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合物》PPT课件

《有机化合物》PPT课件



1. 乙醛(醛)还原法: CH3CHO + H2 --催化剂 加热→
CH3CH2OH

2. 卤代烃水解法: C2H5X + H2O-- NaOH 加热→
C2H5OH + HX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RCOOC2H5 + H2O—
NaOH→ RCOOH + C2H5OH

4. 乙醇钠水解法: C2H5ONa + H2O → C2H5OH +

碳环化合物(含有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环),又可分成脂环族化
合物(在结构上可看成是开链化合物关环而成的)和芳香族化合物
(含有苯环)两个亚类。

三角形环烷烃很不稳定,在高中阶段可视为不存在。而五角,六
角的环烷烃最为稳定。

3.杂环化合物

组成这类化合物的环除碳原子以外,还含有其它元素的原子,叫
做杂环化合物。

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与水混溶:乙醇、苯酚(70℃以上) 、乙醛、甲酸、丙
三醇
a
7
分类
• 按碳架结构分类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
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碳与碳间连接成不
闭口的链。

2.碳环化合物
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
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级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a
5
• 3. 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淡黄色:TNT、不纯的硝基苯 黑
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烃、乙醇、低级
a
8
命名
• 正:代表直链烷烃

异: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新:一般指碳链一端具有结构的烷烃。

伯:只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伯碳原子。

仲: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仲碳原子。

叔: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叔碳原子。

季: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季碳原子。
a
9
系统命名法
•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 ,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 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 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 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 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a
11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银镜反应 分子与羟基的有机反应
a
12
• 取代反应:1. 烷烃与卤素单质: 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 溴水)。条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水溶液)
:条件-- Fe作催化剂

(2)浓硝酸: 50℃-- 60℃水浴 (3)浓硫酸: 70℃--
a
10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 1.甲烷(天然气) 分子式为:CH4 特点:最简单的有 机物

2.乙烯 分子式为:C2H4特点:最简单的烯烃(有
碳碳双键)

3.乙醇(酒精) 分子式为:CH3CH2OH
(C2H5OH)特点:最常见的有机物之一

4.乙酸(醋酸) 分子式为:CH3COOH 特点:同上

5.苯 分子式为:C6H6 特点:环状结构

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
剂(Ni)、加热
a
14
• 分子与羟基的有机反应 • 1. 取代(水解)反应: 卤代
烃、酯、酚钠、醇钠、羧酸钠
• 2. 加成反应: 烯烃水化、醛 + H2
• 3. 氧化: 醛氧化 • 4. 还原: 醛+ H2
a
15
•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 1. CH:C2H2、C6H6和C8H8(苯乙烯或环辛四 烯)
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
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

5. 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
a
6
• 6. 升华性

萘、蒽

7. 水溶性 :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
炔烃、苯及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
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

2. CH2:烯烃和环烷烃

3.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
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

羧酸或酯.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
(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
及苯的同系物

例: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80℃水浴

3. 卤代烃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

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新制氢卤酸

5.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

6.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

7.酯类的水解: 无机酸或碱催化

8. 酚与(1)浓溴水(2)浓硝酸
a
13
• 加成反应:

1. 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 H2.卤化
有机化合物
a
1
•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有 什么特点?
a
2
简介
• 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主要由氧元 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 基础。脂肪、氨基酸、蛋 白质、糖、血红素、叶绿 素、酶、激素等。生物体 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 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 合物的转变。此外,许多 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 物质,例如石油、天然气、 棉花、染料、化纤、天然 和合成药物等,均属有机 化合物。
a
3
物理性质
• 1. 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
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 C4 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

液态:油 状: 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 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a
4
• 2. 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
a
16
• 银镜反应:
• (含-CHO)
• 1. 所有的醛(RCHO)
• 2. 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 3. 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 (果 糖)
• 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 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 酸、盐酸、硫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a
17
有机实验
• 六种方法得乙醇
氢、水、卤素单质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 (包括卤代烯烃、卤代
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 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
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 H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