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教学法
钢琴教育启蒙阶段的儿童大多处于前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
拥有符号和模仿能力以及直觉思维的能力。 启蒙阶段的钢琴教学应主
要以模仿、联想的手段进行。那么钢琴启蒙教学法有哪些?下面 整理
了钢琴启蒙教学法,供你阅读参考。
钢琴启蒙教学法:N0.1音乐欣赏
音乐的学习从聆听开始,聆听可以培养儿童的乐感和听觉能力。 在
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之初,教师应给儿童讲述一些故事,培养儿童的 真实
情感。在具备了真实的情感以后,儿童就可以欣赏音乐了。在启 蒙教育
的初期阶段,教师应帮助儿童学会聆听。比如,在欣赏钢琴曲 时,教师
可以带领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 或者为一段音乐创编一 个故事情
节,一边听音乐一边讲故事,在故事的最后向儿童提出几个 问题,这些
问题大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当然,聆听的同时也可以 学习丰富的乐
理知识,经过训练的学生能听辨出大、小调色彩的不同, 旋律的变化与
发展,等等。如训练儿童对于大小调色彩的分辨时,可 以告诉儿童,当
听到明快的音乐(晴天)时向前走,当听到忧伤的音乐 时向后退。通过
做游戏的方式使儿童直观的认识大小调之间的不同,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
理论基础上。作为教师,应想尽办法运用一系列手 段增强儿童学习音乐
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大量的音乐欣 赏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养
成聆听的习惯,对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力和音
乐感知能力有很大帮助
钢琴启蒙教学法:N0.2韵律活动
大致对应音乐能力中的运动觉能力, 也就是所谓的体态律动,而
韵律活动恰恰是体态律动的互逆过程。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 曾
经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动作。对于儿童而言,韵律活动可以让 儿童
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参与、体验音乐内容。比如,学生在学 习四四
拍强弱规律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强拍跺脚,次强拍拍 腿,弱拍
拍手,并加以示范。四四拍的连贯动作就是:跺脚 ;拍手拍 腿;拍手。
当遇到四三拍的时候,学生就会主动的形成跺脚 ;拍手;拍手 的连贯动
作。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改变游戏规则, 告诉学生
强拍双脚跳,弱拍单脚跳,同样,教师加以示范,带领学生 做双脚;单
脚;单脚的连贯动作。当然,还可以通过直观的动作来学习 音符。英国
的教师柯尔文发明了一套手势,称为柯尔文手势,为儿童 学习音符、音
阶提供了帮助。这套手势运用的是首调唱名法,给每一 个自然音赋予一
种手势,这样就出现了七种手势,通过手势的变化可 以使儿童直观地感
受到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 事实证明,律动活动
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节奏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不可言 喻
的功效。
钢琴启蒙教学法:N0.3歌唱
有人曾经说过,一切器乐都要向声乐靠拢。可见,歌唱之于器乐 演
奏是多么重要,歌唱是人类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 一,
这同样适用于儿童。要具备良好的歌唱能力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
音乐感受力、音乐感知力、运动觉能力,然后将心中的音乐唱出来。
实践证明,歌唱最能表达人的情感,将钢琴作品通过歌唱的方式呈现 出
来,更易于学生把握音乐作品。当然,歌唱并不是一味地遵循乐谱 上的
音符而唱,在学生熟悉了乐曲的旋律以后,可以试着让学生作旋 律发展
练习,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大量的积累音乐作品,可以 使学生更
好地把握、理解音乐。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3到 6岁的幼
儿,听觉神经系统还在发育成长中,因此并不适合做正统的 音乐技巧训
练,但是这并不耽误音乐启蒙教育的进行。 以幼儿发育呈 现出来的自
然音乐节奏感为基础,辅之以相应的音乐播放、歌曲哼唱, 可以有效地
刺激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师要 鼓励他们手舞
足蹈、自编自唱,只要旋律歌词与肢体动作协调一致, 那就应该得到教
师的肯定。
无论怎样,所有的努力最终应为钢琴学习而服务,钢琴启蒙教师 的
重要任务,就是与学生共同提高音乐感受力,让学生从最简单的音 乐线
条中,体会到音符组合带来的音乐快乐并以钢琴去实现它。
钢琴启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