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监测汇报篇一:环境质量监测调研报告仙游县饮用水环境质量监测调研报告前言: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80%的人类疾病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不安全的饮用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每年造成了超过500万人死亡;据2003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
关键字:饮用水、环境、污染治理1.仙游县水环境现状水源情况饮用水保护是2012年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仙游县共有古洋水库、东溪水库及枫亭文子水库等9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已全部完成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及审批、设置标志牌等工作。
年初制定《仙游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工作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位,部门联动,共同做好饮用水保护工作。
仙游县环保局协助饮用水保护领导小组工作,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与供水设施无关的项目,目前已完成对全部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监测工作,确保公众饮用水源的安全。
饮水覆盖面积农村饮用水问题是“六千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仙游“饮水村村通”工程由莆田市统一部署,共覆盖900多个村、170万人口,其中仙游应完成的工程覆盖318个村、62.95万人口,可谓“群众最期盼、政府最关心、发展机遇最好”的利民项目。
2.环境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河流型和湖库型水源地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值进行水质达标评价;地下水型水源地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值进行水质达标评价。
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
2011年全年水质达标率:木兰溪Ⅲ类达标率%;枫慈溪Ⅲ类达标率%;古洋水库饮用水源水质Ⅲ类达标率100%。
水质监测情况:地表水监测概况根据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设置原则,仙游县地表水主要河、溪监测点位、频率、项目见表1。
评价标准河流、饮用水源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
表1:2011年仙游县地表水监测统计结果见表2。
表2:2011年仙游县地表水、水库监测统计结果木兰溪木兰溪河流全年水质达标率为%,其中蒋隔水库水质Ⅱ类标准,西台桥、象塘桥点位水质Ⅲ类标准,符合其功能区水质要求。
木兰溪流域仙游三个断面(蒋隔水库、西台桥、象塘大桥)基本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
枫慈溪枫慈溪枫慈溪水质基本良好,今年Ⅲ类水质达标率为%,比往年水质有所下降。
饮用水源地古洋水库古洋水库饮用水源是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今年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比往年水质有了很大改善,主要原因是加大饮用水源区环境保护及蓄禽养殖综合整治,水质达标率为100%。
3.影响我县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原因木兰溪影响木兰溪水质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上游度尾镇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流域附近出现蓄禽养殖业及医疗废水造成。
枫慈溪枫慈溪水质基本良好,下游霞桥点位NH3-N超标的主要原因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部分工业企业废水超标排放、流域附近出现蓄禽养殖业等因素造成。
古洋水库我县饮用水源地古洋水库水质优良,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PH、溶解氧、氟化物、高锰酸盐、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粪大肠菌群等十个监测指标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
主要是由于加大饮用水源区环境保护及库区上游蓄禽养殖综合整治工作。
4.水源保护措施仙游县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决定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在东圳、金钟、双溪口等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在东圳、金钟、双溪口、古洋、东溪、蒋隔、丰收、林泉安、龙潭、大坪、林井、古马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在一、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户);禁止一切破坏森林资源活动;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农药、化肥;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改建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禁止新批矿山开采项目;加大对生活污水的整治力度,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等等。
今后将设立仙游县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资金,用于建设公益事业及开展生态保护及污染整治。
其中,建设生态林方面,征收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农用地,按照县政府征收农用地的有关规定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偿,其他林地按照省级生态公益林条件管理,并享受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
篇二:环境质量报告书第一章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平和县位于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地处九龙江西溪上游,东与龙海、漳浦相连,西与广东省的大埔、饶平县接壤,南与云霄、诏安县相接,北与永定、南靖县相靠,全境面积平方公里。
县域全境地处博平岭山脉的南段,大芹—双尖两山脉纵贯南北。
地势中西部高,向东南、西北倾斜,整个区域分属花山溪、韩江等5个流域地理单元,并构成多重马蹄形结构,花山溪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属境内首位,全县年均水资源总量达亿立方米。
