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河道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金汇港南闸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土建施工河道疏浚施工方案金汇港南闸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土建施工项目部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一、编制说明 (2)1.1 工程简介 (2)1.2 施工条件 (2)1.3 编制原则 (4)1.4 编制依据 (4)二、施工准备及部署 (4)2.1 施工准备 (4)2.2 施工部署 (5)三、主要技术方案 (5)3.1 施工测量 (5)3.2 疏浚施工原则 (7)3.3 抛泥区及抛泥原则 (8)四、进度计划及设备人员投入 (9)4.1 进度计划 (9)4.2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9)4.3 设备人员投入 (9)五、质量管理体系 (9)5.1 质量管理网络图 (9)5.2 质量检查标准 (10)5.3 质量控制措施 (10)六、安全管理体系 (11)6.1 安全管理网络图 (11)6.2 安全目标 (12)6.3 安全控制措施 (12)6.4 安全操作规程 (13)一、编制说明1.1 工程简介金汇港南闸改造工程位于上海市奉贤区西南部的海湾镇,属于一线海塘水闸,面临杭州湾。

金汇港南闸具有挡潮(闲)、排涝(水)、水资源调度、兼顾景观和应急通航等综合功能。

金汇港南闸主要施工内容为外移新建总净宽60m(设3孔15m+30m+15m)水闸一座,闸上建交通桥及其配套设施;拆除老闸;同步整治1501.8m金汇港河道(随塘河~新闸段);拆除原水文测亭,新建水文站一座(含内外河两座测亭);配套管理设施等。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1501.8m金汇港河道(随塘河~新闸段)及外引河水下土方疏浚。

其中内河河床宽度86m,设计河床底高程均在-2.0m,疏浚土方总量大约10万方;外引河疏浚根据设计要求,水下土方疏浚至滩地高程,不同断面滩地高程不一致,各断面河道河床宽度在83.0m到103.5m之间,疏浚土方总量大约13万方。

抛泥区设置在海事部门指定抛泥点。

工程施工范围示意图如下:1.2 施工条件1.2.1 水文条件内河特征水位:内河设计高水位3.75m,设计常水位2.5m~2.8m,设计低水位2.00m(闸前1.0m);通航水位2.00m~3.00m。

外海特征潮位:200年一遇高潮位为6.49m;历史最低潮位为-1.62m;20年一遇高潮位为5.79m;多年平均高潮位3.64m;多年平均低潮位-0.05m。

1.2.2 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地质主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

按照成因可分为7层,第⑤、⑦层按其土性及土色差异又可分为若干亚层,缺失上海地区标准层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整个场地层面出露变化基本平缓。

本工程地质的主要分层情况如下:第①层填土以冲填土为主,土性为粘质粉土;第②3层灰色砂质粉土,状态中密,为不液化土层;第④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7.6~17.8m,状态流塑,高压缩性,是②3层砂质粉土的软弱下卧层;第⑤2层灰色砂质粉土,局部夹薄层粘性土,状态流塑,高压缩性,局部缺失;第⑤3层灰色-灰绿色粉质粘土,局部为粘性土,状态流塑;第⑦1层灰绿-草黄色砂质粉土,土质尚好;第⑦2层草黄色粉砂,状态密实,中等压缩性,土质很好。

本工程河道护坡土层分布主要以①层填土、①3层冲填土(砂质粉土)及②3层灰色砂质粉土为主。

1.2.3 气候条件本工程位于北亚热带南缘,是东北亚季风盛行地区,四季分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天气变化复杂,灾害性天气频繁。

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

奉贤区年平均气温15.5℃,最高平均气温为27.7℃,出现在7月;极端最高温度38.3℃;最低月平均气温为3.3℃,出现在11月;绝对最低温度为-10.8℃。

奉贤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10.6mm,雨量分布时空不均匀,集中降雨期为4~9月,其每月平均降水量为130.2mm。

在此期内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春雨期(4月上旬至5月中旬)、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秋雨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

其中又属梅雨期降水总量最大。

本工程位置无气象站,借鉴工程位置附近的金山嘴水文站的资料,由于工程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符合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特点,风向季节性变换明显,夏季(6、7、8三月)以东风和东南风为主,冬季(12、1、2三月)以西北风为主,春秋季是冬夏季风的过渡季节。

风力≥8级的日数以8月份最多,10月份最少,年平均为20天。

造成大风的主要因素为夏秋之交的热带气旋(台风)及冬季的寒潮。

影响金山沿海地区的台风,多出现在7~8月份,占总次数的86.7%。

1.2.4 交通条件金汇港本身为Ⅴ级航道,两侧均有控制口门,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利于挖泥船施工。

1.3 编制原则1、充分遵守合同条款规定的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的原则;3、本着占地少,少扰民,保护环境,安全文明施工,建设让业主、民众放心工程的原则。

4、以满足业主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防洪度汛等施工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为前提。

