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功能训练 ppt课件
成独立运动、精细运动 Ⅵ期 痉挛消失可完成每个关节运动,协调性接近正常
ppt课件
6
康复训练的过程
翻身
起坐
坐位
起立
站立
床-轮椅
步行
轮椅驱动
跑步
ppt课件
7
急性期
体位变换
关节活动度的 训练
转移动作训练
上肢自我辅助 训练
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仰卧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床上翻身 床上坐起
ppt课件
颈部前屈,身体转向健侧 2)用健侧腿将患侧下肢放到床边,
双腿放至床下,健手松开患手。 3)健侧肘于体侧撑起身体,抬头。 4)肘伸直,坐起
ppt课件
23
恢复期
坐位训练
站立训练步行训练ຫໍສະໝຸດ 长坐位平衡训练 椅坐位平衡训练
站起训练 患侧负重训练
重心转移
ppt课件
迈步训练 辅助行走
24
坐位训练
辅助下坐位训练 独立坐位训练 轮椅坐位训练
ppt课件
11
健侧卧位
步骤: 1)患者躯干前方及后方各置一软枕,以保持躯干呈
完全侧卧位而非半俯卧位; 2)患侧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100°左右,患
侧上肢下方垫一高枕; 3)患侧下肢的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为防
止踝关节出现内翻,软枕必须垫至足部以下。
ppt课件
12
仰卧位
仰卧位容易诱发异常的反射活动,形成压疮,所以仰 卧位的时间不宜过长。
2)健手支撑轮椅扶手站起,再用健手抓墙上扶手; 3)以健足为轴转动身体,对正便器坐下。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
嘉定区中心医院康复科 田旭东
ppt课件
1
针对哪些病人?
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病人 脑外伤后偏瘫的病人
ppt课件
2
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有效果吗?
根据大脑的可塑性,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 组和再建功能
康复最大的目标-----生活自理,回归家庭
ppt课件
仰卧位只作为体位更换的一个过渡性卧位。 下肢伸肌肌张力高的患者尤其不宜采取仰卧位。 下肢有屈曲倾向的患者,仰卧时避免在膝下垫小枕
步骤: 1)在患侧肩关节以及上臂下方垫一长枕,以保持肩关节充 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 2)在患侧臀以及大腿下方垫一长枕,防止髋关节外旋。
ppt课件
13
床上坐位 半坐位
ppt课件
17
转移动作训练
在急性期肢体处于弛缓状态相对较多见,该阶段 转移动作多需辅助
治疗者可以根据患者功能恢复的不同程度加以辅 助
ppt课件
18
转移动作训练
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床上翻身(向健侧翻身、向患侧翻身) 床上坐起(从健侧坐起、从患侧坐起) 床到轮椅的转移
ppt课件
ppt课件
9
体位的变换
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仰卧位 床上坐位
ppt课件
10
患侧卧位
步骤: 1)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取旋后位,腕关节自然
背伸; 2)患侧下肢取自然伸展位; 3)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 4)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较长软枕。
患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的伸展,控制挛缩的发生
Bobathji握手 活动肩关节
8
急性期 早期卧床期
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不良的姿势 会加剧痉挛的程度,甚至会造成关节挛缩的严重 后果。
在急性早期最忌半卧位,颈前屈强化上肢屈肌、 下肢伸肌优势的病态模式。
最好取健侧在下的卧位,为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 疮,定时翻身(2小时翻一次)。
3
脑卒中的康复分期
急性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发病 2周
6个月
肢体运动恢复的过程
软瘫期
痉挛期
改善期
ppt课件
“正常”
异常
4
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尽早进行,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 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内即可进 行康复治疗
ppt课件
5
脑血管病后肢体运动恢复的分期
Ⅰ期 无随意运动 Ⅱ期 联合反应,协同运动模式出现 Ⅲ期 随意出现协同运动,痉挛达到最高峰 Ⅳ期 开始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少 Ⅴ期 进一步脱离协同运动,痉挛继续减少,可较好完
步骤: 1)大枕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微屈,
下方垫一枕头; 2)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肘及前臂下方垫枕。
半坐位容易出现躯干后仰,呈半卧位姿势,而半 卧位会助长躯干的屈曲,激化下肢的伸肌痉挛
ppt课件
14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目的:预防关节挛缩 减缓肌肉的萎缩
ppt课件
15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活动的部位 上肢:肩关节、肘关节、掌指关节 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ppt课件
21
床上坐起(从健侧坐起)
辅助坐起 1)患者的健侧脚插到患侧腿下,将患侧手
放到治疗师肩上,治疗师扶住患者的双肩 2)治疗师扶起患侧肩,同时患者用健侧肘
撑起上身 3)患者将双下肢放到床下,伸展肘关节,
坐起。
ppt课件
22
坐起训练(从健侧坐起)
独自坐起 1)健手握住患手,双腿交叉,同时
ppt课件
27
移乘训练
轮椅—床的转移
1)将轮椅斜向,健侧对着床30°~45°,刹闸;
2)健手支撑轮椅扶手,健足用力站起; 3)用健手扶床,以健足为轴转动身体,坐下。
床—轮椅的转移 1)将轮椅放置床边患者健侧,刹闸; 2)同上
ppt课件
28
转移训练
轮椅—坐便器的转移
1)轮椅与坐便器成30°,刹闸;
19
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足底 接触床面,同时抬高臀部,然后向左侧或右侧移 动臀部,臀部接触床面之后,再移动肩部、头部, 最后调整全身姿势。
ppt课件
20
床上翻身
向健侧翻身: 1)采取Bobath握手姿势,伸展肘关节,上 举至肩关节90°屈曲位; 2)健侧下肢抬起离开床面并配合健侧上肢, 同时向患侧方向摆动数次,然后借助惯性翻 身。
ppt课件
25
坐位训练
长坐位平衡训练 第一阶段 治疗师在患者身后,用身体和双手扶 住患者保持平衡 第二阶段 治疗师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扶住患者 保持平衡 第三阶段 治疗师在患者身前,双手拉住患者保 持平衡 第四阶段 患者双手扶腿保持平衡 第五阶段 患者健手扶腿保持平衡
ppt课件
26
轮椅训练
轮椅—床的转移 床—轮椅的转移 轮椅—坐便器的转移 轮椅的驱动训练
训练频率与时间 急性期每天做两次,每次10~20分钟。每个关
节做全活动范围的运动2~3次。
训练要领 速度慢、动作轻柔、观察患者表情
ppt课件
16
上肢自我辅助训练
Bobath握手:患者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 (患侧拇指位于上方)
上肢自我辅助训练: 仰卧位或坐位时,患者Bobath握手,平举 到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