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某市公安局一日按群众报告,称城郊小河中发现一具无名女尸。
为查明身源及死因,法医检查尸体时见尸体已高度腐败呈巨人观状,全身皮肤呈污秽绿竭色,尸僵已全部缓解。
上身穿一件短袖汗衫、下身穿一弹力三角裤,双脚穿尼龙短丝袜,不着鞋,衣服上无损伤。
发长25cm,结结双辫,头部皮肤外表未检见损伤,头皮下无出血、颅顶骨无骨折,剖开见脑组织已腐败,未见明显出血征象。
双眼结膜少许针头大小出血点,鼻腔有较多已发臭的暗红色液体流出。
舌尖位于上下齿列之间,左侧口颊粘膜有一小破损,周围有1cm×1.5cm大小暗红色斑、牙齿无松脱。
颈部喉结下方有一根麻绳缠绕在耳下15cm处打一死结,颈部皮肤未见明显出血,但右侧下颌下缘皮肤上有两处擦伤,分别大小2cm×1cm和2.5cm×0.8cm,伴轻度皮下出血。
颈部索沟边缘皮下有轻度出血征象,颈前肌肉和甲状软骨、舌骨未见骨折及出血。
胸腹部皮肤外表未见明显损伤,右髋前上嵴皮肤有1.5cm×0.8cm大小轻度擦伤和出血,双手背皮肤小块不规则擦伤,出血不明显。
剖验见肋骨及四肢无骨折。
心腔血暗红色流动性,双肺肿胀明显,肺膜下有少数出血斑,切面淤血可见泡沫性液体流出,气管及主支气管内有泡沫性液体,胸腹腔内脏未检见损伤。
胃内容物为半消化状食物,未见异物及异味。
子宫大如鹅蛋磊小,腔内有一约2个多月的胎儿。
阴道内无异物,处女膜残痕尚观。
取肺、肝及肾做硅藻检查,查出与现场水样中同类硅藻少量,胃内容物血液常规毒物分析阴性。
后查明死者是附近一酒店外来打工妹,已失踪一周。
年龄23岁,未婚。
生前接交男女朋友很多,但尚未恋爱。
失踪前几天,见其较悲观,曾有人见她背地哭泣,不肯告其原因。
请分析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并提出具体根据。
答:死亡原因为溺死(3分),死亡方式为自杀。
(2分)⑴死亡原因分析①死者颈部见一麻绳勒索,并打一死结,但颈部皮肤仅有少量擦伤,颈部肌肉未见出血,甲状软骨和舌骨未见骨折,可推断勒颈的暴力较轻,不符合他勒致死的特征,可排除他勒致死。
②双眼结膜少许针头大小出血点,为窒息征象。
③气管、主支气管内泡沫性液体为溺死征象。
④死者肺膜下见少数出血斑,切面淤血,见泡沫性液体流出,为肺溺死斑和水性肺气肿征象,肺、肝、肾内检出与现场水样相同的硅藻,这些均为生前溺死的重要证据。
⑤胃内容物、血液常规毒物分析为阴性,可排除中毒而死。
(2分)⑵死亡方式分析①案情调查:死者为23 岁未婚女性,但已孕有2 个月的胎儿,失踪前几天,情绪悲观,有自杀的倾向。
②现场勘查:现场环境比较安静,没有打斗过的痕迹,死者身上衣物整齐,无损伤,而右髂前上脊皮肤检轻度擦伤和出血,双手皮肤不规则擦伤,擦伤均位于身体突出部位很可能为死者溺水后挣扎导致的损伤,可以排出死者生前与人发生过打斗。
③死者颈部见一麻绳勒索,并打一死结,但颈部皮肤仅有少量擦伤,颈部肌肉未见出血,甲状软骨和舌骨未见骨折,可推断勒颈的暴力较轻,不符合他勒致死的特征,可排除他勒致死,而自勒的可能性比较大。
④尸体解剖和硅藻检验可以确认死者为溺死而非死后抛尸入水。
综上所述认为死者死亡原因为溺死,死亡方式为自杀。
(3分)【案例2】某年二月十三日,发现某单位工人孙××死在室内,头部、腰部均有多处伤痕,案件性质不明。
【现场情况】尸体仰卧于四墙北部靠门地上,尸体右侧的地面有多量散在的血迹,房门南侧水缸的缘沿上有大量擦拭状血痕。
【尸检简见】死者发育营养状况一般,尸僵已形成,尸斑于背臀部呈淡红色。
衣裤完整无缺,两袖有多量喷溅血迹,裤腰及前裆有大量血迹。
