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插本《大学语文》 ppt课件

专插本《大学语文》 ppt课件


文言文阅读方法四步曲
第一步:粗读全文,不求甚解。这一步只 是概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 要明白文中写的时、地、人、事以及作者 的看法。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个问题 思考:(1)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 文章说了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 说理依据的。具体来说,对记叙性文字, 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前因后 果;
文言文阅读方法四步曲
第一步:粗读全文,不求甚解。 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
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对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 法等。对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 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 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 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文言文阅读方法四步曲
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
文段中的加点字和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 句,这也正是文后的命题依据,通过前两遍的 阅读分析,不少已经“理解”,但还需要再读 第三遍,在珍视“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进行 分析印证,以彻底解决所有难点。(1)可搜寻 “记忆”,重温文中学过的类似的字词的用法 和句式;(2)可借助语境,瞻前顾后,疏通 “文气”;(3)可借助选项,进行比较,验证 选优;(4)可借助“注释”,了解相关的文化 常识和写作背景,有的还可以大胆猜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B
游万柳堂记 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 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 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 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 勤劳王事①,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 震耀其乡里之愚。
注:②冯公:即冯溥(pǔ),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文华殿大 学士。 ③:指责。
文言文阅读真题回顾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B
游万柳堂记 刘大櫆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 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 梁架于水上者,今欹(qī)卧于水中矣。三至, 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人世富贵之 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 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 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juān)④民之 膏以为苑囿(yòu)也哉! 注:朘民:剥削老百姓。
文言文阅读真题回顾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A
树 怨 刘基
【注释】①树怨:招致别人怨恨自己。②海:某种 情况积聚集中之处。③智伯:晋国大夫,权倾一 时,后为政敌所杀,在历史上是才有余而德不 足的典型。④五贤:指智伯有美髯长大(仪表堂堂)、 射御足力(身体强壮武艺高超)、伎艺毕给(多才 多艺)、巧文辩惠(能言善辩)和强毅果敢(很有决 断)等五个方面胜过别人。
文言文阅读方法四步曲
第四步,回文查对。 将选项中的现代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
文字比照判断。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 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 方面的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 迅速从原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内容。 分析、评价选项的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 细微差别,这是把握全文的关键。
文言文阅读真题回顾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A (1)按照作者的分析,在名利面前“让人”的原因具体
有几种?(5分) 答: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自己才干不及别人或其他方
面的力量不足,只好“让人”,这是一般人的“让 人”;还有一种是尽管具有足够的才干和力量,却能
够克制约束自己与人争名利的欲望(本性),于是能“让 人”,这是盛德之人的“让人”。
文言文阅读方法四步曲
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求 理解。所谓“死”字,即不需要翻译的人 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 表时间、地点的词可作为转换叙述事件的 标志。接着再读原文,分析“关系”,加 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事 与事之间的关系,分析事件的原因结果, 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文段的中 心思想。这一步仍不要深究难字难句,要 从宏观上着眼。
文言文阅读真题回顾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A
树 怨
刘基
是谓不求而自至。今人有悻悻自任者,矜其能 以骄,有不自己出,则不问是非皆以为未当, 发言盈庭,则畏之者唯唯,外之者默默焉。然 后扬扬乎自以为得,而不知以其身为怨海②, 亦奚益哉?昔者智伯③之亡也,唯其以五贤④ 陵人也。人知笑智伯而不知检其身,使亡国败 家接踵相继,亦独何哉?” (选自《郁离子 卷下》)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阅读真题回顾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A
(2)盛德之人为何能够使“天下之人莫得而轻之”?(6 分)
答:因为他尽管有足够的才干与力量,从别人那里争 得名利,却能主动不争,显然超越了一般人的处世境 界,所以会受到敬重。
广东省专插本《大学语文》 考点通关
第七讲
文言文阅读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结合历年真题,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
参考书目: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十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讲:郭孔生
文言文阅读真题回顾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A
树 怨① 刘基
郁离子曰:“树天下之怨者,唯其重己而轻人也。 所重在此,所轻在彼,故常自处其利而遗人以 不利,高其智以下人之能,而不顾夫重己轻人, 人情之所同也。我欲然,彼亦欲然,求其欲弗 得,则争。故争之弗能,而甘心以让人者,势 有所不至,力有所不足也,非夫人之本心也。 势至力足而有所不为,然后为盛德之人,虽不 求重于人,而天下之人莫得而轻之。
注:①勤劳王事:为国家大事操劳。
文言文阅读真题回顾
3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15B
游万柳堂记 刘大櫆
临朐(qú)相国冯公②,其在廷时无可訾(zǐ)③ 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 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 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 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 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