 较高。 制动一般采用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相 结合的电制动优先、空电制动联合。制 动方式,保证在制动系统允许的条件下 尽可能得到大的制动减速度 。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牵引理论基础 牵引电动机与运行 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与应用 斩波电路和逆变电路 控制与故障检测 车辆电器设备
第一章 牵引理论基础
第一节 粘着、牵引与制动 第二节 空转与滑行、粘着的控制 第三节 牵引参数的选择
第一节 粘着、牵引与制动
(一)调压法:
(1)变阻控制 调节电阻的方法 又可分为两类,即 采用有触点组合式 凸轮开关调阻和无 触点斩波调阻。
R0
CH
图 5.12 斩波调阻原理图
斩波调阻
图 5.11 有触点式开关调阻原理 有触点开关调阻
(二)调节主极磁通:
M
M
(a)
(b)
图 5.15 串励电动机 磁场削弱法 ( a)短路匝数法 (b )分路电流 法
(二)防空转设计
1、主电路的防空转设计 (1) 牵引电动机全并联结构 (2) 采用机械特性硬的牵引电动机 2、传动系统防空转设计 (1) 采用单电机转向架传动系统 (2)机械走行部分采用低位牵引,以及采 用合适的悬挂系统等措施
二、粘着控制
(一)粘着控制的必要性 (二)粘着控制分类
按控制类型分类
制动的方法:
摩檫制动:包括匝瓦制动和盘式制动 电气制动:包括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 电磁制动:包括磁轨制动和涡流制动
产生
1、原因:摩檫制动和电气制动都是通过轮 轨粘着产生制动力 2、分析产生过程 见图1-4
第二节 空转与滑行、粘着控制
一、空转与滑行的产生与防止 (一)空转与滑行的产生 1、当动轮对的牵引力大于最大粘着力时, 轮对就发生空转。空转时,轮对的 转速迅速上升,若任其扩展往往可能在数 秒或略长的时间内超出构造速度。 2、使得动车的牵引力下降,而且会使轮 对的踏面严重擦伤,引起“扫膛”
改善粘着的方法
一是修正轮轨表面接触条件,改善轮 轨表面不清洁状态;二是试法改善轨道 车辆的悬挂系统,以减轻轮对减载带来 的不利影响 常用的措施:撒沙、清洗轨道、打磨钢 轨,改进匝瓦材料如用增粘匝瓦,改善 车辆悬挂减少轴重转移。
制动力的形成
定义:为了降低列车运行速度或停车,利用制
动装置产生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称为制 动力
3、分析 图 1-2 牵引工况轮轨(接触面的弹性变形) 两区:滚动区和滑动区
牵引力的形成及限制
形成 : 牵引电机的转矩 限制 :受粘着条件的限制 若各动轴驱动转矩归算到轮轨的作用 力之和超出公式限制时,粘着条件相对 较差的动轮就会产生空转,动车的牵引 力就立即下降。
粘着系数与改善粘着的方法
影响粘着系数的重要因素 1、动轮踏面与钢轨表面状态 2、撒沙 3、 线路质量 4、 车辆运行速度和状态 5、 动车有关部件的状态
~ ~ ~
直流传动框图
交流传动框图
三、电动车组牵引特性
第一节 直流牵引电机
一般的说,串励电动机有软特性,他励 电动机有硬特性。
二、直流牵引调速系统-基本调速方 法
U Id R n CE
在上式中,CE是常数,Id是由负载决定的,因 此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有三种方法:调解电 枢供电电压U、减弱励磁磁通Φ和改变电枢回 路电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