头部血迹模糊,额顶部17×6平方厘米范围内有纵形线状创口三十一处,前顶伤痕轻而浅,仅伤及头皮及骨膜,前额伤痕重而深。
颜面布满血迹,睑结合膜苍白,耳鼻口均无异常。
颈胸部有大量流柱状血迹。
腹部有线状纵横交错的创口五道,脐上有横行现状划破伤三道,长五厘米。
腹白线(正中部)处有纵行走向的腹壁伤创二道,深达腹腔,长14厘米,部分小肠涌出。
以上伤创的创缘较整齐,周围未见挫伤带。
双手染有大量血迹,无伤痕。
试分析:1.孙××头部、腹部的伤是何类致伤物形成?2.孙××之伤痕有何特点?3.孙××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答:一、孙**头部、腹部的损伤应该属于锐器中的砍切器所致(3分)。
二、孙**全身伤痕有如下特点:(2分)(一)、损伤主要集中在身体正面,双手可以触及的部位。
(二)、额顶部伤口密集且走行方向一致,说明反复多次砍击形成,且在砍击过程中,死者没有挣扎或明显位移。
同时,前顶损伤轻而前额损伤重,说明砍切方向来自前方(额方向)。
(三)、胸腹部伤口深浅不一,有试切痕。
(四)、两袖多处喷溅血,双手有血迹而无损伤,说明双臂及双手离损伤部位较近且无抵抗伤。
(五)、衣裤完整而胸腹有损伤,说明损伤时避开了衣物。
三、孙**之死是自杀。
(5分)以上损伤情况,说明孙某损伤自己可以形成且存在试切痕。
而颈胸部流柱状血迹说明,在头部受伤时,孙某上身的体位应该是直立的。
结合其裤腰和前档有大量血迹,说明孙某自杀时的体位应该是坐立的,水缸边缘的擦拭血痕应该是手扶水缸形成。
案情及现场简况:死者王××,女,38岁,农民。
据死者丈夫讲,夜间正在熟睡中,忽听间墙倒塌,起身查看,见其妻李××被砸,倒于碎石下。
倒墙是死者夫妻住房的山墙,上为土坯,下为砖,倒墙向内外两侧倒塌。
未倒的墙砖面上在50×30平方厘米范围内有喷溅血迹,死者的头部正在此处的土坯下面。
经仔细勘查,发现倒塌的碎坯上有数条压痕、表面新鲜,倒墙上与土坯接触部位有二处从外往里的新鲜撬压痕迹。
尸体检验(摘要):死者右侧头面部(具体部位从略)有五处条状伤创,边缘不整齐,有挫伤带,创壁参差不齐,创腔内有未断的组织牵连,剖开见右侧头面部伤痕下软组织挫碎明显,相应部位颅骨及面部粉碎性骨折,喉头、气管未见尘土。
分析:1.王××头面部的伤是何类致伤物形成?2.王××的死亡性质。
五、案例分析答:1、钝器(5分);2、他杀(5分)。
【案例3】某年4月3日晚10时许,光明村村民徐某(女)独自一人在家,邻居王某(男)敲门,向徐某借煤油灯,徐某开门,王某见只有徐某一人,便随手关上门,灭了灯,走上前把徐某按倒在地,捂住徐某的嘴,脱掉徐某的裤子,强奸了徐某。
第二天,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
为了确定徐某的伤害程度及提取王某留下了精液样本,侦查人员于是安排陈医师(男)为徐某作人身检查,徐某见是男医生,断然拒绝,经侦查人员说明人身检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徐某考虑到破案的需要,只好同意了。
1.侦查人员的侦查行为有何不当之处?答:本案中侦查人员主要实施了人身检查和侦查实验两种侦查行为。
第一,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105条规定,对妇女的身体检查,应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而案中的医师为男性,另对被害人的检查应经本人同意,不得强制进行,显然,该案中的侦查人员有强迫被害人进行人身检查之疑,违反人身检查的法定程序.【案例4】1995年3月的一个晚上,从某市银行一位男职员郭某客厅中传出一位女子哭泣声。
