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教案
《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题:“利用钳工工具制作手锤”
任课教师:马巧风
上课班级:模具专业09-461
上课地点:钳工一体化综合实训室
授课任务:手锤的测绘和制作
授课学时:30学时
授课日期:19/04/2010——23/04/2010
整体教学编排设想
本节课采用了以行动为导向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和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师的直到下,按照完整零件加工步骤,以钳工常用的工具——手锤为载体,从实物观察入手,通过测量、绘图、拟订工艺、实物制作、评估反馈等环节,对学生所学的《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并通过分组研究、自主练习、组内评优、组间交流等手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独立自主等社会能力,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目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设计的亮点:
1、创设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学习环境。
将学生上课地点选在既有绘图桌又有钳工操作台的钳工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同时,将班级学生分成10个小组,小组成员由教师指定,而且班级的6名女生分到不同小组,在测量和绘图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共同成果,在手锤制作阶段,独立操作,在成果评估阶段集体评价。
教师在分组时充分考虑小组学生的学习基础、特点以及量具使用、制图、钳工基本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对学生均衡进行分组,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完成教学任务。
2、优化了教学过程、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程任务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锤子的制作上,对于锤子制作的任务总体按照引导文教学法进行设计,使学生知道每一步应该做什么,测量、绘图、锤子制作等每一阶段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每个项目中又应到了小组讨论、对比评价等教学方法,各种方法的合理运用并结合投影仪、挂图等教学资源,进一步教学效果和安全生产意识。
3、优化了评价方式。
变常用的结论性评价变更为过程评价、对比评价、研讨评价、定量与定性等评价方式相结合,充分体现评价要素的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鉴别、多角度思维的培养。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三、教学流程与步骤
四、课后反思: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