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计算机导论总复习提纲(王)

2013-计算机导论总复习提纲(王)

2013级《计算机导论》课程复习提纲
2013.12.27
第一讲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从哪些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

(PPT01 P2~38)
2、了解计算机产生的标志性事件,并说明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
点。

(PPT01 P64~73)
3、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PPT01 P86~87;教材P24)
第二讲计算机硬件
(参考另一份复习提纲)
第三讲走进计算机
1、系统软件包括哪些?(PPT03 P6)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
实用程序(Utilities)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s)
语言翻译程序(Language translators)
2、什么是操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什么?(PPT03 P7~8)
操作系统是一套计算机资源管理与应用的解决方案与规程。

主要功能: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
提供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提供系统功能调用(System functions call)支持;
加载(Load)并运行(Run)应用程序:
确定应用程序在外存或网络上的位置(地址),在内存中分配相应的空间,把应用程序和必要的数据读入该空间;
从应用程序的第一条机器指令(程序入口,Program entry)开始执行
按照既定的调度策略(如时间片、优先级等),暂时中止运行中的程序及继续执行它,执行结束后释放内存空间。

3、操作系统如何管理外存上的程序与数据?(PPT03 P17~19)
1、管理的需要:
外存所存储的是需长期保存或关机后不能丢失的信息。

提高外存的存取效率。

2、管理的手段:
采用文件(Files)和目录(Directories,俗称文件夹),来组织、存储和管理外存中的信息。

用户可以为文件和目录命名。

文件名的一般格式:<主文件名>.<后缀>,如prog.c
后缀可用来标识文件的类别。

如:.c 和.cpp 分别是用C语言和C++语言写的源程序文件;.exe 是可执行文件;.doc 是用Microsoft Word 编辑产生的文件;等等。

3、操作系统按树(tree)型结构来组织目录与文件,以达到分类存储和快速定位的目的。

4、如何描述某个文件的路径?(教材P54)
例如:C:\Windows\System\Sound.drv
5、BIOS是指什么?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PT03 P22~23)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程序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主板上的ROM芯片中的一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

6、了解邮件读取协议POP和简单邮件发送协议SMTP。

试简要回答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过程。

(PPT03 P34~40)
第四讲媒体集成与PowerPoint
1、什么叫媒体?什么是多媒体?(PPT04 P4~5)
一般把信息的表示,储存和传输称为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

2、了解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是什么?
3、熟悉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的常用格式有哪些?
4、媒体的数字化过程?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PPT04 P18~22;教材
P21~24)
空间采样、量化、编码。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可能性:数据冗余、视觉特性
5、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PPT04 P24)
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信息组织与管理技术,它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

把多媒体信息引入了超文本,产生了超媒体(hypermedia)。

第五讲程序设计
(参考另一份复习提纲)
第六讲计算机网络基础
1、什么叫带宽(bandwidth)?什么叫宽带(Wideband)? (PPT06 P2)
带宽(Bandwidth):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宽带:在目前,对于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用户线来说,每秒传送几个兆比特就可以算是宽带速率。

2、电路交换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在计算机网络中要采用分组交换?掌握分组交换的原
理。

(PPT06 P14~24)
1、通话前先拨号建立连接。

a、可能只要经过一个交换机(如A到B)
b、可能要经过多个交换机(如C 到D)
2、通话过程中,通信双方一直占用所建立的连接。

3、通话结束后,挂机释放连接。

3、OSI/RM共包括哪七层?TCP/IP体系结构模型共包括哪几层?(PPT06 P33~37)
4、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PPT06 P38)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5、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哪几层组成?以两台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送数据为例,理解五层协
议的体系结构特点。

(PPT06 P39,P45~64)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6、IP网络服务的特点是什么?(PPT06 P73)
1、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2、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多个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3、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4、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5、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7、TCP协议提供何种服务?如何保证可靠性?(什么是流量控制技术?什么是差错控制技
术?)(PPT06 P78~80)
服务:运输连接就有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运输连接的管理就是使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都能正常地进行。

保证可靠性(1)流量控制技术: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TCP 就告诉发送端要放慢发送数据。

这叫做流量控制。

(2)差错控制技术:TCP提供的面向连接服务主要是通过“传送确认”和“超时重传”机制来保证接受方能够正确地接受数据报,发送方也能够知道接受方已经正确地接受了数据报。

8、为什么有时从因特网下载文件特别慢?(PPT06 P82)
可能的原因是:因特网中某处的通信量突然增大,路由器来不及处理到来的分组。

于是丢弃这些分组。

TCP 发现少了一些分组,就进行重传,产生了时延。

9、什么是MAC地址?如何获取MAC地址?(PPT06 P84~85)
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长(6字节),16进制的数字组成。

获取:“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输入“ipconfig /all”→回车。

即可看到MAC地址。

10、IP地址表示方法?共分几类IP地址,如何区分?(PPT06 P87~91,教材P135~136)
IP 地址::= {<类别号>,<网络号>, <主机号>}
IP地址分为五大类:A类、B类、C类、D类、E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11、在Internet中,如何完成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教材P138)
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由地址解释协议ARP完成。

12、为什么要采用域名?什么是域名系统DNS?(PPT06 P94~95)
为什么:IP 地址既难记忆,又很难从键盘输入。

因特网的域名系统DNS是一个连击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也按域名的层次安排,每个域名服务器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理。

13、试论述从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过程(PPT06 P101,教材P140)
14、万维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PPT06 P104~108)
第七讲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
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PT07 P3~5)
基本特征:信息的可共享性、信息的可转移性
2、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PT07 P6)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

信息技术包括:
感测技术(获取信息)、通信技术(传递信息)、计算技术(处理信息)、控制技术(利用信息)
组成“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利用”体系。

3、图示说明计算机网络通信面临的四种威胁。

(PPT07 P11~12)
(1) 截获——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4、信息的安全性包括哪两个方面?试说明通常采用何种技术保证信息安全。

(教材P70,
PPT07 P13)
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信息被窃听
信息的认证性:验证信息发送者的身份、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何种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
实验内容
1、Excel中相对引用、绝对应用与混合应用的表示方法?(教材P188~189)
2、计算机网络调试常用的命令有哪些?(实验六)
注:所有PPT中出现的专业英语词汇均为要求掌握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