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 物流管理

第11章 物流管理

·物流是指商品物质实体由生产者(供应者)向消费者(需要者)的流动过程。

物流是商品实体的流动,它克服了供需双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里,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物流管理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组织和控制。

根据物流的程度和环节,物流管理包括对商品的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库存、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要素的管理,其中储存、运输是物流管理的中心环节。

一、仓储及其管理1、现代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过去的仓储起着储存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作用,可以统称为存货,储存的作用是将原材料输送到生产部门,把产成品销售出去。

很多企业都有较高的存货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库存、物流供应链于物流联盟等理论的出现,仓库所扮演的角色转变为如何以更短的周转时间、更低的存货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顾客服务为内容的物流目标。

仓库已经不再仅仅是储存物品的设施,仓库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人们关注产品在企业的流动速度,有些企业的产品在仓库的存放时间大大缩短。

为了满足顾客廉价和快捷的服务需求,物流管理人员非常关注仓储过程中的成本和周转速度。

很多企业重新设计仓库以达到加速订单处理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有的企业还根据其战略规划、市场分布而重新选择仓库地址,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仓储是对物品的储存,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提供纯纯物品服务的设施和场地。

例如,制造厂商对制成品的储存,运输企业在运输途中对所运输物品的储存,以及露天场地对铁矿石的储存等。

另外,仓储还包括一些专门的储存场地和设施,例如专门用于储存粮食的仓库、储存烟草的仓库以及用于储存需要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库等。

仓储能为原材料等其他储存物品提供时间效用,起到季节性需求调整的作用。

同时,根据市场需要设计的仓储还能够缩短企业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时间,能更快捷地按照顾客所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将物品送到顾客的手中,随着有型物品销售过程中服务附加功能的日益重要,仓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仓储作业流程物流企业的仓储作业包括捷运商品、验收入库作业、保管保养作业、出库检查作业和发运商品5个操作步骤,具体如下:⑴接运商品指商品从供货单位运输到仓库的过程。

⑵验收入库作业指仓库工作人员对运达的货物进行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检验,检查无误后签收入库。

⑶保管保养作业包括对商品进行定位、上架、标码、维护保管和盘点检查等程序。

⑷出库检查作业包括审核出库的必需凭证,货物下架、分割、包装、交货、出账、仓库内部整理等操作。

⑸发运商品指通过各种运输工具将货物送达用户手中的过程。

3、仓库的种类仓库是为了储藏或保管而建立的设施,这些设施有建筑物、空地、水面以及其他如船舶与车辆等。

一般来说,船舶是运送的工具,但如果停在某一地方起到保管作用时,则也是一种仓库。

仓库可以按照用途、结构和保管对象等多种依据及方法来进行分类。

⑴按照用途,可以把仓库分成自用仓库、公共仓库、营业仓库和保税仓库等。

①自用仓库。

指各企业为保管自己物品而建立的仓库。

这种仓库的建立、物品的保管和管理、出入库的管理都有企业自身负责。

由于保管对象是特定的,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仓库构造以及装卸设备,一般来说,自动化仓库几乎都是自用仓库,是利用营业仓库还是建设自用仓库,取决于保管物品的数量及变化的大小、地点等因素。

②公共仓库。

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团体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建立。

在一些处理海运货物的港口这种公关仓库比较多。

③营业仓库。

指根据有关法律的要求获得营业许可证后,以保管他人的货物专区利润的仓库。

营业仓库与自用仓库的关系就好比营业货车与自用货车的关系。

由于营业仓库的五福对象为众多货主,所以整体的货物品种多,相对于自用仓库,要求有更高的有效利用率。

营业仓库的结构、设备等方面要根据所要保管的物品的种类和特征来确定,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设定的仓租标准要向有关部门申报,不能任意更改。

委托营业仓库保管某物品成为寄托,委托人即为寄托人,可以要求仓库营业方提供仓单,仓单营业仓库保管某物品所有权转让给别人。

当然,仓库营业方要具有发行仓单的资格。

④保税仓库。

指经海关同意,专门设立用于保管未缴纳进口关税而设立的仓库。

与保税仓库相关的两个概念是堆货场和保税堆货场,其中堆货场指为实现对货物的保管、分类排放和转运等目的而临时放置货物的场所,保税堆货场则是指进口货物到港后,用于暂保管待通关货物的这样一些仓库类设施。

可见,保税仓库与保税堆货场是有明显区别的。

(2)根据仓库结构,可以分为平房仓库、多层楼仓库、自动化仓库和饲料储藏库。

①平房仓库。

指仓库的建筑结构为平房,由于这种仓库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因此也比较普遍。

②多层楼仓库。

这种仓库设计为两层楼以上,是以钢筋和水泥建造的仓库。

这种仓库由于楼层较多,带来了楼层间搬运货物的不便,但是由于土地非常有限而且昂贵,一些城市和港口为了扩大仓库面积和降低成本,这种形式的仓库还是比较多。

③自动化仓库。

这种仓库是适应现代物流发展对保管活动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仓库,仓库往往具有十层以上的结构,具有物品可以自动出入仓库的特征。

