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专项监督检查自查表
查看随机抽查的15-20份检验(测)报告,抽查1-2份作业指导书。
不能及时发现证书附表中出现的过期作废标准,未按规定申报标准变更超过三项的,单项判定为D
17
环境设施条件满足检测技术要求,环境记录齐全。是否有安全作业和环境保护的应急处理措施,隔离措施有效并正确标识。
由检查组成员对熟悉的专业领域进行现场评价。检查相关的措施、记录及标识。
3
不存在超出资质认定核准范围向社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行为。
/
/
查看证书、证书附表原件,核对实际地址与证书标明地址、检验(测)报告所依据产品及方法标准。4不存在伪造检测数据或结果的行为。
/
/
核查所检技术参数是否配备了正确的仪器设备或标准物质,追溯原始记录、设备使用记录、样品流转记录及可能存在的实物样品及其编号等。
序号
检查内容
单项判定
检查情况事实描述
检查方法及评价标准
A
B
C
D
18
样品管理规范,按规范登记、记录状态、标识有效、储存处理合理等。
结合抽查的检验(测)报告所涉及样品,现场核查。
19
检测原始记录保存适当期限并信息量足够。
查看随机抽查的15-20份检验(测)报告所涉及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不能按照体系文件规定进行保存或5份以上原始记录所记载信息不能够“复现”时,单项判定为D
21
报告发送控制有效
5份以上报告未登记发送方式和经办人员签字时,单项判定为D
22
开展了有效的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开展了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参加了应当参加的能力验证。
审查内部质量控制有关文件和资料。随机抽查2-3次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有关资料。无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或未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或未开展比对时,单项判定为D
序号
检查内容
单项判定
检查情况事实描述
检查方法及评价标准
A
B
C
D
27
是否对管理或检测业务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了有效改进。
通过审查检验检测机构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监督工作、内部质量控制、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以及设备期间核查等工作资料,进行现场确认。对上述任何一项工作出现的三项以上不符合,不能做到制定有效措施并实施到位时,单项判定为D
5
检验(测)报告正确使用资质认定标志(CMA)
查是否加盖CMA(CMAf)印章,位置是否正确。
6
检验(测)报告应正确加盖与资质认定证书标明检验检测机构名称一致的单位公章或经本单位批准使用的“××(检验检测机构名称)检验(测)报告专用章”。
查看15-20份检验(测)报告。
7
检验(测)报告应考核确认的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字。
未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并按时完成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工作的,单项判定为D
注:1.序号31-33为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特定检查项,34-35为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承诺和检验检测机构统计工作特定检查项。
2.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单项判定C一项扣2分,B一项扣1分,A不扣分;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获证检验检测机构单项判定D一项扣3.3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获证检验检测机构单项判定D一项扣3分。
28
对上次评审提出的整改意见已有效改正并持续落实。
查看上次评审的整改项汇总表。整改项出现三项以上的反复,目前仍然存在问题的,单项判定D
29
对上次评审后的变更(最高管理者、技术主管、标准、名称等)履行了变更、备案的手续。
标准、名称、地址、授权签字人变更等行政许可事项未按要求履行手续的,单项判定D
30
检验检测机构资源管理系统是否按时更新、填报(包括录入子系统和统计报表子系统)
上网查看填报情况,录入子系统信息严重不全或统计报表子系统三次以上不填季报的,单项判定D
31
使用正式聘用的食品检验人员,与检验人员签署承诺仅在本单位任职,不得在其他单位任职或兼职的保证书。检验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比例应保持在30%以上。
查看与被聘用人员签署的聘用协议书中是否明确相关法律责任。未按要求履行手续的,单项判定D
查是否为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报告签发人是否超出授权签字人批准范围。
序号
检查内容
单项判定
检查情况事实描述
检查方法及评价标准
A
B
C
D
8
有保证三个不得、防止商业贿赂和保守机密的措施;建立了公正检验措施,有申诉、投诉处理机制及社会监督机制。
查看相关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看有否相应规定;在接待用户场所,检查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公示对用户的承诺,资质认定证书;是否有征求客户意见,处理投诉和申诉的记录。
/
/
查法人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书)、经营范围是否包括检测、是否有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书(适用时)或有所属法人单位出具的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授权书》
