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都未明确指出 所涉嫌的奶粉 品牌,代之以 “某品牌奶粉 ”的模糊处理 方式
公众反应: 声讨无良企业的; 批评先前曾也将做过报道 却没有“胆量”披露厂家 名字的媒体。
33
媒体谨慎报道的原因
间接、有限和滞后的舆论监督职责
如何对报道尺度拿捏得当 《东方早报 》 简光洲忐忑不 安的思想斗争
避免“新闻伤害”
21
•
4.节目快要播出完了,播音员说:“如果您对 我们的节目和意见有什么看法……” 5.电话连线前,播音员说:“现在我们电线 连话在现场的记者。” 6.主持人形容干警辛苦,说:“在打击车匪 路霸的行动中,有他的身影;在拐卖妇女儿童的 行动中,有他的身影……”
22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 动态性: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 • 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 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 结构性: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
•
贡献: 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重视科技在传播中作用 缺陷: 同样缺少反馈因素
13
线形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 直线、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和反 馈; 2.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 即只是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 动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客观制约性。
39
影响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 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 受传者对讯息的选择性接触 • 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
40
•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 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 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 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 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享受起点为自将对三鹿集团的公关保护政策降低至年度300万元 广告投放,可以将目前几大事业部早期负面删除。目前奶粉事业部已 经投放12go西 部商报》报道称《8例幼 儿肾结石奶粉作怪?》
2008年9月9日《兰州 晨报》的题为《14名 婴儿同患“肾结石”》 2008年9月11日,上海 《东方早报》刊登记者 简光洲的报道《甘肃14 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 三鹿”奶粉所致》
三鹿
承认部分批次婴幼儿奶粉 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宣布 召回问题奶粉。
30
31
三鹿事件
2003年“阜阳大头娃娃”事件
45家问题奶粉企业(三鹿)名单中榜上有名
阜阳市疾控中心开具“公开道歉声明”
解脱
32
2008年3月 消费者投诉
开始对“肾结石娃娃”问题 进行调查召回部分问题奶粉
2008年8月28日《武汉晚 报》刊登的《婴儿频患肾 结石疑与奶粉有关》
借口奶农在原料奶中加 入了蛋白物质,拒不承 认在加工环节作了手脚
16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媒介组织 大量的受众
大量同一的 讯息
每个接收者都扮演着 译码、释码和编码的 角色 个人从属于群体、在 群体内,讯息得到再 解释或加工
可能的反馈 来自各种信源的信息输入
17
• 贡献: • 反馈的提出; •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又处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之 中; • 揭示了传播过程的连结性和交织性。 • 缺点:忽视了传播渠道
41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42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把人类交往分为能 量交往、物质交往、精神交往。 大众传播过程是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 是具有阶级性的。
43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 交往活动的范畴; • 2、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 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 神生产。精神生产隶属于上层建筑,它受经济规 律制约的同时,更受上层建筑制约。
44
3、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精神生产关系包括: 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即所有制关系;人在 精神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精神产品的分配 及消费关系。 • 4、精神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 节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全过程。
45
23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研究过程与系统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深入了 解社会传播的原理和规律。
24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25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26
• 意义: • 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 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 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 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18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19
• 贡献: 在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克 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 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噪音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 各个环节。 • 缺点: 没有解释环境的复杂性
20
• 噪音:对正常信息的任何干扰因素 • 1.央视某节目互动时段,主持人笑眯眯地说: “移动、联通的小用户们请发送短信至…… • 2.播音员在新闻开播的时候,把“各位好,这 里是中央电视台”说成“各位好,这里是中央气象 台。” 3.节目开始曲刚放完,第一条新闻还没播,播 音员就对着屏幕说:“新闻报告完了,谢谢收看, 再见”,于是导播疯了……
报道可能对这一 民族品牌带来巨 大损失 个人和报社很可 能遭遇企业诉讼, 惹祸上身
维护企业名誉
调查发现:患病婴儿都长期食用同 一品牌奶粉,若不及时曝光生产厂 家的名字,可能导致更多婴幼儿健 康受损,生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维护民众生 命
客观报道、平 衡报道的技巧
34
• 地方政府瞒报,地方媒体沉默。
• 2008年8月2日,石家庄市政府得到三鹿集团有关“问题奶粉”的报告, 但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家重大食品 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规定: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 2小时内向与事故有关地区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 门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通报, 加强预警预防工作。而石家庄市政府并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在两 小时内向河北省政府报告。同时,石家庄市药监部门和质检部门都没 有按规定上报。相关农业部门也未对奶站进行有效监管。 • 当地媒体异乎寻常的沉默。
37
反思
• 1、关于党的领导在新媒体时代的实现方式问题 • 2、现行媒介管理体制与媒介产业化发展的相对滞 后 • 3、媒体岂能盲目顺从地方保护主义 • 4、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38
影响受传者的因素
• • • • • • 受传者的自我印象 受传者的人格结构 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讯息内容的效果和影响 来自媒介的约束力
27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28
影响传播者的因素
• • • • • • • • 传播者的自我印象 传播者的人格结构 传播者的同僚群体 传播者的社会环境 传播者所处的组织 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 受众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 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约束力
29
黄健翔之解说门事件 - 在线观看.flv
36
• 媒体的社会公器作用错位,双重性格暴露。
• 2007年9月2日,“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集播出的 专题片《1100道检测关背后》,声称调查了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的整 个流程,是企业对消费者的尊重。 • 2008年8月,三鹿荣获几十家平面媒体以及电子媒体联合评出的“30 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品牌”。 • 2008年9月8日,各大媒体相继报导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某品牌奶粉引 起肾结石症状。1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召回全部被污染的三鹿奶粉。 《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以《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 病》为题报道奶粉事件,1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家质监总局对 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包含蒙牛、伊利在内的22家奶粉生产企业奶 制品都含有三聚氰胺。
6
7
• 传播模式:
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 式。
8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
9
• 贡献: 1.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的模式 2.为大众传播提供了研究思路 3.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 • 不足: 没有提供一条反馈的渠道
10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11
• 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面的任 何东西,也就是对正常信息造成任何干扰的因素(如 机器本身)。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讯息 传播者 媒介 受传者
反馈
3
• 传播者(信源) • 受传者(信宿) • 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 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与信 息的区别) • 媒介 • 反馈
4
5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模式:
通过图形或程式的方式对客观事物的内 外部机制进行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 的简化形式(再现),而非解释理论。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就是从两个角度入手,力争用简约的模式展 现传播的一些基本原理。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传 播过程的模式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传播的基本过程及模式 社会传播的系统构成
人类传播 系统性 过程性 共时性 历史性 结构性 序列性 动态性
2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14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讯息
编 码 者 释 码 者 译 码 者
译 码 者 释 码 者 编 码 者
讯息
15
• 贡献: *传播双方都成了传播行为的主体 *不侧重环节,更关心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 不足: *传授双方的平等关系与现实传播不符 *忽视了传播渠道 *不适用大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