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胶漆常见弊病及解决方法

乳胶漆常见弊病及解决方法

本文由thinkingdear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常见弊病及解决方法涂装的基础知识五、常见弊病及解决方法常见施工弊病分析方法三分法常见施工弊病分析方法三分法三分法:先辩别涂料或涂膜所出现的问题是来自于所采用的原料本身(油漆或木料)还是外在环境、人为因素等 ? (1)材料因素:即油漆、固化剂、稀释剂等是否变质或不配套使用; (2)外在因素:施工环境太脏,施工器皿不清洁,温度太高,太低,湿度太大,喷涂设备滤水滤油不良,气压过大,喷枪口径过小过大等;涂装的基础知识(3)人为因素:涂料混合比率不对(不按所规定重量比,而采用大约目测容积比),主剂与固化剂混合错误,稀释剂未按规定添加,喷枪与喷涂物距离过近或过远,喷涂量过多或过少,油漆混合液喷涂前未充分搅拌均匀,喷涂过程或干燥时间不当,砂纸采用型号不当等。

涂装的基础知识流挂流挂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漆病现象在涂饰物表面,尤其是立面上,漆从上面流挂或滴下来,漆膜呈现部分下垂或流涎状态。

流挂(流坠/ 滴眼泪)漆病产生原因漆病解决方法 1. 加入太多稀释剂。

1. 按比例加入稀释剂。

2. 一次喷涂太多太厚,重 2. 应分两次或多次施涂时间太短。

工,延长重涂时间。

3. 物面不平、不洁、含油 3. 处理好喷涂表面,水,喷涂角度重叠不当不得有水或油,调配 4. 喷嘴过大,喷嘴与物面好喷涂角度。

距离太近,喷涂速度太慢, 4. 充分考虑施工场所喷涂量太多。

的温湿度。

5. 湿度高,温度低,干燥 5. 调整好喷枪及与物迟缓。

面的距离。

6. 使用高沸点溶剂过多的 6. 使用合适的稀释剂稀释剂,因而干燥过慢。

调漆。

涂装的基础知识褶皱褶皱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褶皱(其皱纹)漆病现象漆膜呈现起伏状态。

漆病产生原因 1. 表面干燥过快,涂膜干燥不均匀。

2. 一次涂得过厚,表面急速干燥,里面不能同时干燥,下层松弛上层绷紧。

3. 下涂层干燥不完全,立即涂上层。

4. 上下层涂料不配套。

5. 底漆未彻底干透,而面漆的稀释剂溶解太强,使底漆溶胀。

6. 固化剂加入量太少。

7. 下层涂膜没有充分打磨,即予上层涂装。

漆病解决方法 1. 使用较慢干的稀释剂,和适当溶解力的溶剂。

2. 分两次或多次涂装,每次喷涂时间要让溶剂充分挥发。

3. 待下层膜干燥充分,再予上涂。

4. 使用性质相合的涂料,避免较软涂料在下层。

5. 避免涂得太厚,底层要彻底干透再涂面漆。

6. 适当增加固化剂加入量。

7. 聚合型干燥涂膜,干燥后打磨应尽量充分。

8.避免阳光直射和强风吹拂涂装的基础知识缩孔缩孔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缩孔漆病现象漆膜表面形成下陷的盆地状现象漆病产生原因 1. 被涂物有水分、油分或油性蜡等。

2. 空气压缩机及管道带有水分油污。

3. 工作环境被污染,喷房设备及喷涂工具不洁。

漆病解决方法 1. 作业场所、器具避免污染油污、蜡等,手、衣物、擦拭布被污染应清洗后才可碰触作业物,施工中注意不让杂质掉入漆桶。

保持设施、调漆罐、工具干净。

2. 被涂物避免污染,且需打磨彻底。

3. 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并定期排水,两小时一次。

4. 旧涂膜在涂漆前用溶剂擦拭干净再予打磨彻底后施工。

涂装的基础知识咬底咬底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咬底(起层)漆病现象漆病产生原因漆病解决方法 1. 使用性质相合的涂料,避免较软涂料在下层。

