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授课教师袁连兴
微课名称区域自——以特利亚为例知识点来源
学科:地理年级:高三教材:区域地理
章节:区域地理之国家特征分析
录制工具与方法运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屏制作教学类型高考第一轮复习课
设计思路
由观察景观图片入手,直观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然后设定情境,以地图为依托,弓1导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特征,老师适时点拨,最后总结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的
能准确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能依据相关地图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地势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类型和分布特点,能够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学会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思路和方法。
难点: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
画面时间
1•引入,展示“景观感受澳大利亚自然风光。
并读图片”图观察澳大利亚所处的地理位置:
处在南半球,独占一个大陆的国
家。
2•设定情境,开展活观察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及地
动1 :形图,判断其海陆位置及纬度位
置;并读图归纳出澳大利亚地形地
势特征。
]1分30秒
0分40秒
录制时间:2015年10月18日微课时间:7分52秒
1
观察澳大利亚位置分布图,结合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及成因分析思路,完成活动2提出的问题,试推断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并分析其气候特征及成因。
4•活动3:
依据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推断其植被类型和土壤。
接着结合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图和卫星地图,归纳出澳大利亚气候和植被
总体分布特征。
5.活动4:
综合澳大利亚气候、地形、植被等
信息,推断澳大利亚的水文状况,并尝试
描述:墨累河的水文特征。
背气■•角辛轉*
0分32秒
1分17秒
6.总结
7.从以上对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过程,可知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
一般分析思路如下:由区域经纬度位置,
确定其海陆位置和温度带,进而确定气候
类型,结合地形图分析其地形地势特征,
由此推断区域植被、土壤和水文情况,再
结合矿产资源相关信息,综合归纳出区域
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
0分38秒
7.学以致用:
最后请按本节所学的区域分析方
法,读图尝试分析广东的自然地理特
征。
0分14秒
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1.通过录制本节微课,对微课的制作流程与后期编辑更加熟练,相关制作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
音质有所提高,减少了噪声。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这节微课的设计,最大的亮点是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包括景观图、经纬度位置图、地形剖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分析自然地理各要素特点,充分体现了地图是地理第二语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的思路和方法。
整节课结构较为完整,逻辑较清晰。
3.更加深刻理解微课的功能。
一节微课,内容不多,短小精悍,但小处着眼,也可有大创意,创新空间无限,对磨砺教师的基本功大有作用。
在学
3.活动2
2分58秒
2
校,它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分享,促进学生自助学习,并能减轻
教师的教学负担。
还能上传网络,实现知识共享。
今后要尝试突破常规方式, 设计更具灵气与吸引力的微
课。
微习题
(2011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3)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
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6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分)
参考答案:
⑴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C);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
月)降水量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⑵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拨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陈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降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湿黄麻。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8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