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二模备考):《电化学》专题训练【答案+解析】

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二模备考):《电化学》专题训练【答案+解析】

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二模备考):《电化学》专题训练1.MCFC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700 ℃,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

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H2-2e-===2H+C.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D.当生成1 mol H2O时,转移2 mol电子解析:选D 该燃料电池的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反应式为2H2+2CO2-3-4e-===2H2O+2CO2,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2-3,故A、B均错误;电解质中移动的阴离子为CO2-3,不是OH-,故C错误;根据负极反应式知,生成1 mol H2O时转移2 mol电子,故D正确。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气体C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电极a表面发生还原反应C.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D.该装置中每生成1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O2解析:选A 根据图示,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A正确;电极a表面发生水转化为氧气的过程,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由图知,a为负极,b为正极,H+从a极区向b极区移动,故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该装置中每生成1 mol CO,同时生成12molO2,故D错误。

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制备纳米级Cu2O的装置如图所示,发生的反应为2Cu+H2O=====电解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阳极附近溶液的pH逐渐增大C.离子交换膜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D.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解析:选D 钛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铜作阳极,阳极上铜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OH-由阴极区迁移到阳极区参与反应,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C项错误、D项正确;由阴极区迁移过来的OH-在阳极全部参与反应,阳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B 项错误。

4.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

该电池的反应式为LiMnO2+C6充电放电Li1-x MnO2+Li x C6(Li x 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与N相接时,A极为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Li x C6-x e-===C6+x Li+B.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都只存在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K与N相接时,Li+由A极迁移到B极D.K与M相接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LiMnO2-x e-===Li1-x MnO2+x Li+解析:选D 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为原电池的正极,B为原电池的负极。

A项,K与N相接时,该装置为原电池,A为正极,错误;B 项,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不仅存在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也存在化学能与热能或电能与热能的转化,错误;C项,K与N相接时,该装置为原电池,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Li+由B极迁移到A极,错误;D项,K与M相接时,该装置为电解池,A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LiMnO2-x e-===Li1-x MnO2+x Li+,正确。

5.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绿色燃料,可以用来制备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电极为电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H+从a电极移向b电极C.b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D.水是该电池的负极反应物,不是该电池的生成物解析:选B 该电池为原电池,二甲醚在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a电极是电源负极,不称为阳极,A项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B项正确;b电极为正极,O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C项错误;该电池为燃料电池,一般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该燃料燃烧的反应(电池反应不注明反应条件“燃烧”),则该电池反应为CH3OCH3+3O2===2CO2+3H2O,D项错误。

6.如图所示装置Ⅰ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

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放电充电Na2S4+3NaBr。

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4Na-4e-===4Na+B.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C.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mLD.闭合K后,a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漂白性解析:选C 当闭合开关K时,b附近溶液先变红,即b附近有OH-生成,在b极析出氢气,b极是阴极,a极是阳极,与阴极连接的是原电池的负极,所以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

闭合K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Na2S 2-2e-===2Na++Na2S4,A错误;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该极上生成H2和OH-,pH增大,B错误;闭合K时,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说明有0.01 mol电子转移,阴极上生成0.005 mol H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005 mol ×22.4 L·mol-1=0.112 L=112 mL,C正确;闭合开关K时,a极是阳极,该极上金属铜被氧化,电极反应为Cu-2e-===Cu2+,没有气体产生,D错误。

7.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可用于净化处理厕所排放废水中的尿素(H2NCONH2),同时产生电能。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的多孔碳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B.电解质溶液中H+向左侧移动C.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H2NCONH2+H2O-6e-===CO2↑+N2↑+6H+D.电极上消耗标准状况下33.6 L O2,电路中转移6 mol电子解析:选C 在该原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通入尿素(H2NCONH2)的电极是负极,即左侧多孔碳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右侧为负极,故A正确;电解质溶液中H+向电池正极移动,即向左侧移动,故B正确;H2NCONH2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根据正极上的反应O2+4H++4e-===2H2O,当电极上消耗标准状况下33.6 L即1.5 mol O2时,电子转移为6 mol,故D正确。

8.用电解法制取KIO3的方法是以石墨和铁为电极电解KI溶液,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3H2O=====电解KIO3+3H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B.电解时阳极上产生H2C.电解过程中阴极溶液pH升高D.阴极电极反应式:I--6e-+3H2O===IO-3+6H+解析:选C A项,电解时,铁作阴极,石墨作阳极,若铁作阳极,则铁放电,错误;B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I-失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为I--6e-+3H2O===IO-3+6H+,错误;C项,阴极水电离出的H+放电,2H++2e-===H2↑,H+不断减少,使电离平衡H2O H++OH-不断右移,OH-增多,溶液的pH升高,C项正确,D项错误。

9.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及污染小等特点。

如图所示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燃料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正极反应为ClO-+H2O+2e-===Cl-+2OH-C.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Mg(OH)2↓+Cl-D.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解析:选D 根据题给装置图可知,Mg失电子生成Mg2+发生氧化反应,镁作负极,负极反应为Mg-2e-+2OH-===Mg(OH)2↓,A项说法正确;正极反应为ClO-+H2O+2e-===Cl-+2OH-,B项说法正确;将电池的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相加得电池总反应式Mg+ClO-+H2O===Mg(OH)2↓+Cl-,C项说法正确;放电过程中OH-移向负极,D项错误。

10.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解析:选B 由题中装置图和放电时的总反应可知,放电时Li为负极,Cu 为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项正确;放电时,负极Li失电子转化成Li+,B项错误;结合题中装置图可知,通入空气铜被腐蚀,生成Cu2O,C项正确;铜被腐蚀生成Cu2O,放电时Cu2O又被还原成Cu,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Cu相当于催化剂,D项正确。

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管发生吸氧腐蚀,b 管发生析氢腐蚀B .一段时间后,a 管的液面高于b 管的液面C .a 处溶液的pH 增大,b 处溶液的pH 减小D .a 、b 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 -2e -===Fe 2+解析:选C a 管发生吸氧腐蚀,a 处溶液的pH 增大,b 管发生析氢腐蚀,b 处溶液的c (H +)减小,pH 增大,A 项正确、C 项错误;B 项,a 处消耗了液面上的O 2,b 管有H 2生成,b 管压强大于a 管压强,正确;D 项,电化学腐蚀中铁失去电子变成Fe 2+,正确。

12.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的CaF 2­CaO 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 的总量保持不变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2O 2--4e -===CO 2↑C .由TiO 2制得1 mol 金属Ti ,理论上外电路通过2 mol 电子D .若用铅蓄电池作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 电极解析:选C A .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 +2O 2--4e -===CO 2↑,阴极反应式为CaO +2e -===Ca +O 2-,然后2Ca +TiO 2===Ti +2CaO ,因此反应前后消耗氧化钙的量不变,正确;B.石墨作阳极,C 失去电子,转变成CO 2,因此电极反应式为C +2O 2--4e -===CO 2↑,正确;C.根据选项A 的分析,生成1 mol Ti ,转移4 mol e -,错误;D.铅蓄电池: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Pb 作负极,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