为了节省和方便,在这种仓库中物品的出入库都由电脑控制的自动操作设备来完成。

④饲料储藏库。

是用于大量储藏小麦、饲料和水泥等粉状及粒状货物的一种塔状建筑物。

往往以钢板或者水泥来建造。

为了粉状及粒状货物能够顺利进出仓库,这种仓库往往装配有输送带、空气压送等特殊装置,以适应储藏对象配送的需要。

(3)根据仓库地点,可以分为内陆仓库、车站仓库、港湾仓库、转驳站仓库、都市仓库和工厂仓库。

①内陆仓库。

与海港仓库相对应,处于非沿海地区的仓库。

②车站仓库。

一般指铁路站仓库,由于铁路运输量大,在铁路的货物站附近为保管铁路运输的离站前的货物所建立的仓库。

③港湾仓库。

又称码头仓库,指为保管船舶所运输的货物,往往建立于船舶停靠点和驶离点,这种仓库在输出、输入货物的主要港口地带较多,保税仓库、堆货场、保税堆货场等属于港湾仓库。

④转驳站仓库。

把火车与仓库等集中在一起的地方叫做流通专业区,在这些地方建立的仓库称为转驳站仓库。

⑤都市仓库。

指在消费物品流动大的都市建立的仓库。

⑥工厂仓库。

指在企业内部尤其是工厂内部所设立的仓库,可以分为原料仓库、半成品仓库和成品仓库等。

(4)根据保管的物品对象,可以分为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半成品仓库、冷藏仓库、定温仓库、危险品仓库、水上仓库、农业仓库和露天仓库等。

①原料仓库。

指用于保管送入生产环节之前的原料的仓库。

②成品仓库。

用于保管销售前产品的仓库。

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有些产品经包装后往往由运输带运送到垫板上,然后再送到仓库保管。

这种仓库我们又可以称其为自动化仓库。

③半成品仓库。

有些物品在经过中间环节加工时,需要入库进行临时性保管,用于这种用途的仓库称为半成品仓库。

4.冷藏仓库。

只设有冷冻装置的仓库。

用于肉类,鲜鱼,冷冻食品等农业产品畜产品以及其加工产品的保管,保管的温度一般在10度以下。

营业性的保管仓库一般分为四阶,保管费用分为F阶及C1,C2,C3阶,其中F阶的费用最高,其对应关系如表9.1所示。

5.定温仓库。

有些物品会因为温度的原因而变质,性能减低等现象,例如巧克力,蔬菜,水果,精密机械等,用于解决这些物品的保管问题而建立的仓库就叫定温仓库。

这种仓库的温度一般恒定在10度到20度之间,现在,这种仓库往往带有空调设施。

6.危险品仓库。

指专门用于保管危险品的仓库,根据消防法及一系列法律的规定,有些物品属于危险物品,需要有特殊的仓库进行保管。

危险物品可以分为A阶,B阶,特别危险品等相应的,危险品仓库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7.水上仓库。

指为储存原木等物品,在港湾和河流的水面周围设提防或其他活动物加以转堵所形成的仓库。

8.农业仓库。

用以保管农作物或农产品而建立的仓库。

9.露天仓库。

指用于保管钢材,煤,矿石,木材和石油桶等不受或很少受到风雨影响的物品的仓库,这种仓库往往是在户外的空地周围用围墙或木栏围住加以保护,因此称为露天仓库。

(5)根据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传统仓库和现在仓库。

传统仓库往往是石造,土造和砖造等,现代仓库往往是钢筋和水泥建造,也有少部分仓库纯粹用钢骨建造。

二,库存及其管理(一)仓库基本概念仓库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库存的结果形成存货。

与库存及存货相关的概念有周期存货,安全存货,在途存货,经济订购批量,再订货点和前置期等。

周期存货又称基本库存,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为满足日常生产或销售需要而维持的库存量,是总库存的总体组成部分。

安全库存指为了预防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需求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原材料交货期突然延期,大量突发性产品订单)而准备的缓冲库存,是企业在基本库存之外的缓冲库存,这种库存在企业的总库存种占有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安全库存在零售企业的总库存中所占比例高达1/3左右。

在途库存指尚未抵达目的地,处于运输状态或为了运输的目的而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

这部分物品的地点状态及预计到达时间对企业的采购计划和库存控制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订购批量是指使包括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等在内的库存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是对库存量进行定时定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

再订购点指物品的库存量随着生产或销售的消耗而不断降低,当降低至某一水平时,需要启动采购程序予以补充,达到这一水平的库存量即为再订货点。

前置期又称备货期,指发出订单到最后采购物品入库所花费的时间,与订单完成周期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存货的作用存货的作用包括传统存货的作用和在物流和供应链中的最新作用。

1.传统存货的作用传统存货的作用:第一,调节物品供求的时间差异,确保销售活动的正常持续进行。

这里的物品包括材料和成品等,库存的作用就是调节这些物品的供求时间差异,其中调节材料的时间差异是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成品供求时间差异的调节是为了满足销售的需要。

第二,缓解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客观上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比如,预测部准、计划难以落实、运输障碍、生产事故、生产各工序间速度不匹配、订单大幅度增加等,只有保有一定的库存量,才能在这些不确定因素发生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

2.在物流和供应链中的最新作用(1)在物流中的新作用。

前面已经谈到,物流活动的保管功能是对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差异所进行的调整。

过去曾经认为物品保管越多,表示生意越兴隆,但现代企业讲究营销,要进行科学化的需求预测,如何降低物流消费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从与保管过程有关的费用来看,如果利用营业仓库保管,则要支付仓租,如果是自备仓库,则要支付相应的维持费用及入库的作业费用。

要降低流通成本,就要同时考虑所保管的商品的种类与数量的关系问题。

如果把多余的高价商品储存于仓库中,实际上市积压制造上投入的资金,如果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则会增加利息支出。

反过来,如果一味地减少物品的库存量当然可以减少利息费用,但又会带来断货的可能,不仅节约不了资金,还会损害企业的信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