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态矩阵

动态矩阵

MATLAB环境下动态矩阵控制实验
姓名:刘慧婷
学号:132030052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课程:预测控制
指导老师:曾庆军
一算法实现
设某工业对象的传递函数为:G P(s)=e-80s/(60s+1),采用DMC后的动态特性如图1 所示。

在仿真时采样周期T=20s,优化时域P=10,控制时域M=2,建模时域N=20。

MATLAB程序1: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曲线为用DMC控制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DMC控
后系统的调整时间小,响应的快速性好,而且系统的响应无超调。

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二P和M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1.P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优化时域P表示我们对k时刻起未来多少步的输出逼近期望值感兴趣。

当采样期T=20s,控制时域M=2,建模时域N=20,优化时域P分别为6,10和20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MATLAB程序2: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曲线1为P=6时的阶跃响应曲线;曲线2为P=10时的阶跃响应曲线;曲线
为P=20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大P,系统的快速性变差,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减小P,系统的快速性变好,稳定性变差。

所以P的选择应该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

2.M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控制时域M表示所要确定的未来控制量的改变数目。

当采样周期T=20s,优化时域P=20,建模时域N=20,控制时域M分别取4,2和1时系统的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

MATLAB程序3:
图中曲线1为M=4时的响应曲线;曲线2为M=2时的响应曲线;曲线3为M=1 时的响应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减小M,系统的快速性变差,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增大M,系统的快速性变好,稳定性变差。

增大P和减小M效果类似,所以在选择时,可以先确定M再调整P,并且M小于等于P。

三模型失配时的响应曲线
当预测模型失配时,即当G M(S)≠G P(S),当G M(S)=2e-50s/(40s+1)时的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

MATLAB程序4:
图中曲线1为未失配时的阶跃响应曲线;曲线2为模型失配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模型失配时,DMC控制有一定的超调,快速性下降,但能很快进入稳定状态,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所以DMC在形成闭环控制时,对模型失配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