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子宫肌瘤药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子宫肌瘤药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子宫肌瘤药方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古老的中医没有“子宫肌瘤”这个术语,归属于“症瘕”(肚内结块病)范畴。

而“症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气血失调有关。

一、概述:
1、病因:中医讲解“症瘕”时认为妇人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势必伤及七情,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气血失调,气滞血淤,淤积日久,则可为“症瘕”。

可见,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2、症状: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若出现症状,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有无变性等关系密切。

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改变 ,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其他表现有白带增多 ,尿频、排尿困难、排便困难 ,腰酸 ,下腹坠胀等。

子宫肌瘤较大 ,压迫直肠时可引起排便困难、不能憋尿、甚至排尿困难。

一旦出现因肌瘤原因引起的上述症状时,需要及时治疗子宫肌瘤。

3、治疗: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原则是要根据患者
自身的年龄、肌瘤大小和数目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发病人群主要是30到50岁,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女性患者在选择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时,应从自身年龄、肌瘤大小和数目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以便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4、原则: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

所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使用“桂枝茯苓丸”为代表方,重点还是在此治疗原则基础上辨证施治,加减变通,以达到改善增生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使肌层的单纯性肥大逐渐消失,增生的结缔组织变软,从而起到调经、止血、疼痛消失、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子宫肌瘤瘤体生长,使瘤体逐渐软化,最后消散。

5、子宫肌瘤的危害
1、感染及化脓
肌瘤感染多系瘤蒂扭转或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后果,血源
性感染极为罕见。

感染有时可为化脓性,少数病例在肿瘤组
织中形成脓肿。

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后发生肠粘连,可受肠道细菌感染,发炎的肌瘤与子宫附件粘连,引起化脓性炎症。

2、扭转
浆膜下肌瘤可在蒂部发生扭转,引起急性腹痛。

瘤蒂扭转严重者若不立即进行手术或不能自行转回,则可能由于瘤蒂扭断而形成游离肌瘤,已如前述。

扭转的肌瘤也可带动整个子宫,引起子宫轴性扭转。

子宫扭转的部位多在子宫颈管内口附近,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多由于较大的浆膜下肌瘤附着在子宫底部而子宫颈管又较细长所致。

症状、体征与卵巢囊瘤蒂扭转近拟只是包块较硬。

3、子宫肌瘤合并子宫体癌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体癌者占2%,远较子宫肌瘤合并子宫颈癌为高。

故更年期子宫肌瘤患者有持续子宫出血,应警惕有无子宫内膜癌同时存在。

在确定治疗前,应做诊刮。

治子宫肌瘤方
〔组成〕桂枝12克,云苓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炒山甲12克。

〔功效〕活血化瘀,削坚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

〔加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可先服胶艾四物汤以止血。

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灵止痛散。

附:宫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黄、五灵脂,各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晚服3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