邻居撬开房门后发现郭某躺在地面血泊中,屋内还有一陌生女子,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医等刑侦人员赶到现场时,该陌生女子已逃离现场。
现场勘验:郭某已死亡,其颈前有一长达28cm的锐器切割创口,颈部肌肉、大血管、气管、食管均破裂。
客厅摆设零乱,遍地血迹,客厅通向厨房的拉门为铝合金框,高1.9米,宽1.5米,其左扇门玻璃大部分碎裂断落,仅余下20cm不规则碎片,玻璃决大部分落在厨房内一侧,并留有大量喷溅流柱状血迹。
一个铝制面盆在该碎玻璃片的上面。
1. 死因是什么?请推测致死过程。
答:①系意外死亡。
(5分)②致死过程可能为:死者系持盆由客厅走向厨房时,因脚下打滑,前冲后跌,撞碎玻璃门,形成一锋利的玻璃断面(2分),③而死者因贯性继续前扑,颈前部架在该断面上,有体重和下冲的速度造成颈部切割伤失血休克死亡。
(3分)【案例5】××××年×月在××分局管辖铁路线五号大桥下发现一无名男尸,在距现场50米处找到草绿色单帽一顶,帽顶上有根小淡红色斑点。
1. 要求鉴定帽上是否有血痕,是否人血,血痕血型与死者是否一致。
请写出血痕检验的程序、实验方法并分析说明。
答:①一般检查。
Ⅰ号检材:为草绿色单帽;Ⅱ号检材:现场提取尸体心血纱布一块。
②血痕预试验——联苯胺试验。
若检材Ⅰ、Ⅱ号检材联苯胺试验反应阳性,则Ⅰ、Ⅱ号可能为血痕。
③血痕确证实验——血色原结晶实验。
④血痕种属试验—抗人血红蛋白沉淀反应。
抗人血红蛋白血清效价 1:10,000。
取检材Ⅰ、Ⅱ号用生理盐水制检材浸泡液,作抗人血红蛋白沉淀反应,若为阳性。
则Ⅰ、Ⅱ号检材为人血痕。
⑤ABO血型测定—吸收试验。
必要时行DNA多态性分析,进行个人识别,根据结果确定是否血痕血型与死者一致。
共4个要点,各为2分。
【案例6】×××年×月×日傍晚,××县××村学生××(女,15岁)在放学回家路上被犯罪分子拦路强奸。
现提取受害者当时所穿内裤1条,以及受害人血液、唾液和犯罪嫌疑人血液。
1. 要求检验:①内裤上是否有精斑?②精斑血型与犯罪嫌疑人血型是否一致?写出精斑检验的程序、实验方法并分析说明。
答: ①.一般检查:受害人所穿内裤上发现可疑斑痕。
②精斑检查:Ⅰ 紫外线检查,可疑斑痕呈阳性反应。
Ⅱ 酸性磷酸酶试验:可疑斑痕呈阳性反应,预实验呈阳性。
③ HE染色找精子:取可疑斑痕,经染色后,显微镜下找精子,可找出完整精子细胞。
④抗人精液沉淀反应:抗人精液血清效价1:10,000。
可疑斑痕制备浸液做抗人精液沉淀反应,结果阳性。
说明为人精斑。
⑤.精斑及受害人、嫌疑人个人识别,ABO血型检测,中和试验。
必要时作DNA 遗传标记检测。
根据实验结果来判定内裤上是否有精斑,精斑血型与犯罪嫌疑人血型是否一致。
共5个要点,各为2分。
【案例7】1984年的一个寒冷冬天,27岁的新郎李庆林与新娘杜文芝结婚后感情不和。
一年后,李庆林去外地承包一个工程。
等他返家后,杜文芝经医院检查怀孕了。
1986年7月,杜文芝生下一男孩。
李庆林怀疑这男孩不是自己的亲骨肉。
经过法庭长达数月的调解,双方一口咬定要离婚,但是问题没搞清楚:李庆林到底是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因为这涉及到孩子今后的抚养费用。
1987年底,法庭正式宣判,准予两人离婚。
同时认定李庆林的指控证据不足,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则须每月支付18元抚养费,直至孩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