2. 延长底层干燥时间,待底层完全干燥后,才涂上层。

3. 底层咬彻底干燥后再涂面层,选用配套稀释剂。

是一种面漆“溶胀” 1. 上下层涂料不配套,醇底漆的现象酸漆上喷硝基、聚酯漆;硝基漆上喷聚酯漆。

2. 上下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够。

3. 底层未干透,面漆用稀释剂溶解力过强。

涂装的基础知识气泡气泡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气泡漆病现象涂饰物表面呈现凸起的气泡状漆病产生原因 1. 木材表面木眼深,填充困难,喷涂漆成膜后,白坯的气体向外膨胀顶起漆膜,引起起泡。

2. 使用过高粘度的涂料。

3. 喷涂空气压力过高,涂料混入空气过多。

4. 加热干燥过于激烈。

5. 物面含水率高,环境温度太高,湿度太大,通风不行。

6. 空气压缩机及管道带有水分。

7. 固化剂加入油漆调匀后,静置时间不够。

8. 采用含水醇高的不良稀释剂刷涂时,溶剂挥发太快。

9. 一次涂层太厚或连续喷涂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漆病解决方法 1. 刮透明腻子,充分填补木眼,在喷涂前先刷一遍底得宝封闭缝隙,排出木眼中的空气。

2. 适当调整涂料粘度。

3. 调整适当的空气压力,减少空气的混入。

4. 加热干燥时待溶剂挥发后进行。

5. 改善施工环境,物面应干燥,被涂面打磨后应晾干2- 3小时以上。

6. 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并定期排水,两小时一次。

7. 搅拌后应静置10-15分钟。

8. 选用配套稀释剂,可加5- 10%慢干溶剂。

9. 分多次施工,多次涂装时,延长喷涂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

涂装的基础知识针孔针孔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针孔(火山口) 漆病现象在漆膜表面形成的如针眼大小的小孔漆病产生原因 1. 木材表面木眼太深,填充困难,打磨不好、起手。

2. 连续喷涂两次间隔时间太短,下涂层干燥不完全,上涂层急速干燥。

3. 被涂面有灰尘,水分压缩空气有水、油污。

4. 油漆调配好搅拌后静置时间不够。

5. 一次性厚涂,表面干燥而底层未干,底层溶剂继续蒸发而凸起。

6. 使用不良的涂料稀释剂或错用稀释剂。

7. 固化剂加入太多,或错用固化剂。

8. 稀释剂用量太小,涂料粘度过高。

9. 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温度太大。

10. 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远。

漆病解决方法 1. 木材表面应充分填补好,砂光打磨达到要求。

2. 多次涂装时,延长重涂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

3. 处理好被涂面的灰尘和水,打磨后,应晾干2 -3小时以上,净化压缩空气。

4. 搅拌均匀后静置10- 15分钟才能用。

5. 分两次或多次施工。

6. 使用配套产品。

7. 按指定的调漆比例正确调漆,并且充分搅拌均匀。

8. 增加稀释用量,达到施工最佳粘度。

9. 设法改善作业环境,夏天温度过高,要相应减少固化剂,适当选用慢干剂。

10. 调整好喷涂压力和距离。

涂装的基础知识颗粒颗粒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颗粒漆病现象漆膜表面附着灰尘等颗粒状物质漆病产生原因 1. 打磨过的地材有灰尘、杂质没擦干净,特别是装修,墙边墙角,窗台灰尘没擦干净。

2. 调漆时,杂质混入漆中。

3. 施工环境不洁,施工工具不洁。

4. 换不同类型油漆后,工具未洗干净。

5. 喷嘴太小,压力太大,喷嘴与物面距离太远,油漆雾化不良,喷房通风不合理,漆雾返落在已喷的物面上。

6. 固化剂添加过多。

7. 油漆加固化剂后放置时间过长,或在施工时过度稀释,已分散好的油漆粒子也会重新凝聚造成起粒。

8. 使用溶解力差的稀释剂,无法充分溶解涂料。

漆病解决方法 1. 把打磨过的底材清理干净,喷房走动的地面油洒水。

2. 漆桶应盖紧密封,调好的漆须过滤后再喷。

3. 保持施工环境工具清洁,装修房子时,刷好油漆时关闭门窗。

待表干后(15 -20分钟)开窗开门。

4. 不同类型的油漆不能混合使用,工具每用一次一定要洗干净。

5. 按要求调整好喷涂压力合喷嘴口径,与物面距离不超过25CM,按比例调好漆,保证油漆雾化好,设计安装好喷房通风设备。

6. 调好漆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稀释剂不宜过多。

7. 正确调配固化剂,并搅拌均匀。

8. 使用配套稀释剂涂装的基础知识桔皮桔皮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桔皮(橘纹) 漆病现象涂膜表面不光滑,呈现凹凸的状态如桔子皮样或是表面凹凸不平带有麻点漆病产生原因 1. 油漆太稠,稀释剂太少。

