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白描)
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 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 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 负和志趣。
托 物 言 志 和 借 景 抒 情 的 区 别
托物言志 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 写 景 。 借景抒情 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 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 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答: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 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 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 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 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 树丛生,宫殿荒凉。
一、表达技巧知识网络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 表达技巧分为四类:
1、常见的修辞手法
课堂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 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 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 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 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 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 同学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 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 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 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 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 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表达方式
3、表现手法 4、篇章结构
谨记: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 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 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 (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 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古代诗歌
的表达技巧
诊断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05年全国 卷之二)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 说明。
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 “自落”对“空啼”。
一、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拟人、拟物)、借代、 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 双关、用典、互文、对比、衬托等
二、 表达方式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说明”在诗歌中常用不常用?
不。所以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描写:
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 明与暗、乐与哀、工笔与白描
乐景 写哀 象征、 托物 言志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烘 托
4、《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用典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虚实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结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题模式:
答题范式 明手法 (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 阐运用 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 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此手法表达了 析效果 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 了什么主旨)
叙 —— 析 —— 评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
例题示例1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诗中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
例题示例2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注: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 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第四句 “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 “疑”字,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 从奏乐的环境着想,想象其繁缛绚丽的景象! 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别具一格。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侧面描写)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动静结合)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细节描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答案示例: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日时月亮的 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 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净、溪面平静 ; 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 • • •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两点: 一是情景交融, 二是动静结合。 (要适当联系诗句进行分析)
6、《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 望庐山瀑布(李白)
先抑 后扬
四、篇章结构
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 照应、伏笔、曲笔入题、 以小见大、以景结情、无理而
妙、铺垫等
二、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三、表现手法
赋(铺陈)比兴、
对比、烘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 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 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用典
试判断下列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
1、《谢亭送别》(唐)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2、《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