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河一幼民间游戏实施方案

临河一幼民间游戏实施方案

临河一幼开展河套民间游戏活动的实施方案河套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河套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是民俗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

而幼儿民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地、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

这种社会性活动主要反映的是他们已经理解的、熟悉的,在其印象中最鲜明、突出、有真正感情经验的生活和劳动。

这种游戏植根于社会文明,来源于艺术生活,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流传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经久不衰,对于最喜爱游戏的幼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河套民间游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创新,游戏的种类丰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 来源于生活,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创造机会和创造空间。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根据课题研究的宗旨,结合我园幼儿的实际情况, 我们制定了如下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发展幼儿创造力为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

二、游戏目标1•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活动提高和锻炼幼儿手、眼、脑及四肢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跑、跳、爬、窜等技能。

民间游戏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而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就增强了。

2•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

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

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

小伙伴们边念儿歌边拍手, 使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1)通过活动,让幼儿对民间游戏产生兴趣,获得知识,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幼儿初步形成自我意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及独立性;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守纪律、不怕挫折等品质;培养幼儿基本的自我控制及应变的能力。

(3)引导幼儿接触、观察和关心周的社会生活环境、社会事件及社会成员。

(4)让幼儿了解民间游戏的规则以及玩法和有关民风民俗。

3•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非常的娇惯,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4•促进家园联系。

采用民间游戏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这样一来促进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家园联系,更有利于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情况分析现代科技发展速度迅猛,为幼儿提供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好玩的玩具,很少有幼儿能够接触到古老的民间游戏。

我们当前最关键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参与民间游戏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开展民间游戏的条件,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现在的孩子对民间游戏的了解也较少,基本没玩过那些传统的民间游戏。

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十几、二十几年前的孩子有很大的差距,即现在的孩子动作协调性、敏捷性都不是很好。

因此,开展民间游戏教学过程中, 发展幼儿的动作灵敏度和协调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工作,而且游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四、活动方式为了通过课题的实施让幼儿了解民间游戏的内涵,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为了充分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我们选择了以下几种活动方式,以便幼儿进行游戏:1•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让幼儿了解民间游戏的原始玩法,感受游戏的趣味性2•小组活动:将所有游戏分成几个区域,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区域进行活动,也可以更换区域活动。

但为了保证孩子更加有序地进行区域活动,每个区域都规定人数,当一个游戏的人数够了,幼儿就要选择其他的游戏,教师提醒孩子要更换区域活动,这样才能使区域活动更加有序、顺利的进行。

3•大带小活动:让能力教强的幼儿带着能力教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克服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化,使幼儿无论从交往能力、自主能力、情感培养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提高。

4•自由活动:让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既可以养成孩子乐于与同伴分享的习惯,又可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使孩子的精神得到放松。

五、活动内容: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游戏:1•民间艺术游戏。

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印染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中国结等),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1)民间音乐——民间歌曲,包括儿歌、游戏歌、劳动歌、问答歌等。

民间舞蹈包括汉族“秧歌”、蒙古族的“安代”。

民间器乐,包括二胡、古筝、琵琶等。

(2)民间美术——民间绘画,包括民间色彩、民间装饰、传统水墨画、民间年画、剪纸。

民间工艺,包括剪纸、折纸、编织、撕纸、泥塑、刺绣等。

(3)民间文学——民间童谣,包括数数歌、问答歌、谜语歌、绕口令、颠倒歌等。

民间神话故事,民问叙事诗、包括“女姻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民间传说故事,包括“八仙过海”、“阿凡提的故事”、“鲁班造桥”等。

民间故事,包括“兔子三瓣嘴”、“葫芦娃”、“老鼠嫁女”、“刘家五兄弟”等。

民间寓言故事,包牯“守株待兔”、“坐井观天”、“铁杵磨针”等。

2•民间体育游戏:如老鹰抓小鸡、打沙包、跳房子、踩高跷、跳皮筋等等。

3•户外自由活动:提供皮球、短绳、羊角球、沙包等体育器械,发展幼儿拍球、跳跃、投掷等动作技能。

提供圈、高跷、绳等体育器械,让幼儿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五、研究的重难点:研究的重点:调查、了解适合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民间游戏有哪些种类、玩法;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民间游戏。

研究难点:如何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民间游戏,以及对幼儿素质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六、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本园中、大班的幼儿。

七、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主要运用适于本园特色游戏课程探索的调查法(用问卷调査法收集适合幼儿开展的民间游戏资料。

实验研究法(在各年龄班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来找到适合本年龄段的民间游戏,及其游戏在幼儿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观察法(主要是随时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知道幼儿或对游戏进行改进。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将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或过后得到的经验总结出来,写成论文,以便同行指导、借鉴。

)o八、实施步骤:1.在本园创设一个有利于开展民间游戏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大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民间游戒活动,探索如何把民间游戏引进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及其所达到的作用。

2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3•幼儿园确立总课题,各班确立子课题。

九、具体实施措施(-)本学期开展民间游戏的具体目标我园打算按照从小班到大班的顺序将从易到难分类进行学习。

为了增长幼儿的见识,丰富游戏的多样性,我们选择一些其他的小游戏穿插其中,如:拍手背,警察抓小偷,炒黄豆,揪尾巴,小孩老虎枪,蒙瞎,红灯、绿灯、马上开灯等。

(二)实施细则1.引导幼儿进行创新教师设计民间游戏时,在教会幼儿一些传统游戏玩法的同时,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创编出更多的玩法,给民间游戏赋予时代特点和更深更广的内涵。

比如说在玩踢沙包时,师可以先教幼儿向前踢沙包,当幼儿已经掌握这中玩法之后,师再引导幼儿创造出其他的玩法,让幼儿玩出新意,踢出花样。

2.保障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游戏时的安全因素。

民间游戏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和完成难度,幼儿参与的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烈。

这就使得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忘乎所以”,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激动的情绪,再加上有允许自由发挥来完成游戏的余地,因此每个幼儿完成游戏的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教师也就无法完全事先预料游戏过程会发生什么事情。

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安全工作:(1)制止不适当的游戏方式对有益、安全的活动形式给予肯定,对可能危险或无法预料发生的则要坚决制止。

(2)及时调控运动量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产生一定的疲劳是必然的,但过度疲劳会损伤幼儿的身体,因此在游戏中,我们会帮助幼儿调节游戏的密度,强度、及时给予提醒、调控,谨防过度疲劳。

(3)制定游戏规则为了确保游戏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我们将与幼儿一起为每项游戏制定相应的规则,并指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发现不安全因素或规则不合理,及时进行修改, 及时进行疏导、调解,简要地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及时化解矛盾,继续游戏,直至完成。

3 •在组织民间游戏时,将游戏合理安排在一日活动之中, 根据游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将游戏安排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击,使我们的活动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而且将民间游戏贯穿在一日活动之中,体现动静结合的原则。

民间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长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

在本学期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按此计划进行教学,对于平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讨及时调整,愿民间游戏这一古老的游戏形式在幼儿的生活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临河区第一幼儿园2012年3月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