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中国历史的开端(一)

考研中国历史的开端(一)

中国历史的开端(一)(总分:61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父权制确立的标志是( )。

(分数:2.00)A.私有财产的出现B.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C.家畜饲养业出现D.种植业的出现解析:2.( )发现储藏粮食的窑穴达80多座,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已脱离原始的阶段。

(分数:2.00)A.磁山遗址√B.裴李岗遗址C.良渚遗址D.仰韶遗址解析:3.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根据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地区多为干栏式建筑。

(分数:2.00)A.南方√B.北方C.西北D.东北解析:4.传说中进行“绝地天通”的氏族首领是( )。

(分数:2.00)A.太昊B.少昊C.颛顼√D.帝喾解析:5.古人时期人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 )两大部门。

(分数:2.00)A.捕鱼和狩猎B.采集和狩猎√C.农业和手工业D.农业和畜牧业解析:6.猿人制造的工具主要是稍加敲击的石器和木棒,考古学上把使用这种工具的时代称为( )。

(分数:2.00)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铁器时代D.青铜时代解析:7.我国历史上的原始人群时期,从距今一百七八十万年前开始,到距今四五万年前结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 )。

(分数:2.00)A.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B.旧石器时代的晚期C.新石器时代的早期D.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解析:8.在黄河中上游的关中平原和河东盆地一带,有姬姓的黄帝部落和姜姓的炎帝部落,他们世世通婚,结成部落联盟,称为( )。

(分数:2.00)A.华夏√B.东夷C.西戎D.南蛮解析:9.陶寺遗址位于我国的( )。

(分数:2.00)A.山东省B.山西省√C.陕西省D.浙江省解析:10.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

(分数:2.00)A.血缘婚B.杂婚C.族外婚√D.一夫一妻制解析:11.火的使用,是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开始使用天然火是在( )。

(分数:2.00)A.猿人时期√B.新人时期C.智人时期D.古人时期解析:12.传说中“钻燧取火”的远古居民相当于( )时期。

(分数:2.00)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解析:13.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6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其中江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是( )。

(分数:2.00)A.河姆渡文化√B.仰韶文化遗址C.马家窑文化遗址D.红山文化解析:14.( )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的氏族社会彻底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确立下来。

(分数:2.00)A.王位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15.原始人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组成的纽带是( )。

(分数:2.00)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解析:16.我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主要有( )。

(分数:2.00)A.柳江人、河套人√B.马坝人、丁村人C.元谋人、蓝田人D.山顶洞人、北京人解析:17.家畜饲养业是在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家畜饲养业最初发生在( )。

(分数:2.00)A.原始人群时期B.猿人时期C.父系氏族公社时期D.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解析:18.黄帝之后,地处黄河中游的颛顼和生活在黄河上游的( )发生了激战,最后颛顼取得了胜利,进行了绝地天通的改革。

(分数:2.00)A.共工部族√B.炎帝部族C.东夷部族D.高阳部族解析:19.传说帝尧时“十日并出”,尧使东夷人首领( )射日,为民除害。

(分数:2.00)A.后羿√B.蚩尤C.虞舜D.太昊解析:20.原始人群时期的婚姻形式是( )。

(分数:2.00)A.对偶婚B.杂交状态C.由杂乱婚逐渐发展到血缘婚√D.一夫一妻制解析:21.原始人群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根本经济原因是( )。

(分数:2.00)A.手工业的出现B.农业的出现√C.商业的出现D.采集业的出现解析:22.我国最早的漆器是在( )中发现的涂有生漆的木碗。

(分数:2.00)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良渚文化解析:23.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后,选舜为继承人,并传位给舜。

舜年老后,传为给禹。

这种职位继承制度史称( )。

(分数:2.00)A.世袭制B.禅让制√C.父死子继D.兄终弟及解析:24.仰韶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分数:2.00)A.蛋壳陶B.玉锛C.石犁D.人面纹彩陶盆√解析:25.炎黄时期,属于龙图腾的部落是( )。

(分数:2.00)A.姬姓的黄帝部落B.姜姓的炎帝部落C.风姓的太昊部落√D.嬴姓的少昊部落解析:26.发生在父系氏族公社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

(分数:2.00)A.农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B.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C.手工业从商业中分离出来D.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解析:27.红山文化反映的原始宗教信仰特征是( )。

(分数:2.00)A.生殖崇拜B.女神崇拜√C.太阳崇拜D.谷物崇拜解析:28.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民主选举制度称之为( )。

(分数:2.00)A.民主制B.禅让制√C.选举制D.世袭制解析:29.我国境内已发现的猿人化石主要有( )。

(分数:2.00)A.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B.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C.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D.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解析:30.下列不属于新石器中期的文化遗存是( )。

(分数:2.00)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解析:31.炎黄时期,北方和西北地区居住着“群翟”部落群,在南方的部落群被称为( )。

(分数:2.00)A.诸戎B.三苗√C.少昊部落D.太昊部落解析:32.据说夷人分为九支,称九夷或九黎。

传说他们有过一个著名的首领曾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这位部落首领叫( )。

(分数:2.00)A.炎帝B.太昊C.少昊D.蚩尤√解析:33.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墓葬形式为( )。

(分数:2.00)A.悬棺葬B.玉殓葬C.土坑竖穴墓D.积石冢√解析:34.城子崖遗址所属的考古学文化是( )。

(分数:2.00)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解析:35.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为距今170万年前的( )。

(分数:2.00)A.蓝田人B.丁村人C.元谋猿人√D.许家窑人解析:36.姜寨遗址是比较典型的( )的村落遗址(分数:2.00)A.母系氏族公社√B.父系氏族公社C.原始人群时期D.旧石器时代解析:37.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有关部落和部落联盟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传说,如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曾战于( ),结果黄帝取得了胜利。

(分数:2.00)A.鸣条B.阪泉之野√C.涿鹿之野D.牧野解析:38.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 )。

(分数:2.00)A.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东部和江苏省南部√B.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C.山东省和江苏省北部部分地区D.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解析:39.黑陶是( )的代表器物。

(分数:2.00)A.仰韶文化B.山东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解析:40.在( )遗址的一所房子的地面上画有两个成人和一个小孩,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组表现某种宗教仪式的画面。

(分数:2.00)A.泰安大汶口B.龙山城子崖C.甘肃大地湾√D.河南仰韶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32,分数:320.00)41.远古时代(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指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的王朝——夏朝建立以前的时代,即原始社会。

这一时期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是石器,因此也叫做石器时代。

历史学者通常将其分为原始人群时期与氏族公社时期,考古学者则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解析:42.层累地造就古史说(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923年“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了“层累地造就古史”说,引起史学界的激烈争论。

他认为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是从神演化为人,古史中所讲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

“层累地造就古史”说为考辨古史传说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是中国辨伪史上划时代的发展。

)解析:43.二重证据法(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中国近代史学方法术语。

最初由王国维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我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即将出于不同观察和来源的史料相互验证(主要包括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文献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以考证历史真相的方法。

)解析:44.血缘婚、血缘家庭(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古人时期的婚姻关系,已摆脱了原始的杂交状态,进人群婚的早期阶段,婚姻只能在同辈之间进行,父母和子女间不得婚配,这叫做“血缘婚”。

由这样的婚姻关系结合成的社会组织称为“血缘家庭”。

这是人类婚姻形态的一大进步。

)解析:45.陶寺遗址(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

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

发现了城墙、大型夯土建筑、窑穴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漆木器等文物,确立了陶寺早中期城址的范围和面积等。

陶寺遗址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的起源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解析:46.山顶洞人(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因发现于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