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XX支行经验交流材料:坚持“草根“筑特色专注“三农“谋发展
在XX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全力以赴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被列为XX年银监会的首要工作。
作为全国网络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的金融机构,邮储银行具备将国家政策延伸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独特优势。
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日愈激烈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市场、小微企业金融和社区银行极具成长价值,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
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邮储银行具有鲜明的“草根“特色,遍布城乡的网络布局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邮储银行基层管理者而言,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优势,深耕“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从而激发新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活力,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一、保持战略定力,做“精“普惠金融品牌。
正如邮储银行董事长XX所言,“普惠金融一直以来都是邮储银行的一面旗帜“。
邮储银行自XX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自觉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
“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领域是邮储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招牌“业务,也是邮储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大型金融机构实行普惠金融往往面临着诸多难题,集中体现为“风险高“、“成本高“和“回报低“,信贷定价难以弥补风险和财务成本,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
而邮储银行具有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扎根基层的队伍优势和服务大众的文化优势,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方面更容易“接地气“。
因此,作为基层支行,必须树立农村金融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做“精“普惠金融品牌,服务好薄弱领域和弱势群体。
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有着优良传统,也给支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比如,XX地区是XX棉花主产区之一,每年9月下旬是棉花收购季节,由于棉麻公司收购点少、工作人员不足,农民要开着拖拉机、汽车或赶着毛驴车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远的地方销售农产品。
在棉麻公司收购点,拖拉机、汽车、毛驴车往往排成几公里长的队伍,农民常常几天都卖不掉棉花,即使卖了,也拿不到现金,收购公司只给打个欠条,农民要拿着欠条到距离很远的信用社或城市金融机构取款。
邮储银行XX地区分行与农发行、棉花收购企业联合签订《代发棉花款合作协议》,并与XX地区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签订了代发协议、账户管理协议,为畅通城乡资金结算,加快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代发棉花款资金趋于成熟,代发流程日趋合理,代发效益日渐显现,代发资金效果在农村突显,邮储银行服务“三
农“的品牌形象深得人心。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要积极开展“三农金融“、“扶贫金融“的实践,围绕“三农“、“草根“创业,不断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
在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拓展金融服务空间。
二、做“专“特色服务,增强服务效能。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需求侧驱动“为特征的银行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走向了终结。
面对产业经济、金融环境、技术创新的发展,以及客户不断升级的多元化金融需求,银行业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特色“服务做文章。
网点是银行服务的主阵地,也是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种兵“和“先锋队“。
基层管理者,必须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地域经济特点,创新特色行业集约化服务举措,积极创建特色支行。
按照“先行先试,特事特办“的原则,建立特色行业目标客户数据库,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匹配专属特色产品,在市场开发、客户营销、业务流程、额度管理、贷后跟踪、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特色化管理,实现由单一信贷业务模式向多条线联动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模式转变。
比如,主动研究现代农业,以特色农业为抓手,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方式,加大对专
第 3 页共6 页
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
针对涉农贷款产品单一,服务力度受限,结合区域经济及特色农业,除了农户保证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以及小企业贷款等主打涉农贷款产品外,积极创新支农助农信贷产品。
邮储银行哈密地区分行借力妇女贴息贷款政策,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妇联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上下联动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针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特点,优化工作流程,实行集中受理、集中调查、集中审批、集中放款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服务渠道。
要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结合市场发展及产业经济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开展产品设计和组合,以适路的金融产品打通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针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整合信贷、结算、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研发贴合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区域性特色金融产品。
为初创型小微企业提供基于其流水信息、纳税信息的融资支持;为成长型小微企业提供基于生产资料、生产设备抵质押的信贷服务;为战略扩张型客户提供投贷联动等多元化金融选择。
针对农村普遍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积极创新担保方式,通过将大型农机具、大额农业订单、涉农直补资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财产住房权、设施大棚、水域滩涂使用权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推出针对不同
农业主体的新产品。
四、拥抱互联网,提升服务效率。
金融行业是高端服务业,在服务上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
要提高服务效率,就必须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继续大力研发和推广电子银行服务,推广基于智能终端的营销服务平台,将每个移动终端打造成一个精简版的移动式银行营业厅,弥补该行物理网点的不足,扩大业务范围。
要努力打造“1+N“客户综合营销服务模式,将传统信贷产品与电子银行相结合,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最大限度开发客户资源,使贷款业务办理渠道多样化、电子化、便捷化,提升网点服务能力。
“贷得慢“是困扰小微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分布广、规模小、经营风险大,加之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小微信贷往往需要进行繁琐耗时的线下调查、交叉验证。
小微企业有时虽获得了银行贷款,却已错过了最佳用款时机。
因此,基层网点要积极推进“信贷工厂“项目,将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的理念融入到信贷产品的设计中。
通过精确的模型设计、有效的情景规划、环环相扣的预警管理,提高了信贷审批时效。
要加快推广移动展业技术,信贷员仅需一台智
第 5 页共6 页
能终端(PAD),就可以在客户家中或田间地头完成现场调查、实地拍照、联网核查、征信查询、建档等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通过移动网络与后台系统连接,实时在线审批,当日申请、次日放款,紧急情况下可当天放款。
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切实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同时,应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发展线上业务。
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服务网络,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手机银行,拓展移动支付下乡业务,方便农村客户通过手机办理购物消费、手机充值、小额转账、小额取现以及各种缴费等便民业务,特别是与电商企业联手打造“O2O“融资产品,让电商供应商等小微企业足不出户就享受到融资便利,真正满足了小微企业对于“价廉、速达“融资服务的诉求。
总之,提高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效率,关键在于银行的业务服务广度与深度。
对于邮储银行来说,具有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这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天然优势。
作为邮储银行的基层管理者,必须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围绕战略定位,突出服务“三农“、服务城乡的特色,依托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主动对接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使网点的软硬条件提档升级,提高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