2
不存在超出资质认定有效期向社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行为。
/
/
查看证书、证书附表原件,在证书有效期内近两年的检验(测)报告中随机抽取15-20份备查。
20
检验(测)报告符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内容,委托检验报告的判定用语正确。
查看随机抽查的15-20份检验(测)报告信息种类是否齐全,含抽样、分包、有需说明的检测结果的,应按准则规定内容进行描述。5份以上检验(测)报告不符合准则要求,1份以上报告出现依据检验项目不能对样品做出综合检验结果时做出综合判定,或者未经抽样手续对批次判定的报告,单项判定为D
23
是否任命了监督员且数量合理,监督工作是否有效。
审查监督员任命文件、监督工作的文件规定和监督工作记录、工作报告等。发现未设立监督员或监督工作无文件规定或监督不能发现检测技术问题时,单项判定为D
24
是否开展了有效的内部审核活动。
审查内部审核有关文件和资料。无内审程序或未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或内审过程不规范且大量问题未发现时,单项判定为D
9
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建立了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管理体系。食品检验机构按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
出现遗漏或缺少整个章节内容或两项以上质量活动未作出文件规定时,单项判定为D
10
内部组织机构明确。建立和维持文件管理程序。
审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查看组织机构图、岗位职责以及职能要素分配表等。
13
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配备正确,档案完整,标准物质有证。制订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并进行有效控制。
随机抽查8-10台套主要仪器设备,审查其配备是否正确。2台套以上配备不合理单项判定为D;服务和供应品采购、验收和储存不符合要求,脏、乱、差的单项判定为D。
14
仪器设备经检定或校准(包括自行校准),并符合规范要求,有合理的状态标识,由经授权的人员操作和正常维护。
随机抽查8-10台套主要仪器设备是否具有符合要求的检定或校准证书且标识合理。查看检定校准计划。2台套以上未经检定或校准单项判定为D
15
对需要期间核查的设备(标准物质)进行有效核查。
前款所述仪器设备是否应当而且能够核查而未进行核查,2台套以上单项判定为D
16
检验(测)依据标准(包括判定标准或方法标准)合理、正确,现行有效;制定的检测作业指导书详细、合理、正确。
33
使用非标准方法检验食品中非食用物质时,应当能够提供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证明。
审查试验方法验证记录。未按要求履行手续的,单项判定D
34
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承诺
未及时上交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承诺,单项判定D
35
检验检测机构的统计工作(包括上交检验检测机构基本信息调查表和填报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
11
各管理和检测部门职责、各工作岗位职责明确。
同上
12
检验人员须经培训,持证上岗并满足其岗位要求。管理人员资格满足准则要求,人员技术档案完整,保存良好。
审查培训记录、技术档案等文件、所有检验人员上岗证书,随机抽查2-3个(检查人员熟悉的)专业领域2名以上检验人员的能力状况。对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分别提问法规和技术标准相关问题。查看人员变更备案情况。
32
认真履行食品检验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承诺在接受食品生产经营者委托的检验中发现被检食品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含有不明物质或者非食品原料、或有其他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时,不擅自发布消息,以维护国家利益。
审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明确了有关规定。查看上报记录文件。未按要求履行手续的,单项判定D
25
是否开展了有效的管理评审活动。
查管理评审有关文件和资料。无管理评审程序文件或未定期开展管理评审或大量问题不能通过管理评审解决时,单项判定为D
26
是否开展了有效的合同评审活动。
随机抽查不少于15份合同进行核查。是否有规范完整的合同表格;合同中有双方责任人员签字,对检验项目是否在资质认定范围内、客户的要求、双方责任、样品处理、复议期等进行评审,客户声明对样品的真实性负责。未进行合同评审、或无正式合同表格的,单项判定为D
附件12015年计量认证获证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自查表
检验检测机构名称
联系人姓名
职务
电话
手机
计量认证证书编号
截止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食品资质认定证书编号
截止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检测机构认可证书编号
截止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检查内容
单项判定
检查情况事实描述
检查方法及评价标准
A
B
C
D
1
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追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