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班主任的影响力

浅谈班主任的影响力

论班主任的影响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杨凯
所谓的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思想和心理行为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个班主任要实现其特殊的教育功能(组织功能、思想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关键在于影响力。

影响力直接关系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工作计划的实施、效果的好坏等。

所以班主任应该注重影响力的有效发挥。

那么决定影响力有效发挥的因素有哪些方面呢?除了班主任本身所拥有的职责、资历、外貌气质等固定性、强制性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

一个好的班主任如果思想品德高尚,处处为人师表,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即有师长的风范,又有朋友的真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充分发扬“红烛”精神,用高尚的人格美,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

这样就会受到学生的拥护爱戴,得到学生的赞扬和尊敬。

一次我走进教室,见地面上泼了一些水,很不雅观,我什么也没有说,拿起拖把就把地板拖干净。

我不是故意做给学生看的,只是出于一种习惯。

从那以后,教室里就再没发现随意像地上泼开水的现象。

两天后那个泼开水的学生找到我说:“老师,那一天你很自然地拖地板的行为深深震撼了我,你没追究是谁泼的,也没就此批评我们,我就明白了以后我该怎么做。

你没有以一个班主任的身份批评我,但你的良好习惯已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在接下来的班会课上我就告诉班上的同学不要乱泼开水、乱扔纸屑。

要养成良好的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那以后我们的班级很少能见到地上有废开水、废纸屑。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当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你就能收获学生的坦诚言行,甚至是学生对你的信赖。

第二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只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好奇的内心世界,渊博的知识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生活。

它是个人气质和内涵的具体表现。

合理而完美的知识结构既是班主任自身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班主任工作效果的因素之一。

在班级进行的各类文体活动中,我都亲临现场对同学们进行指导,指导同学们打篮球、打排球、跳绳、踢毽子,指导同学们唱歌、跳舞、走猫步,在班级进行的晚会活动中,我也能高歌一曲,全班同学送我一绰号“全能王”。

只有具备丰富知识的班主任,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尊重,吸引力、影响力才是长期持久的。

目前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是摈弃应试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信息高度发达,学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为了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作为班主任,应该汲取多种知识,学会多种技能,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要想让自己成为有影响力的班主任,还应该主动给学生信念,给学生快乐与希望。

在每个学期的开始给学生快乐与希望,在每一个阶段性的结束给学生收获的快乐与未来的目标,让他们在快乐中开始,在快乐中结束,让希望与他们同行,就是在最惨烈的失败时,给学生的仍旧是希望。

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的要求,工作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对学生的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强。

第三要具备易于沟通的情感。

一个好的班主任,还必须具备与学生感情上易于沟通的能力。

感情上的沟通是一种师生互相信任的表现,是师生互相理解的桥梁,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跳板。

只有这样敞开心扉地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才能真正达到互想理解、互相支持,你的影响力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从而使师生关系升华为一种割舍不断的醇厚、无私的师生情谊。

也只有这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才有扎实的思想基础、适宜的感情土壤,思想教育才能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时班主任的影响力又可转化为班集体建设中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

第四要具备宽容的胸怀。

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处在特殊人生阶段的特殊群体,不冷静,易冲动,对自己的行为结果预见能力较差。

所以,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要有宽容的态度,使他们改正错误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减轻其心理负担,才能敢于承认其所犯的错误,端正对错误的认识,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班主任老师胸怀的博大,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也是增强班主任影响力的一个因素。

班主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活动的效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学生身心的发展与班主任的活动能力密切相关,学生良好集体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班主任能力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威信。

学生喜欢能力强的班主任,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他干什么都能获得成功,都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失去了学生(指内心深处学生对老师的排斥或老师对学生的排斥),你的影响力也就消失了,你能力再强,也只有形影相吊,对牛弹琴,无可奈何了。

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敬、互爱新型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关系融洽,彼此增进了解,增进师生友谊,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01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