2. 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近,喷涂漆量少,距离近。

3. 施工场所温度太高,干燥过快,漆不能流展平坦。

4. 作业环境风速过大。

5. 使用低沸点稀释剂,漆雾抵达物面时溶剂即挥发。

6. 加入固化剂后,放置时间过长才施工。

漆病解决方法 1. 注意油漆配比,注意合理准确调漆。

2. 充分熟练喷枪使用方法。

3. 改善施工场所条件。

4. 防止在有风处涂装。

5. 使用适当的稀释剂调漆。

6. 加入固化剂调漆后应尽快用完。

涂装的基础知识失光失光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失光漆病现象涂膜呈雾状不能获得预期的光泽漆病产生原因 1. 被涂面粗糙多孔,吸油量大。

2. 稀释剂加量太多,油漆喷涂量太少。

3. 排气不良,喷涂漆雾落在已喷好的膜面上。

4. 选用沸点低的稀释剂,挥发干燥过快。

5. 抛光的涂装,未充分干燥即打磨抛光,或抛光蜡太粗。

6. 施工环境温度太高,湿度太大,溶剂挥发太快,漆膜白化。

7. 打磨粗糙,或选用粗砂纸打磨,有砂眼。

8. 被涂物表面附着灰尘,漆粉未清除。

9. 油漆加入固化剂后放置时间过长。

漆病解决方法 1. 选择好板材,或先刷1 -2遍底得宝(封闭漆)封闭木眼,刮腻子填补孔隙,打磨平坦。

2. 控制适当的涂料粘度,以正确的方法喷涂粘度适中的漆膜。

3. 保持良好的排气。

4. 选用配套稀释剂,或添加挥发慢的溶剂。

5. 待漆膜完全干燥后才可以进行抛光,并选择蜡的细度。

6. 要有良好的作业温湿度,可适当加入防白水等慢干溶剂。

7. 清理干净被涂面。

8. 调好油漆后应尽快在4 小时内施工完。

9. 选用较细的砂纸认真仔细打磨好。

涂装的基础知识发白发白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发白漆病现象涂膜颜色比原来较白,呈白雾状,漆膜出现浑浊现象漆病产生原因 1. 空气高温高湿,相对湿度高于80%以上时,一般春夏季下雨天常见。

2. 用了低沸点、快干的稀释剂。

3. 硝基清漆在阴雨天、潮湿季节进行涂饰施工时,常发生泛白现象。

涂层泛白后,就形成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乳白色雾层。

色漆涂层泛白后,会使色漆失去鲜艳的色彩 4 涂膜含有水分未清除干净。

漆病解决方法 1. 降低室内温度,避免在高湿下涂装作业,或在稀释剂中加入防白水。

2. 选用慢干稀释剂。

3. 室内必须保持适当的干燥,雨天应关上门窗施工,若温度无法控制,可在油漆中加适量防潮剂,一般在香蕉水中加入10%—20%丁醇防潮剂。

另外可用烤灯,烘烤发白处,待泛白漆膜水分完全蒸发掉后,再涂一层加防潮剂的涂料。

待涂膜的水分完全挥发后再作业。

涂装的基础知识剥离剥离(乳胶漆)剥离(乳胶漆)剥离(木器漆)剥离(木器漆)涂装的基础知识漆病类型剥离漆病现象涂膜附着不良,经少许外力或是未经外力既呈现涂膜脱落的状态漆病产生原因 1. 被涂物表面不洁,附着油、水、灰尘、蜡、清洁液或其他化学品。

2. 被涂物面光滑度高,底层打磨不充分或缺打磨。

3. 底面漆配套性不好。

4. 底层未干即施工面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