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
《财务治理》授课教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治理的内容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财务治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治理工作。
为此,要了解什么是财务治理,必须先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一)财务活动
1.筹资活动
所谓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
企业的筹资渠道要紧有两大类:一是企业自有资本;二是借入资本, 2.投资活动
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把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所谓投资是指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进程,包括内部使用资金和对外投放资金。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规模(即为确保猎取最佳投资效益,企业应投入资金数额的多少);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3.资金营运活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
企业的营运资金,要紧是为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营运资金的周转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
因此,企业应千方百计加速资金的周转,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4.分配活动
企业将资金投放和使用后,必定会取得一定的收获,这种收获首先表现为各种收入而最终以利润(或亏损)的形式体现出来。
因此,广义地讲,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则仅指对利润尤其是净利润的分配。
上述财务活动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企业财
务活动的完整过程。
同时也成为财务治理的差不多内容。
〖请考虑〗财务治理的差不多内容是什么?
(二)财务关系
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2.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4.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7.企业与职员之间的财务关系
〖请考虑〗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那些方面发生财务关系?
二、财务治理的内容
由于资金的投放、使用和收回又称为投资,因此从整体上看,企业的财务活动由筹资、投资、分配三个环节组成。
因此,财务治理的内容确实是针对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活动作出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
(一)筹资决策
筹资决策对企业来讲,确实是要分析研究如何用较少的代价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由于筹资方式的多样性,而不同渠道来源的资金,其筹资成本、使用期限、风险程度等各不相同,对企业以后产生的阻碍因此也不相同。
因此,企业治理当局应依照企业的资金需要量、使用期限、分析不同来源、不同方式取得的资金对企业以后可能产生的潜在阻碍,选择最经济的筹资渠道,决定企业筹资的最佳组合方式。
(二)投资决策
由于企业的投资范围专门广,既能够是对内投资,也能够是向外单位投资;既能够采纳短期投资方式,也能够采纳长期投资方式。
因此,投资决策确实是要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投资小、收益大的方案。
例如,短期投资由于流淌性好、风险小,这对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利;但短期投资盈利能力较差,假如这部分资金占用过多,又会导致大量资金闲置,从而阻碍企业的盈利,使公司股价下跌。
因而在进行短期投资决策时,要考虑决策对公司股价的阻碍。
而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同样要考虑投资项目对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的阻碍。
尽管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的投资酬劳较高,但由于其投资数额大、回收时刻长,其风险程度也在加大。
投资酬劳增加有利于股价上升,而投资风险的增加又会使股价下跌。
因此,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三)股利分配决策
股利分配决策确实是公司分配政策的选择。
公司是否分配利润,分配多少利润。
假如过高的支付股利,会阻碍企业再投资的能力,使以后收益减少;而过低的支付股利,又可能引起股东的不满,股价也会下跌。
因此,企业财务治理当局在进行股利分配决策时,既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又要考虑公司的长远进展。
〖请考虑〗什么是企业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的内容是什么?
三、财务治理的环节
财务治理的环节是指财务治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程序。
一般来讲,企业财务治理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财务预测
(二)财务决策
(三)财务预算
(四)财务操纵
(五)财务分析
〖请考虑〗什么缘故讲财务决策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工作环节?
第二节财务治理的目标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治理目标要紧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治理目标的缘故有三:一是人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能够利用利润那个价值指标来衡量;二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三是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宝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进展。
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有其合理的一面。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治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然而,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在实践中还存在有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1.那个地点的利润额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刻,即没有考虑货币的时刻价值。
显然,今年获利100万元和
明年获利100万元对企业的阻碍是不同的。
2.利润额是一个绝对数,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无法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以利润额大小来比较、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比如,同样获得100万元的利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10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900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假如不与投入的资本额相联系,就难以做出正确的推断。
3.没有考虑到猎取利润和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
在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忽视获利与风险并存,可能会导致企业治理当局不顾风险大小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
一般而言,酬劳越高,风险越大。
例如,同样投入1000万元,本年获利100万元,其中,一个企业获利为现金形式,而另一个企业的获利则表现为应收账款。
显然,假如不考虑风险大小,就难以正确的推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
4.利润是按照会计期间计算出的短期时期性指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导致企业财务决策者的短期行为,只顾实现企业当前的最大利润,而忽视了企业长远的战略进展。
例如忽视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生产安全、设备更新等事关企业长远进展的开支项目,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最终只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因此,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存在
一定的片面性。
二、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盈余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税后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率。
每股盈余是税后净利润与一般股股数的比值。
这一目标的优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进行对比,能够讲明企业的盈利水平,能够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期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该指标也仍然存在以下两个缺陷:
1.资本利润率最大化和每股盈余最大化没有考虑货币的时刻价值。
2.资本利润率和每股盈余仍没有考虑风险因素,也不能幸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该目标考虑了货币的时刻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股利政策等。
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宝越多,企业市场价值就越大,追求股东财宝最大化的结果可促使企业资产保值或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