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情境图,搜集数学信息。
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测量长度的方法。
二、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三、 认识直尺
四、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1. 猜1厘米长。
2. 找直尺上的1厘米。
3. 比划直尺上的1厘米。
4. 借助小棒比划、感觉 1厘米。
5. 生活举例。
师小结:只要你留心认真地观察,相信你会找得更多。
五、 测量物体的长 1. 测量纸条的长。
师:这张纸条有多长呢?怎么用直尺测量? 让学生自主测量,教师巡视。
2. 汇报。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
生: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6。
师:对,我们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把尺的刻度 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
右端对着几?
3. 测量自己的数学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
六、 总结评价,深化认识
日期
星期
-一
一
节次 -二二 年级 -二二 班级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课题
长度单位
随堂点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评议 评语
听课记录表
教学内容及过程
随堂点评
一、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数学广角》 ,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想知 道吗?跟老师一起来学习吧。
(板书课题)。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 排数:1、2。
师: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用 1
和2这两张数字卡片摆一摆,再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2. 教学例1。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例题再增加一个数
3,现在是1、2、3这三个数字,每个
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完全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请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由小组长把 数记录在纸上,比一比,看哪组用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结果,师板书。
(请不同顺序小组汇报.)
(3)教师: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排的?检查一下, 有没有重复的,有没有漏掉的?请不同顺序小组汇报,并说方法。
引导学生排数 时注意大小顺序。
(4 )师生小结:看来,这种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 数分别组合在一起,并且都按数的大小来排列的方法,最快最准,不容易重复, 也不容易漏掉。
三、 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1. 教材97页“做一做”。
2. 教材99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得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点、难点突出,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认知; 能有效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师生、生生互动,运用启 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参与性强,气氛融洽。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评议 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