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套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套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套《5.1 硫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通过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过程方法: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

3、通过实验设计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领会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 类比,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引入:初中我们学习氧气的相关性质,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什么?硫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什么样的?不难看出氧和硫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此可以推知硫的性质应该与氧相似。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与硫有关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知识。

板书 一、硫(S )展示:单质硫图片或实物2H S 2SO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硫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举例说明3.硫的化学性质 硫的常见价态、0、、思考:单质硫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能与什么样的物质发生反应呢? (1)氧化性 与铜反应:思考:为什么不是价铜? 回忆:S 与钠、铝、铁的反应 与氢气反应:(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演示燃烧视频? (1)与碱反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提示:歧化反应的特点,如比例问题,电子转移问题,另外注意离子方程式的写法4、用途: 用于制取硫酸引入: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硫,它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例如草编织物的漂白,某些商人的漂白馒头,再比如酸雨等,那二氧化硫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呢?板书:二、二氧化硫(),应从哪几方面入手?[讲解]首先研究其物理性质让学生思考了解物理性质应注意什么,观察,闻气味(注意操作方法)2-4+6+22Cu SCu S +2+22H S H S +22S O SO +22326NaOH 3S2Na S Na SO 3H O +++2SO 2SO 2SO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有毒。

[引言]那么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怎样通过实验证明? [投影]易溶于水实验视频: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实验思考:从哪里入手研究的化学性质?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引言]刚才有同学认为是酸性氧化物,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实验视频:二氧化硫的酸性思考: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是酸性氧化物(1)跟水反应 是亚硫酸的酸酐注意: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生成和H 2O H 2SO 3=H 2O+SO 2 强调:二氧化硫是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褪色。

(2)和碱的反应SO 2+NAOH=NAHSO 3 SO 2+2NAOH=NA 2SO 3+H 2O 思考:该反应的情况与谁相似?思考:中S 元素化合价为价,处于中间价态,由此推断还可能有哪些性质?如何通过实验证明?2、氧化性3、还原性回忆: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列举过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常见的还原剂之一。

因此它能与多种强氧化性物质反生反应,例如:高锰酸钾、三价铁离子、氯气等。

2SO 2SO 1:402SO 2SO 2SO 2SO 2223SO H OH SO +2SO 2SO 2SO 4+2SO 222SO 2H S3S 2H O ++2232SO O 2SO +强调: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上述溶液中的现象 实验视频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将气体通入品红试液,然后再加热 [提示]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讲解]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无色物质,但不稳定、易分解,加热又恢复到原来颜色。

此法可用来检验气体,工业上用此法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但日久又发黄。

[提问]比较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与活性炭有何区别?与上述表现还原性有何区别?4、漂白性思考:湿润的氯气、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若二者混合,通过品红试液,会有什么现象出现?5、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引言]是有毒气体,对环境危害很大。

[讲解]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人、动物、植物、建筑物危害很大。

视频展示对环境危害[讲解]一旦污染空气,危害非常严重,而且这种污染也很难消除。

为了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了人类自己,保护环境。

酸雨的定义以及成因。

三、三氧化硫()标况固态,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硫酸的酸酐。

小结:22224Cl SO 2H OH SO 2HCl +++242242445SO 2KMNO 2H O2H SO K SO 2MnSO ++++2SO 2SO 2SO 2SO 22Na O 22H O 1:12SO 2SO 2SO 2SO 3SO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用途。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研究问题、学习化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

3、通过实验设计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领会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兴趣;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抽象学习化学。

【教学过程】[引言]硫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在初中已学过它的一些性质,这一节我们将继续学习硫酸的其它性质。

[提问]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 浓硫酸与稀硫酸不同,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性质差异。

浓硫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的原因是什么? 二、硫酸 1.吸水性不能干燥碱性气体氨气、也不能干燥还原性强的气体,如硫化氢、碘化氢 2.脱水性实验视频 浓硫酸的脱水性已知蔗糖分子式为,问黑色物质是什么?[讲解]浓硫酸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屑、棉花、锯末、蔗糖等有机物中的氢氧122211C H O元素,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生成黑色的炭。

脱水性的定义:思考1:胆矾放入浓硫酸会有什么现象?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演示视频 思考2:皮肤上洒了浓硫酸应如何处理? 1.强氧化性 (1)关于钝化演示视频 铜与浓硫酸反应 (2)与铜反应思考1:足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能否将硫酸消耗完全?当硫酸变稀时,会不会有氢气生成?思考2:如何验证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思考3: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什么性质?浓硫酸的氧化性是很强的不仅能与不活泼金属反应,还能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实验视频 碳与浓硫酸反应 (3)与碳反应思考:如何验证产物气体的成分? 1.用途: 2.硫酸工业制取 小结: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区别 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一般先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溶液中的也能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沉淀可以与稀盐酸()24423Cu 2H SO CuSO SO 2H O ++↑+浓()242222H SO C2SO CO 2H O ∆+↑+↑+浓2+2-44Ba +SO BaSO ↓2-3CO 2+Ba 3BaCO反应,放出。

因此在实验室里,通常将溶液先用稀盐酸酸化,以排除等可能造成的干扰,然后加人溶液来检验的存在。

四、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硫在自然界主要以硫单质(游离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化合态)等形式存 在;硫元素具有多种价态,、0、、价,请大家列举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0价:单质S价: (硫化氢和硫化物)价: (亚硫酸和亚硫酸盐)价: (硫酸和硫酸盐)含硫物质多种多样,这些不同的含硫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相互转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含硫物质间的转化。

观察方程式等号两边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现: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 实现含有相同价态硫元素的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5.2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氮的重要性质,了解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掌握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氮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及硝酸的相关注意事项。

(3)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理解氮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重点】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实验 【教学过程】2CO 2-3CO 2BaCl 2-4SO 2-4+6+2-2H S FeS 4+2SO 2-3SO 6+3SO 2-4SO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硫的相关性质,掌握非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那我们又知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气,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已有的学习方法,对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展开学习!二、知识讲解使用建议说明:《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

试题常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计算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考点1 氮气、氮的氧化物、硝酸使用建议说明:考纲要求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氧化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一、氮气() (1)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氮氮叁键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2)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78%。

(3)化学性质:常温下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能与、、IIA 族的Mg 、Ca 等发生化学反应,即发生氮的固定(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形式)。

中N 元素0价,为N 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与反应:②与反应: ③与活泼金属反应:(4)氮气的用途:化工原料;液氮是火箭燃烧的推进剂;还可用作医疗、2N N N ≡2H 2O 2N 2H 223N 3H 2NH +高温、高压催化剂2O 22N O 2NO +放电232N 3Mg Mg N +点燃保护气等。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简介:氮元素有、、、、五种正价态,对应有六种氧化物(2)NO 和的重要性质和制法 ①性质:(易被氧气氧化,无色气体转化为红棕色); (平衡体系); (工业制硝酸); (尾气吸收); 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

②制法:NO :(必须________法收集NO );:(必须___________法收集)(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2+3+4+5+2NO 222NO O 2NO +()224()2NO N O 无色红棕色2233NO H O2HNO NO ++222NO NO 2NaOH2NANO H O +++2NO ()()33223Cu 8HNO 3Cu NO 2NO 4H O +=+↑+稀2NO ()()33222Cu 4HNO Cu NO 2NO 2H O +=+↑+浓2NO①或与(非)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可依据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