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6章第1节 电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6章第1节 电压
1.在图中,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来连接实物图,使 小灯泡能够发光并且电压表能够测出灯泡两端的电 压(估计在 2~3V 之间).
2. 在 烧 杯 中 加 入 盐 水 , 将 铜
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
是一个电池。试着用电压表
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
其现象如图所示. 这个电池的
电压是多少? 哪个金属片是
( B)
A.-;3 B.-;15 C.3;15 D.-;3;15
知识链接:电压表因自身电阻特别大,故不能与用电器 串联,而应并联,否则被测用电器不工作。电流表无示 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
交流展示
方案一 找出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异同,并填表。
仪表 元件符号 接入电路方法
电流表 与被测电路串联
知识板块二 电压表的作用
1.电压表
阅读说明书: 用途
(1)伏特表是测量直流低值电压的一种仪器; (2)常用电压表的连接; (3)通常采用(0~3 V)(0~15 V)两个量程。
结构
外形见图,指针在标尺左端置零。标尺上有两种刻度,分 别是0~3 V,0~15 V。调零器在读数窗正下方。接线柱分别标 有“—”、“3”、“15”标记,其中“—”接线柱为公共端。
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ຫໍສະໝຸດ 读数:定量程、定分度值、定示数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C )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持续的电流 B.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只要构成通路,导体
中就会有电流 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D.电路中有电流不一定有电压
2、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正确的是( C )
电池的正极?
电池的电压是 0.5V,
铜片是电池的正极.
3.图中,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2V
12.5V
1V
4.如图是一位同学所连的电路,他要测量小灯泡 L2两 端的电压. 图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 (1)请你找出这根接错的导线,在这根导线上打 “ × ”(表示不要),并用笔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 的导线。 (2)画出正确接线的电路图.
V
(2)电压表的读数
读数步骤: 第一步,看量程; 第二步,看最小分度值; 第三步,读数。
(3)动手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 电压。
练习读数(动画演示)
合作探究
5.电压的测量工具是什么?电路图中符号是什么? 如何辨认? 答:电压表 ,表盘上标有V。 6.如图所示,甲表中的指针每偏转1小格对应的刻度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的作用。 2.知道电压的单位,记住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3.会使用电压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信息,从而了解电压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重点】: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
电压表 与被测电路并联
电流流入方向 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 “+”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
量程要求
试触要求 两个量程 每小格 注意事项
任何测量都不能超过 电表的最大测量值
任何测量都不能超过 电表的最大测量值
测量时要求先用最大量程试触 0.6 A和3 A
0.02 A和0.1 A 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测量时要求先用最大量程试触 3 V和15 V
知识板块一 电压
1.(1)电池、电源、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电池 是电源的一种,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 装置,电压是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2)电压的意义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
(3)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volt),简称伏( V )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换算: 1 kV =1 000 V= 103 V 1 mV =0.001 V= 10-3 V
用水压类比电压
1、水流: 水的高度差(水位差、水压差) ——水压的作用:形成水流的原因。
2、电流: 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电的高度差(电位差、电压差) ——电压的作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 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也就是电源的 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 产生了定向移动.我们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 “电压”。
2. 电压表 (1)作用:测量电路两点之间的 _电__压__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___ . (2)电压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元件或用电器__并__ 联, ②电压表有“- ”、“3”、“15”三个接线柱,其中“__3_”__、__“__1_5_” 是正接线柱,应该与电源的_正__极相连接, “ - ”表示负接线柱, 应该与电源的_负__极相连接,③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__量__程__ .
雷电可击伤人和牲畜
高压危险,不能接近 起电机的高压放电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一词对于我们也不陌生。
(1)什么是电压 (2)电压是从哪里来的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请点击“想一想”“打开阀门”试试
合上开关(点击开关)小灯泡为什么会发亮? 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导线中有大量自由 电子所以能导电,可金属 导体上的电子为什么能够 定向移动?
值为_0_._1_V,且已偏转__1_8__格,故对应的示数为 __0_.1__V。同理,乙表中的指针每偏转1小格对应的刻 度值为__0_.5__V,且已偏转__1_7___格,故对应的示数 为__8_._5__V。
合作探究
7.如图所示的是连入电路的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 指针所指的示数为12.5 V,则连入电路的接线柱为
(4) 几个常用的电压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U=1.5伏 *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 U=2伏 *手机电池电压 3.7 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 U=220伏 *工业动力电压 U=38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特
合作探究 2.填空:0.54 kV=___5_._4_×__1_0_5____mV,
是( D )
A.电流表与电压表被烧坏 B.电流表与电压表都不会被烧坏 C.只有电压表会被烧坏 D.只有电流表会被烧坏
5、 如图,小琦用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 为了继续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她把电压表的左 侧接线柱拆开,接到了C点处,这种做法正确吗? 为什么?
+-
教材习题答案
(见教材P59动手动脑学物理)
0.1 V和0.5 V 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电压
交流展示
方案二 组装一个最简单的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小灯
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两次读数是否相同?
课后小结
电源 电压 电流
单位:伏(V)、千伏(kV)毫伏(mV)
测量前:认清量程及分度值 (试触法选择量程)
电
并联在被测原件两端
压 连接 电流“+”进“-”出 表
13.5 mV=__1_._3_5_×__1_0_-_2__ V。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有电流 B.电压一定会使物体中的电子不断移动 C.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D.电流使物体中不断形成电压
合作探究
4.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为 1.5 V , 一节铅蓄电池电压为 2 V ,手机电池电压为 3.7 V,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220 V 。
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否则会烧坏
B.尽可能选大的量程,以免损坏电压表
C.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量程时,应选用较 小量程
D.电压表接入电路时,不用考虑“+”“-”接线柱的接 法
3、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正确的电路图是( C )
4、在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会出现的后果
2. 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 路中
(2)“+”“-”接线 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 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的连接
1、校零 3、正入负出
2、并联 4、选量程
“试触”
如果正、负接线柱接
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
+
指针会反向偏转即向没
有刻度的方向偏转.
3.练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实验:(1)电压表怎样连接?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2 0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伏打把一个金币 和一个银币分别放在舌头上下,用导线连接,意外 的体验到了舌头发麻的感觉。在此基础上他发明了 最早的能持续供电的装置——伏打电池。你来分析 一下,伏打做这个实验时,创造了几个条件?他为 什么把两个硬币放在舌头上下呢?要制作一节电池, 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今天我们就从最基本的知识学 起。
电压的作用。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难点】: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
1. 电压 (1)电压是形成__电__流__ 的原因,用符号 __U__表示. (2)电压的单位是_伏__特__ ,简称_伏___ ,用符号_V__ 表示. 常用的电压单 位还有 kV 和 mV,单位换算为1kV =_1_0_3 V =_1_0_6 mV. (3)电源是提供 _电__压__的装置,它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__电__ 能. (4)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是 _1_._5_V,手机电池是 __3_.7_V,人体安全电 压是不高于__3_6_V,家庭电路电压是__2_2_0_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