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蹲踞式起跑—后腿蹬地案例

蹲踞式起跑—后腿蹬地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蹲踞式起跑—后腿蹬地》
【案例背景】以让儿童成为儿童为指导思想,在课堂中实施游戏教学法,探索童心课堂为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自主创新学习为教学理念。

本案例中,蹲踞式起跑是一个比较讲究技术性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比较乏味枯燥。

教师利用小折垫,改编了推小车和角力这些传统体育游戏,创设了推车比快、大力士比武等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后退蹬地这一蹲踞式起跑中的关键技术,为蹲踞式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利用推小车、角力这些传统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的积极性。

2、在课堂游戏中,发展学生的退步力量,体会后腿蹬地这一技术动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
握蹲踞式起跑中的后腿蹬地。

3、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积极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后腿蹬地
教学难点:手臂协调摆动
【案例综述】
一、热身引导阶段:
1、语言导入:
教师语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跑的起跑技术动作,大家知道这个技术动作的名称吗?
学生举手回答:蹲踞式起跑
2、游戏热身阶段:推小车
方法:人手一块小折垫,双手推小折垫在地板上运行。

教师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抛出问题,“要想小车推的快,关键是什么部位的用力”
二、探索练习阶段
1、语言导入:
教师语言:接下来我们的游戏名字叫大力士,两个互相用力,推一块垫子,看谁能够战胜对方。

在游戏的时候,请大家思考,如果要战胜对方,关键是身体哪个部位的用力?
2、游戏大力士:
方法:两个同学互相用力,推一块垫子,看谁战胜对方。

3、师生总结评价: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后腿蹬地的重要性。

4、蹲踞式起跑教学练习阶段:此阶段中,教学重点“后腿蹬地”这一技术动作得到突破。

教师语言:通过刚才的两个游戏,大家都已经体会了后腿蹬地法力这一技术动作,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蹲踞式起跑这个技术动作,掌握起跑中后腿蹬地这一关键技术环节。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学生示范,教师讲解集体练习
进行比赛,看谁起跑快评价小结
重点阐述学生练习这一环节:围绕教学重点,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学练
A教师讲解动作,同时要讲清楚手指、手臂等技术,同时告诉同学起跑的口令“各就位预备跑”
B学生两人一组一块小折垫。

C小折垫可以充当简易的起跑器,在练习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后腿蹬地。

D帮助的同学用脚抵住固定小折垫,并口头法令“各就位预备跑”。

同时还可以用手扶起起跑者的臀部,并提醒其低头、提臀。

E教师巡回辅导,并口头提醒同学,手指和双臂充分用力,支撑住身体。

F教师组织学生比赛,10一组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起跑,看谁起跑快。

(本环节,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的情况,有多少同学可以掌握后腿蹬地)
三、放松总结阶段
师生一起总结本课所学,学生要明白蹲踞式在哪些径赛项目中可以运用。

同时本课所学的技术动作后腿蹬地只是蹲踞式起跑整个动作中的一个环节,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案例总结】
特色:本课两个游戏、一个练习为主线,紧紧围绕后腿蹬地这一技术动作展开教学,最后在比赛中完成对教学目标的检测,思路清晰,学练到位。

1、将传统游戏推小车进行了改编,打到了充分热身的目的。

同学在地板上推垫子的时候兴
趣极高,在加上教师语言激发,“看谁小车推的快”、“右转弯、左转弯”等,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所以热身阶段效果非常好。

这个游戏,同学们初步体验了后腿蹬地这一技术动作。

2、将传统的角力进行了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在地板上利用垫子互推进行
角力游戏,进一步体会了后腿蹬地这一技术动作。

本游戏灵活机动,可以不断寻找变换对手,同学们的兴趣非常高昂。

3、开发小折垫的功能,使其转变为蹲踞式起跑练习中的简易起跑器。

教师开动脑经,开发
器材的功能,把小折垫作为简易起跑器使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起跑时的后腿蹬地是课堂练习氛围再次达到高潮。

反思:
1、教学组织还需再严密:学生散点练习时,教师对于课堂练习常规的掌控还不够到位。

2、教学手段还需再多样:在最后一个环节比赛中,教师可以拿出发令枪,模拟比较真实的
短跑比赛,有利用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3、器材开发还需再考虑:小折垫的功能还可以再开发,比如推小车这个环节中,一个人推
一块垫子可以慢慢增加到一个人推多块垫子,重量的增加可以加大腿部力量的锻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