5、施工管理规划,是指导施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它对项目顺利实施、质量与效益至关重要,通过对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的分析,把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和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管理上。

6、以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设备配备以及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为关键,力求经济合理。

7、以“精”和“严”为准则,对施工全过程的各种活动进行高标准严要求控制,即方案上“精益求精”、工艺上“精雕细刻”、配合上“精诚合作”、管理上“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惩罚”。

8、严格按照ISO9001:2000版质量控制程序进行管理,以科学管理、全员参与、精心施工、顾客满意的指导思想,创建精品工程1.4 编制依据1、金汇港南闸改造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标前答疑以及发包人补遗文件;3、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4、本单位现有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参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5、ISO9001-2000《质量手册》以及《管理手册》。

6、相关主要技术规范、标准(详见下表、不限于):二、施工准备及部署2.1 施工准备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整个施工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本工程特点,施工准备主要从技术、物资、劳动力准备及地方协调四个方面入手。

1、技术准备工作(1)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主要人员进一步熟悉、会审施工图、设计资料、招标文件、施工验收规范,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准备和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2)进一步踏勘施工现场,熟悉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设计勘察所定的里程与施工定位桩,测量定位,做好施工临设布置工作。

制定工程建筑材料的抽样试验及不同标号砼级配试验计划及准备工作。

2、物资准备(1)迅速落实临设搭建材料、水电配套设施。

(2)落实工程施工机具及周转材料、工艺制备的计划。

(3)落实需加工的结构配件计划。

3、劳动力准备(l)以工程项目部为核心,建立精干专业施工队伍,组织劳动力进场。

(2)向施工队、班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迅速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好上墙、考核工作。

4、地方协调我们在投标阶段已与当地村办进行了初步接触。

以确保在中标后可以立即解决一系列的前期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场后进一步和地方联系。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工作,它有阶段性和连贯性,必须在项目部的组织下,地方政府和施工区附近居民的配合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2.2 施工部署我项目部综合各方因素考虑后决定,先施工外引河疏浚工程,待金汇港南闸其余工程总体基本完成后,再进行内河河道疏浚工程。

三、主要技术方案3.1 施工测量本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内容: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断面测量、跟踪测量、结构沉降观察和竣工测量。

3.1.1施工测量、放样人员的组织测量、放样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

因此由具有理论和实践施工经验的专业测量员担任测量组长,并配备3名有一定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测量、放样工作。

3.1.2测量主要仪器配备经纬仪:“JZ-2”1台。

水准仪:“S3”4台。

全站仪:C-100 1台。

钢卷尺:30、50、100m各4把。

其它测量配备设备:花杆、塔尺等。

3.1.3控制测量1、合同协议书签订后,即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本控制点、基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核,校核基本控制点和基线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2、根据现场情况,在施工区内增设基本控制点,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实地测量放样,放样测站点的精度不低于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3、项目部负责保护好测量基本控制点、堤防基线的永久埋石、标架和水准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

项目部对测量网点的缺失和损坏负全部责任。

3.1.4疏浚前测量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区进行疏浚前测量,并将测量成果资料及时报送监理单位审核,必要时监理单位可以要求项目部在其直接监督下进行复核测量。

若经双方协商同意,项目部可邀请监理人员共同进行联合测量,经双方核签的测量成果,可直接作为计量依据。

水下测量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水深、流速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深工具,并征得监理的同意。

2、测量断面间距以能正确反映实际工程量为原则,测量横断面按垂直河道中心线方向布设,河道曲线段布设成扇形断面,测深点的密度能反映水下地形特征,河道纵向稍稀,横向稍密,测量断面上的点间距应能正确反映断面形状,不得选用局部坑凹和突出物作为测点,地形平坦处测点间距不大于20cm,地形变化处适当加密,并在两边边坡部分加密。

3.1.5施工放样测量1、挖泥船疏浚开挖前在河道设计中心线、开口线、开挖起始点,弯道顶点设立清晰标志,包括标杆、浮标等。

平直河段每隔50m设立一组横向标志,弯道处加密至10~20m,施工标志设立符合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定,2、对样标和船位定期进行校核,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在施工作业区内设置两组水位尺,水位尺的设置及观测遵循以下原则:(1)水尺零点与挖槽设计底高程一致,施工水位尺满足五等水准精度要求。

(2)水尺设置在便于观测、水流平稳、不易被船舶碰撞的地方,必要时加设保护装置。

(3)每组水位尺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水位尺组成,相邻水尺应有20cm的重合,能满足常水位变化范围内读数的要求。

(4)每班班前、班后各观测一次,水深测量时,施测始末观测两次。

若水位变化每小时大于5cm或班内变化幅度大于10cm,则增加观测次数,水位尺读数精确至厘米。

(5)有风浪时,观测水位取浪峰和浪谷的平均值。

3.1.6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的断面间距及测点间距的设置,以及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浚前测量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