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核算讲义(1)

成本核算讲义(1)

成本核算讲义一、成本核算的目的:(一)正确、及时地计算反映生产过程所发生的成本,合理地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掌握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二)便于分析成本资料差距、查找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措施。

(三)为销售定价提供依据。

二、成本核算原则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

主要包括:(一)合法性原则。

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制度等的规定。

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二)分期核算的原则。

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三)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

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均按实际耗用的数量来计算。

(四)权责发生制原则。

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五)划分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界限。

能直接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就直接归集;不能直接认定的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

三、成本核算的内容由于工业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大多按时期发生,难以按产品归集,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都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的利润中扣除,不计入产品成本。

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是指生产产品所耗用的全部成本。

(一)成本习性称为成本性态,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的变动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里的业务量是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数量。

成本按习性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属于固定成本的主要有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保险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劳动保险费、劳动保护费。

单位固定成本将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浙变小。

钢城集团公司将所有成本费用划分为固定成本费用和变动成本费用。

固定成本(费用)有以下六项:工资、工资及附加(福利费、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折旧、劳动保护费、劳动保险费、税金(指进成本费用的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变动成本(费用)原辅材料、水电气、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机物料消耗、劳务费等,即除上述六项固定成本(费用)外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均属变动成本(费用)范畴。

应当指出的是,固定成本总额只是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的一定范围(通常称为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所以,要想降低固定成本,就得增加产品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这也是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

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备品备件、加工费用等都属于变动成本,但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要想降低变动成本,主要应从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

3、成本习性的作用从成本习性来认识和分析成本并将成本重新进行分类,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并能促使企业搞好经营预测和决策,争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重要指标为: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

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费用部分)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订价决策中,必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

而在特殊订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定量的产品边际贡献首先是用来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在弥补了企业所发生的所有固定成本后,如有多余,才能构成企业的利润。

这就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刚好等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只能保本,即做到不盈不亏;二是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小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就要发生亏损;三是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大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将会盈利。

因此,产品边际贡献的实质所反映的就是产品为企业盈利所能作出的贡献大小,只有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所得产品边际贡献才有可能弥补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企业盈利作贡献。

(二)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1、成本定义: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2、成本的构成:(1)料:指耗费在产品实体上的材料费。

(2)工:生产工人工资。

(3)费:车间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3、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务:完整地归集与核算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4、成本核算对象:精四氯化钛、海绵钛、氯化钙。

5、物耗成本四、成本核算的程序做好成本计算工作,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的计量、检验、领发料、盘点、退库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

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直接材料的核算直接材料的组成: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

(1)原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主要材料。

精四氯化钛所耗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煅烧焦、生焦、高钛渣、氯气等,海绵钛所耗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精四氯化钛、镁锭等。

氯化钙所耗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生石灰。

海绵钛包装主要是包装桶,氯化钙包装主要是包装袋。

流程:生产部根据销售合同制定生产任务单(附表一)→生产车间报材料计划→生产部核定→生产车间材料员到生产部物资库领用材料→填制材料领用单(附表二)、发料→保管员随即登记入账→每月25日以前成本会计到库房抽单。

(2)辅助材料指有助于产品形成所耗用的材料。

主要包括:熟石灰、铝粉、氯化钠、分析药剂等。

流程:同原材料。

(3)备品备件指为维持正常生产而消耗的易损件。

主要包括:反应器、电阻丝、石墨阳极、泵等。

流程:车间根据生产任务情况报用料计划到设备部→经设备部审核后→到设备部物资库领用→保管员填制材料领用单(附表二)、发料→保管员随即登记入账→每月25日以前成本会计到库房抽单。

备注:车间、中心当月已领未耗的物资在25日下午下班前到生产部、设备部、技质部办理“假退料”手续。

“假退料”指月末将已领用但并未实际消耗的材料填制红字领料单,退回仓库,下月初填制相同内容的蓝字领料单等额领回,而实物不需移动的一种处理程序。

(二)燃料及动力的核算燃料及动力的组成:主要是水、电、煤。

每月各工序生产耗用水、电费用的归集由设备部根据本月实交供电、供水部门的金额,在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每月实际耗用原煤费用凭生产部出库单归集。

(三)制造费用的核算制作费用指车间、中心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由产品负担但又不能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

氯化车间、精制车间的制造费用由精四氯化钛产品承担,还蒸车间的制造费用由海绵钛产品承担,制钙车间的制造费用有氯化钙产品承担。

其余车间、中心的制造费用由分公司核定标准后在海绵钛、氯化钙产品中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1、制造费用的组成。

(1)工资及附加费、保险等;(2)折旧费: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3)通勤费: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中心所有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办公费:具体包括车间、中心办公用品费、通讯费、印刷费、报刊杂志费、计算机耗材及其他费用。

(6)水电费:是指车间、中心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7)差旅费:具体包括车间、中心所有职工按规定报销因公外出的出差费、探亲路费等。

(8)其他制造费用。

(9)低值易耗品摊销与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车间(中心)管理人员用的各种办公家具和办公用具(如办公座椅、文件柜、打字机、电脑等)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生产用工器具等。

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一次性摊销方法,即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

机物料消耗指在经过使用后,甚至一次使用后使其的形状功能发生很大改变。

具体包括:车间、中心领用的零星材料,如通信线路,照明线路,供水系统领用的零星材料,领用的消防器材、车间清扫领用的工具等也在本项目列支(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低值易耗品与机物料消耗数额分别由办公室、生产部、设备部按各自职责核定。

(四)生产人工成本核算生产人工成本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各车间须将当月生产人工成本分配到受益产品成本中,并将汇总表(须按产品品种填制)与劳资部门核对无误后于25日前报财务部。

(五)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每月25日由生产部根据当月生产完工情况确定产品完工进度,并把完工进度表报财务部,以便真实反映产品成本。

附表一生产任务单编号:NO. 制表时间:年月日承担部门:生产部门负责人:接收人:附表二:材料领用单领料单位:用途:制表时间:年月金额单位:元发料主管:发料人:领料主管:领料人:附表三:单位产品成本表(海绵钛)单位:元备注:物耗成本包括:原主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加工成本包括: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及附加、制造费用附表四:制造费用表单位: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