境内千米高山64座,海拔1545米的大芹山是漳州市第一高峰。
县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七月份最高,月均温达℃,多年极端最低温度-℃,最高气温℃,无霜期318天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毫米,气温高,日照多,雨量充沛。
温雨同期,十分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生长。
森林是我县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境内木本植物有151科866种。
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
第二节社会环境概况全县人口57万人,辖10镇、5乡、1国有农场和1个工业园区。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年增长%;三产比重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城镇化水平%。
平和县推动县域经济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拥有一个省级工业园区和三个工业集中区,逐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纸制品加工、水电、服装织造等主导产业。
第二章环境监测第一节环境空气一、监测工作概况设臵空气监测点位2个,2006—2010年共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400个,其中二氧化硫(SO2)监测数据960个,二氧化氮(NO2)监测数据960个,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数据480个。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为SO2、NO2、TSP三项;监测采样时间及监测频次:2006—2007年每季度中期监测4天,2008—2010年每月监测4天。
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的规定执行。
评价标准:依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二级标准及《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有关推荐标准执行(见表1)。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1、二氧化硫(SO2)表2 二氧化硫监测结果统计表从表2、图1可知,2006—2010年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在—/m 范围内,全县平均值为/m,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3从图2可知,全县二氧化硫春季较高,秋季较低。
2、二氧化氮(NO2)表3二氧化氮监测结果统计表从表3、图3可知,2006—2010年全县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值范围为— mg/m,总的来说县城区二氧化氮年均值都较低,全县平均值为/m。
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33篇三:环境土壤检测报告2008年度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情况报告如东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一、监测概况1.监测点设置2008年度我们在各镇均设立一个土壤环境监测点,每点选择5~10个有代表性的农户,为土壤环境监测户。
每个监测户选择1~2个田块为采样点,其大宗作物种植面积不少于1亩;蔬菜作物不少于亩,监测户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示范作用。
全县共设置监测点15个,75户,115块田,监测点蔬菜种植面积175亩。
2.监测点种植作物概况3.监测内容各监测点农户建立田间档案,按要求详细记载监测田块的基本情况、各项农艺措施、收获产量及农业投入品(肥料、农药)的使用时期和使用量。
各监测田块每年7月、10月分两次采集土壤样品,按NY 395要求检测其土壤质量状况。
7月份土壤样品分析有机氯、有机氮等农药残留;10月份土壤样品分析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及铅、砷、铬、镉、汞等。
各监测田块每茬蔬菜收获前采集蔬菜样品,按NY/T761要求检测其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采样方法土壤样品:在田间按棋盘式多点采集,采样深度0~20cm;蔬菜样品:按五点梅花式采集已成熟,可上市销售的样品;样品量:按NT/Y789要求。
4.检测方法及判定依据土壤样品:按NY 395规定的方法进行;农产品样品:按NY/T761规定要求进行。
判定依据土壤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规定;蔬菜按GB2763规定,所检项目中如有一项指标超出标准规定,即判该产品不合格。
评价标准和依据农业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结合产地环境调资料及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04)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DB/T534-2003)为依据。
5.监测结果土壤养分状况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统计,监测点平均土壤有机质/kg、全氮/kg、速效磷/kg、速效钾/kg;C/N为;有机质量与全氮相关系数r=(n=76)。
土壤农药残留状况按土壤质量检测标准要求,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是检六六六、滴滴涕,全县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分别为、/kg。
其中:六六六检出率为%,无超标田块;滴滴涕检出率高达%,超标率达%,最高的田块达/kg,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kg的倍。
按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 5295-2004)的单项污染指数法Pi=Ci/Si的计算方法(式中:Pi,**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污染物i的实测值;S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本县土壤中滴滴涕农药残留的单项污染指数已超过1,成为今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大障碍因子。
施肥状况据各监测农户施肥情况统计,当季平均亩施、、;N:P2O5:K2O为1::;有机肥:无机肥为:。
普遍存在氮肥用量偏高;磷、钾肥用量不足;无机肥和有机肥的投入比例不平衡的矛盾。
农药使用状况据调查统计,全县农药市场的组成(以销售额计)为:杀虫剂占%、杀菌剂占%、除草剂占%。
而我县农产品生产中农药产品组成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农药占%,剧毒农药占%。
在我县使用的所有农药制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占到80%以上,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