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02-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试行)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2010年9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和法定性,提高城市设计的执行力,规范城市设计编制管理、审批管理和应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武汉市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武汉都市发展区范围内组织编制、审批、调整、使用城市设计,均须遵照本办法。

都市发展区以外的市行政地区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设计编制、审批、应用的协调工作。

远城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设计编制、审批、应用的协调工作。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编制
第四条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三个层次。

城市设计编制需遵循《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规程》要求。

第五条重点地区应单独编制局部城市设计,其他地区的局部城市设计内容可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规划论证编制完成。

第六条总体城市设计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中心城区的分区城市设计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开发区的分区城市设计由其管理机构组织编制,远城区的分区城市设计由远城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局部城市设计由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经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开发建设单位组织编制。

城市设计编制机构必须具备乙级
以上(包括乙级)城市规划设计资质。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审批
第七条总体城市设计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开发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的分区城市设计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由远城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分区城市设计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重点地区的局部城市设计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其他地区的城市设计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第八条城市设计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单位应将规划成果予以公示,征求相关利害关系人和公众的意见,并采取论证会、咨询会等方式征求专家意见。

公示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

组织编制单位应在报送审查、审议、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说明。

第四章城市设计的调整
第九条需对已批准的城市设计中控制性要求进行调整的,应由城市设计组织单位对调整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组织论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组织调整。

调整后的城市设计,应当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五章城市设计成果的管理与应用
第十条经批准的城市设计成果,应纳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
张图”规划管理系统,作为规划管理依据。

第十一条城市设计中控制性要求应纳入对应的法定规划。

经批准的局部城市设计成果中控制性要求应纳入规划设计条件。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办法所称武汉都市发展区是指武汉市主城区以及主城区周边城市化和工业化重点拓展的空间区域,其具体范围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划定。

第十三条本办法所称重点地区是指:
(一)主要交通性和生活性干道;
(二)市级、各区级和各建制镇商业文化中心;
(三)临山、滨水区域;
(四)市政府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其他重要区域。

第十四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设计控制性要求是指城市发展长期保障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以及其他需要控制的内容,具体见《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规程》。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