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迈过2米的距离,那么他绝
不会是一个老年人;
穿解放胶鞋的那个人
不能一步迈过2米的距离
(即“穿解放胶鞋的人是绕
行直径约2米的水洼左侧去
往现场的”);
所以,穿解放胶鞋的
那个人是一个老年人。,
其推理形式为:
如果p,那么q
非p
所以,非q
该推理不是有效的。因为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
必然否定其后件,它只有肯定前
l
C=情节严重的,
l
D=情节特别严重的,
l
E=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l
F=处拘役,
l
G=处管制,
l
H=处剥夺政治权利,
l
I=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l
则《刑法》第249条的命题结构如下:
l {[(A∨B)∧C]→[(E∨F∨G)∨H]}∧{[(A∨B)∧D]→I}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l 甲:“穿解放胶鞋的那个人是一个老年人”;
l 乙:“穿塑料凉鞋的那个人不是一个老年人”。
l
问:甲、乙两位侦查员作出上述推断时,各运用了何种形
式的推理?请写出其推理形式并说明它的结论是否必然可靠的
理由。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1)甲:“穿解放胶鞋的那 个人是一个老年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一步
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才是有效式.
PPT文档演模板
(2)乙:“穿塑料凉鞋的 那个人不是一个老年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一步
迈过2米的距离,那么他绝
不会是一个老年人;
穿塑料凉鞋的那个人
是一步迈过直径约2米的水
洼去往现场的;
所以,穿塑料凉鞋的
那个人不是一个老年人.
其推理形式为: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该推理是有效的,它符合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P160 l 10.结合语句含义,用符号表示出下引《刑法》第249条的 命题结构。
l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 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l 若令A=煽动民族仇恨的,
l
B=煽动民族歧视的,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5)“这位死者的颈部有严重的卡压痕迹,显然这位死者是 被人卡死的。”
l 若令S=死者,P=被人卡死的,M=颈部有严重的卡压痕迹的, 则其典型的推理形式为:
l
PAM
l
SAM
l ∴SAP
l
该三段论属于第二格AAA式,它是无效的。
l 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三段论规则,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l
该命题的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语言表达式省略),
逻辑变项是:p、q、r、s。
l (5)“不懂得使用炸药或者没有条件获取炸药的人,不可能是本案的 作案人。”
l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若令p=凡是懂得使用炸药的人,q=凡是有条件获 取炸药的人,r=是本案的作案人,则其逻辑形式为:(~p ∨~ q)→~r。该命题的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语言表达式 略),逻辑变项为:p、q、r。
l
(1)(A ∨ B) 已知
l
(2)(B→~D) 已知
l
(3)(D←~C) 已知
l
(4)(~A∧E) 已知
l
(5)~A 由(4)联言推理分解式
l
(6)B 由(1)(5)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l
(7)~D 由(2)(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l
(8)C 由(3)(7)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l
由上可知.从给定前提能必然推出结论“C”。
l
如果本案是奸情杀害,那么,本案被害人室内的财物
就不会丢失;
l
本案被害人室内的财物均已丢失.
l
所以,本案不是奸情杀害。
l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它符合充分条
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进而否定前件”的要求,是有
效的,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l ②根据已知条件(2)和(3)不能必然推出结论B:
l
A对象具有a、b、c、d、e、f、g属性
l
B对象也具有a、b、c、d、e、f属性
l
所以,B对象也具有g属性
l
结合本例,上述公式中的“A对象”即“前不久已治愈的病人”,
“B对象”即“当前正接受治疗的病人”;“a属性”即“性别”(是
女的)、“b属性”即“职业”(同一个公司的人)、“c属性”即“年
龄”、“d属性”即“身高”、“e属性”即“说话的声调”、“f属
P245
l 5.运用三段论推理的知识,将下列议论表达的三段论推理 排列为典型的推理形式(若为省略式,应恢复它省略的命 题),并分析说明该推理为什么有效或无效,议论中对结 论性质的表述是否正确。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2)“经许多群众证实,这位死者是操浙江口音的妇女。而 调查得知,当地操浙江口音的妇女,多数是江南仪表厂的 职工,因此可以肯定这位死者必是江南仪表厂的职工无 疑。”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P130
6.下列语句各表达何种类型的复合命题?请分析其逻辑结构, 指出其逻辑常项和变项,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l (4)“只有被告人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 以刑罚。”
l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若令p=只有被告人口供,q=有其他证据的,r= 能认定被告人有罪,s=能对被告人处以刑罚,则其逻辑形式为: (p∧~q)→~(r∧s)。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P160
l 3.说“本案死者不一定不是自杀”,是否等于说“本案 死者一定是自杀”?
