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第一节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结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以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
在这会计六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中,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是最首要、最基本的,因为资产确认与计量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他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结果构成了其他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基础。
一、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概述(一)资产的内涵1.资产的定义对资产实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会计界众多人士、团体作出过各种尝试和努力,试图给资产以明确的定义,并因此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类观点。
(1)未消逝成本观(2)借方余额观(3)经济资源观(4)未来经济利益观2.资产的特征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该说是比较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根本目的的,因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它持有资产当然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根据未来经济利益观,资产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资产蕴藏着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2)资产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控制。
(3)资产的获得源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二)资产的确认无论是从会计理论的角度,还是从会计实务的角度来说,都需要我们对资产的确认标准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解释。
一般来说,资产的确认标准有如下几种:1.法定权利标准2.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标准3.稳健主义标准4.资产价值可计量标准(三)资产的计量1.资产计量的目的资产计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问题。
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账簿和资产负债表上记录和反映资产的价值。
资产计量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1)资产计量是收益计量的必需步骤①资产计量是配比程序中的一个步骤②资产计量是反映企业增值的一种量度(2)资产计量是向投资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3)资产计量可以向债权人提供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有关信息(4)资产计量可以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2.资产计量中的计价概念资产的计量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计价概念,一种是交换投入价值,即买价,它反映企业为了取得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产而牺牲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另一种是交换产出价值,即售价,它反映企业在未来可收取的预期现金数额,通常以企业出售产品所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表示。
如果从可验证的角度来说,交换投入价值对于描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向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决策相关信息更为合适。
交换投入价值可以用历史成本、现时成本、未来成本等分别表示。
交换产出价值反映企业在未来可收取的预期现金数额,它通常以企业的产品或劳务通过交换或转换而最终脱离企业时所收到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的价值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折现程序后加以确定;当未来的交换价值不很确定时,可用现行交换产出价值来代替;此外,对于不存在正常的交换市场因而可根据形势的需要在不同市场上处置的资产,迫售价值也许是最恰当的计量基础。
尽管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计价概念,但计价概念的选择必须依恃于计量的目的及使用该计价概念所需的前提条件。
二、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一)流动资产的内涵1.流动资产的定义流动资产是指在短期内能够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其转换期限通常为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2.流动资产的特征流动资产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同于固定资产:(1)使用期限的长短不同。
(2)耗用的方式不同。
(3)价值摊销的情况不同。
(二)流动资产的计量流动资产包括货币性流动资产和非货币性流动资产。
1.货币性流动资产的计量货币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能够转变为确定数额货币的权利和要求权。
它包括各种形式的货币和货币要求权。
(1)货币(2)应收项目(3)货币性投资2.非货币性流动资产的计量非货币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不能转变为确定数额货币的权利和要求权。
最典型的非货币性流动资产是存货。
非货币性流动资产区别于货币性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它们为企业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1)非货币性投资(2)预付费用(3)存货如果要反映存货对企业的价值,产出价值也许是最好的计价基础;但如果商品的售价或其他交换价值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则成本或其他投入价值可能就是存货计价的恰当量度。
①产出价值②投入价值三、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固定资产计量的正确性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未来经济利益。
(一)固定资产的内涵1.固定资产的定义2.固定资产的特征固定资产具有下述主要特征:(1)固定资产指的是有形资产,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它们将用于促进其他商品的生产或用于向企业或其客户提供服务。
(2)固定资产具有有限的经济寿命,在使用期满时必须予以废弃或重置。
(3)固定资产所提供的服务通常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但也有一些例外。
(4)固定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计量在固定资产的计量中,可供选择的投入价值有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两种。
