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第1题
某开发公司与某科研单位,订立了技术开发合同,合同约定,开发经费为10万元,违约金为开发经费的10%,后开发公司因故违约,给科研单位造成1.2万元的实际损失,问开发公司应支付给科研单位()损失费。
A 4万元
B 5万元
C 14万元
D 1.2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解析:参见《合同法》第114条。
第2题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
A 不得减少支付违约金
B 适当减少支付违约金
C 请求法院予以适当减少
D 拒绝支付违约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金过分高的处理
解析:合同法第114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第3题
()不是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A 价款
B 赔偿金
C 继续履行
D 违约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解析: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本题中BCD均属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应选A。
第4题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苹果购销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20万公斤苹果,货款为40万元,乙向甲支付定金4万元;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6万元。甲因将苹果卖与丙而无法向乙交付苹果,乙提出的如下诉讼请求中,既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支持的诉讼请求是什么?()
A 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
B 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同时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C 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请求返还支付的定金4万元
D 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解析:《合同法》第116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依据116条的规定,违约金和定金条款只能选择适用其一,因此要判断选择哪一个条款对乙最为有利,由题中所述可知,适用违约金条款更为有利,乙可以得到6万元的赔偿;其次,选择了违约金条款,就排除了定金条款的适用,因而依据115条的规定,定金应该返还。总之,甲应向乙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向乙返还定金4万元。本题的四个选项很具有迷惑性,考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5题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该规定采用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
A 过错责任原则
B 过错推定原则
C 公平责任原则
D 无过错责任原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解析:《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对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目前存在争议,通说认为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所谓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过错作为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而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都是以过错作为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只是在过错推定原则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笔者倾向于过错推定原则,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要以通说为标准做答。
第6题
甲厂与乙仓储保管方签订了一份仓储合同,约定甲厂将一批电机储存在乙方,存期半个月,期满后由乙方负责将电机发运至丙厂。储存期满后,乙方由于疏忽,未按期将该批电机运至丙厂,造成甲厂逾期交货,向丙厂支付了违约金8万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面的正确表述是哪项?()
A 乙方应尽快将该批电机运至丙厂,但不对8万元违约金负责
B 乙方未能按期发货,应赔偿甲厂逾期交货所支付的8万元违约金
C 乙方只负责仓储保管,不应负责发运货物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解析:《合同法》第107条。
第7题
如果合同的一方根本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一部分义务,他首先要承担何种责任?()
A 继续履行的义务
B 采取补救措施
C 支付违约金
D 赔偿损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解析:详见《民法通则》第111条。
第8题
下列关于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A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B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也约定定金的,可以同时适用
C 若低于造成的损失,可以请求适当增加其数额
D 若高于实际损失可以请求适当降低其数额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考点: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解析: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的,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因此B项错误。ACD三项表述正确。
第9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依法订立一份总货款为120 万元的拖拉机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为货款总值的5%。同时,甲公司向乙公司给付定金4 万元,后乙公司违约,给甲公司造成损失7 万元。乙公司最多应依法向甲公司偿付()
A 7 万元
B 11 万元
C 13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