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小说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写作以表达清晰为首要宗旨,不要用春秋笔法....,绕来绕去,把意思弄得晦涩难懂。
②求职面试时,他师心自用....,不人云亦云,独到的见解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简政放权,就是要砍掉束缚创业创新的繁文缛节....,为市场增活力,为发展添动力。
④园区特色农业基地星罗棋布....,有彩色水稻基地、莲藕基地、万国瓜园长廊等。
⑤只见先生不打草稿,信笔泼墨,一丛墨竹便跃然纸上,围观者无不人言啧啧....。
⑥“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中国编修地方志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选A①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
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此处不合语境。
②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此处望文生义。
③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
此处使用正确。
④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此处使用正确。
⑤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此处不合语境。
⑥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
此处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并广泛在国际社会上获得认同,这是中国外交为当代国际关系规范做出的突出贡献。
B.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围绕提升质量这一中心任务,规范法律援助服务行为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受援人对法律援助服务的满意度。
D.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多元价值观交织,科技创新有时会出现科学理性偏离人文理性。
解析:选B A项,语序不当,应把“广泛”放在“认同”前面。
C项,搭配不当,“规范”和“工作效率”不搭配,可在“工作效率”前加“提高”。
D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弊端”。
3.“梦想”在困难时显得更加可贵。
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大相径庭。
请在下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6分)①里约奥运率女排夺冠的郎平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③勇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④成功研发青蒿素的屠呦呦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
解析: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给出的例句的特点。
例句以马丁·路德·金为例叙述了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梦想。
如果以郎平作为话题仿写,可以先概括郎平所处的环境,比如当初不被他人看好,没有人大力支持等,然后写郎平的梦想。
参考答案:身处鲜有支持的窘境,郎平的梦想是让女排重塑辉煌,期盼五星红旗再次升起在国际赛场根植贫瘠的教育背景,莫言的梦想是用纸笔讲述故事,希望文学的力量能唤醒灵魂(体现“困难”1分,对“梦想”的表述1分,格式1分,两句共6分)二、小说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绳子的故事莫泊桑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
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
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绳子。
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
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
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
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儿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
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
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
送还者得酬金二十法郎。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
大声喊道:“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
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
“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
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
“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
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奥士高纳大爷,马朗丹先生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我不会相信他把这根绳子错当成了皮夹子。
”这位老农气呼呼地举起手来,表示以名誉起誓,再次说:“老天有眼,这可是千真万确,丝毫不假的啊,乡长先生。
我再说一遍,这件事,我可以用我的良心和生命担保。
”乡长又说:“您捡起皮夹子之后,甚至还在地上找了很久,看看是否有票子从皮夹子里漏了出来。
”老人又气又怕,连话都说不上来了。
他抗议也是白费,别人不相信他。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
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
最后,乡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
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过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
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
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口袋都翻转过来给大家看。
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
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
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
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
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
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奥士高纳大爷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
他跟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聊起了绳子的事情。
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
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
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
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
他回到家里,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
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
于是,他只能再次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
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
将近年底的时候,他卧病不起。
年初,他含冤死去。
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儿。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后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的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作品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方式描写刻画主人公奥士高纳大爷,塑造了一个勤俭、诚实、富有正义感而又偏执不知变通的下层劳动者形象。
C.奥士高纳大爷所面对的众人跟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所面对的众人具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有冷漠、麻木、缺少同情心等特点。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清新的风格特点。
解析:选C A项,“反映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性格悲剧”错误,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被误解、被奚落,以致最后忧郁而死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人性的丑陋、冷漠和整个社会道德的败坏。
B项,“富有正义感”“偏执不知变通”于文无据,小说没有表现奥士高纳大爷的正义感和偏执不知变通的性格。
D项,“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之情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且也没有呈现出“含蓄清新的风格特点”。
5.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外部力量有哪些?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5分) 答:解析:回答本题时,要注重分析造成奥士高纳大爷悲剧的外部原因,可以从马具商、乡政府、周围人三个角度分析。
马具商诬告奥士高纳大爷;乡政府缺少调查研究,代表官方压制;周围人冷漠、缺少同情心等。
由此可以得出具体答案。
参考答案:①马具商的诬告:在这场逼死奥士高纳大爷的围攻中,马具商是发难者,表现出人性的丑陋。
(1分)②乡政府的审问:代表官方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道德败坏、缺乏信任的程度。
(2分)③周围人的麻木: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冷漠,缺乏同情心。
(2分)6.有人认为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会更好。
你认为和原标题相比哪个更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答:解析:回答本题时,要注重把握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比如其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如果认为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好,那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故事紧紧围绕“绳子”展开,情节紧凑;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小说刻画了主人公、乡政府以及周围人的性格特征;从主题的角度分析,小说以小见大,揭露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道德败坏等。
同样的,认为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好,也可以从主人公是老实人,故事围绕“老实人”展开,揭露了社会对“老实人”的冷漠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观点一)我认为“绳子的故事”更好。
①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富有深意,与故事前后照应,故事的悲剧起于绳子,终于绳子,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②小说以“绳子”为线索,绳子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③小说以“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
(每点2分)(观点二)我认为“老实人的故事”更好。
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奥士高纳大爷,老实是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小说的情节围绕“老实人”展开,因为主人公老实,才会一再招致诬告、陷害、舆论围攻,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与小说的内容更吻合。
③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与小说的主题相符。
(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