1.历史投入价值以历史成本作为固定资产计价基础的理论依据是持续经营假设,即假定企业的经营年限长到足以收到固定资产所能提供的全部服务效益。
2.现行投入价值一般认为,现行投入价格比历史成本更适用于计量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在物价变动时尤其如此。
在现行投入价值中,最常用的是重置成本。
此外,也可以适用重估价值。
(1)现行重置成本。
现行重置成本指的是在现时市场上购置一台同类新设备所需花费的费用。
(2)重估价值。
所谓重估价值是指按一定程序所估计出来的固定资产的现行成本或现行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1.折旧的涵义2.折旧的方法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以下因素:(1)资产市场价值的降低与资产使用之间的关系;(2)陈旧报废的影响;(3)预计的修理方式;(4)预计的操作效率上的降低;(5)资产提供的预期收入的变化;(6)资产的寿命期限、利息因素以及资产在使用年限后期的不确定性因素。
对这些因素考虑的结果,形成了多种折旧方法。
盘存法(Inventory Method)。
所谓盘存法是指通过定期的资产估价来确定各期的折旧费用。
重置法(Replacement Method)。
所谓重置法是指以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作为本期的折旧费用。
产量折旧法。
产量折旧法又称变动费用法(Variable Charge Method)。
这种方法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缘于时间的推移,而是因使用而致。
直线法(Straight—line Allocation)。
直线法又称固定费用法。
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造成的。
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性因素是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损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
递增费用法(Increasing—charge Method)。
递增费用法又称复利法。
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租赁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
也适用于那些在使用年限中保险费和财产税递减,而操作效率、收入和维修费又基本稳定的固定资产。
递增费用法的主要优点是:(1)在理论上符合折旧的经济意义;(2)递增法可以使企业保持固定的投资收益率。
递增费用法的缺点是:第一,能提供不变或递增服务的固定资产一般很少;第二,修理和维修费用通常是不断增加的;第三,在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的操作效率通常是不断降低的。
递减费用法(Decreasing—charge Method)。
所谓递减费用法又称加速折旧法,指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计提较多的折旧费用,以后折旧费用逐期递减,从而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年限中加快地得到补偿的一种折旧方法。
递减费用法包括:(1)余额递减法(Declining—balance Method),即每期计提的折旧额是以固定不变的百分率乘上账面递减后的金额求得的。
(2)双倍余额递减法(Double—declining—balance Method),即在计提每期折旧时,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去乘以该资产的期初余额求得。
(3)折旧年限积数法(Sum—of—the—years—digits Method),即在计算逐年的折旧额时,用应折旧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与全部使用年限总和的比率去乘以这一资产项目在有效使用年限内应折旧的总额求得。
四、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一)无形资产的内涵1.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至今仍未被确切地定义过。
它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实体存在的资本性资产,其价值取决于赋予所有者的独占权。
无形资产之所以构成企业的资产,是因为它使企业拥有某些权利,或是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收益。
2.无形资产的特征(1)无实体存在是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
(2)无形资产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在未来期间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3)无形资产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通常不能直接用于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它不能与企业或企业的实物资产相分离,它的价值必须与有形资产相结合才能实现。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1.无形资产的计价现行实务对无形资产的计价要求:(1)外购的无形资产,若可明确辨认,则应在购买时以实际支付的价款计量各项具体的无形资产;若不可明确辨认,则在购买时资本化为商誉的价值。
(2)对自创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如果不可明确认定为某一项无形资产而发生,或者能够明确认定为某一项无形资产而发生,但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或受益年限很不确定,则应将该项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只有当该项支出具有确切的对象且成功的可能性和受益年限都很肯定时,才可将其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价值。
可以看出,现行实务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明显受到谨慎性原则的支配。
2.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当在其发挥效用的期间内进行分摊,以便正确确定企业的各期收益。
无形资产的寿命期限不同,其价值的摊销方式也不同。
(1)有限寿命的无形资产的摊销(2)无限寿命的无形资产的摊销第二节权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在现代会计理论中,广义地讲,权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作为债权人权益的负债,另一方面是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业主权益。
这两方面的权益构成了现代企业经济资源来源的全部内容。
一、债权人权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债权人权益,即负债,是指企业全部经济资源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
(一)负债的涵义1.负债的概念2.负债的特征负债这一基本会计要素的特征归纳总结如下:1.负债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义务。
2.负债在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来清偿。
3.负债的金额必须能够以货币加以确切地计量或合理地估计。
(二)负债的分类负债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y),通常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的特点是偿还期限短,一般是在债权人提出要求时即期偿付,或者是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