l 说“本案死者不一定不是自杀”(“~口~p”),不等于说“本案死 者一定是自杀”(“□p”),而是等于说“本案死者可能是自 杀”(“◇p”)。
l 因为“口~p”和“◇p”是矛盾关系, l “~□~p←→◇p”。 l “□p” 和“◇p” 是差等关系,不等值。
点之前;
l
(5)只有零点时商场的灯未灭,蓝××的供述才真实。
l
问:请你根据上述已知情况推知谁是作案人,并写出
你的推理过程和所运用的推理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l 若令p=黄××是作案人,
l
q=蓝××是作案人,
l
r=作案时间在零点之前,
l
s=零点时商场已打烊,
l
t=零点时商场的灯灭了,
l
(10)q 由(1)(9)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l
PPT文档演模板
由上述推理可知,蓝××是作案人。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P248
l 14.请根据下述已知条件(1)、(2)、(3),解答能否必然 推出结论A和B。请分别写出其推理形式并说明能否得出必 然性结论的理由。
l
已知:
l
(1)如果本案是奸情杀害,那么,本案被害人室内的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7)“盗窃案往往现场都有衣物被翻动的迹象,本案现场却 没有这样的迹象,可见本案不是盗窃案。”
l 若令S=本案,P=盗窃案,M=现场有衣物被翻动的迹象,则 其典型的推理形式为:
l
PIM
l
SEM
l ∴SEP
l
该三段论属于第二格IEE式,它是无效的。
l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三 段论规则,犯了“大项不当扩张”的逻辑错误;
l (5)(q∨~p) l (q∨~p)是选言命题形式。给定条件p真(即~p假)、q假,根据选言
命题的逻辑性质,该命题形式为假。
l
l (7)[(~p∨~q)→(p∧q)] l 是充分条件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给定条件p真(即~p假)、q假(即~
q真)。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可知(~p ∨~q)为真;而根据联 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可知(p∧q)为假,这样,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的逻辑性质,则(~p∨~q)→(p∧q)一定为假
只有本案被害人室内的财物丢失,本案才会是图财害
命;
l
本案被害人室内的财物已丢失,
l
所以,本案是图财害命。
l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它不符合必要
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进而肯定前件”的要求,是
无效的,所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必然性。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P308
l 6.根据类比推理的公式,分析指出下面例子中某江湖游 医所运用的类比推理的构成,并说明它为什么不正确:
l
u=蓝××的供述虚假。
l 推理过程:
l
(1)p∨ q 已知
l
(2)p→r 已知
l
(3)s∧t 已知
l
(4)u→~r 已知
l
(5)~s←~u已知
l
(6)s 由(3)联言推理分解式
l
(7)u 由(5)(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l
(8)~r 由(4)(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l
(9)~p 由(2)(8)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后部分答案
•P248
l 13.一商场被盗,公安机关通过侦查获知如下情况:
l
(1)作案人只能是商场内部人员黄××或蓝××;
l
(2)如果黄××是作案人,那么作时商场早已打烊,而且商场的灯都灭了;
l
(4)如果蓝××的供述虚假,那么作案时间就不在零
性”即“接受该江湖游医的治疗,吃了江湖游医配的药”、“g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