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基础
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
MAC address table E0: E2: E1: E3: 0260.8c01.1111 0260.8c01.2222 0260.8c01.3333 0260.8c01.4444
A
B
0260.8c01.1111
E0
C
E2
X X
E1
0260.8c01.3333
D
E3
0260.8c01.4444
0260.8c01.1111
E0
E1
0260.8c01.3333
C
E2
E3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 Station A sends a frame to Station C • Switch caches station A MAC address to port E0 by learning the source address of data frames • The frame from station A to station C is flooded out to all ports except port E0 (unknown unicasts are flooded) Page 20
0260.8c01.2222
Station A sends a frame to station C Destination is known, frame is not flooded
Page 22
地址学习与转发
MAC地址的学习与老化
含某一源MAC地址的帧进入交 换机的瞬间,交换机学习到该 MAC地址,并开始进入老化周期;
Switch ASIC
L2FDB
二层交换引擎
Page 12
二层交换机工作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S witch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Page 13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检测从端口接收的数据包的源和目的地的MAC(介质访问层) 地址
与系统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进行搜索,将数据包发送给相应的目 的端口,如果数据包的源地址不在地址表中,则自动学习;如 果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在地址表中,则作为Unknown数据包 处理。
Page 14
以太网交换机的几个重要概念
存储转发:
从接收端口接收数据包,将其存储在缓存中并进行CRC检查,对错误包进 行处理后再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
冲突域
Page 10
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 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 MAC 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 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 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可以检查每一个收到的数据包,并对数据包进行相应的 处理,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 避免了冲突的发生
以太网技术基础
编制 刘 俊 审核 代谢寅 版本 V2.0
课程目标
了解以太网的几个发展阶段 熟悉二层交换的基本原理 了解VLAN的定义及其结构和作用
Page 2
课程内容
以太网的发展
二层交换的基本原理
VLAN(802.1Q)
Page 3
以太网基本概念
“以太网”是Ethernet的中译名,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施乐 (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开发的,是一种广泛使 用的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是由IEEE 802.3标准来规定的 传输介质
当两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时,会产生冲突。因此,同一时刻只允许一 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效率较低。
Page 5
共享式以太网
网络中所有主机的收发都依赖于同一套物理介质,即共享介质 。 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主机在发送,各主机通过遵循CSMA/CD 规则来保证网络的正常通讯。
发送
监听
监听
监听
Page 6
交换机A 交换机B
端口汇聚的的机制,如基于MAC地址 VLAN汇聚与业务汇聚
条件: 1.各分离的链路速率相同; 2.各分离的链路必须是全 双工链路; 3.各分离的链路两端参数 一致,比如流量控制;
Page 27
流量控制与优先级
流量控制:(IEEE 802.3x ) 数据接收端发现接收缓冲区快用 完,向对端发送PAUSE帧; 对端接收到PAUSE帧后暂停发送, 暂停时间由PAUSE帧指定 如果在PAUSE指定的时间内数据 处理完,则发送延迟为0的PAUSE 帧,对方收到后马上恢复发送。 SDH侧的流控 优先级:(IEEE 802.1p) 在转发处理中(The Forwarding Process), 出端口对经入口规则过滤后的帧按优先级排成 不同的队列,高优先级队列的帧将被优先转发; (优先级的映射、FCS的重计算)
Page 16
基于源MAC进行地址学习
A PORT1 PORT2 PORT4 B PORT3 D
C
L2 Switch
使用MAC地址自动学习和老化机制对 MAC地址表进行维护。
MAC地址· MACA MACB
端口号 1 3
MACC MACD
2 4
Page 17
二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接收网段上的所有数据帧; 利用接收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来建立MAC地址表(源地址自 学习),使用地址老化机制进行地址表维护;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将 该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不包括源端口);如果找不到,就 向所有的端口泛洪(不包括源端口 ); 向所有端口泛洪广播帧和组播帧(不包括源端口 )。
Page 18
地址学习
MAC address table
A
B
0260.8c01.1111
后续每一个含相同源MAC地址 的帧进入交换机后都重新刷新 MAC地址表,并重新开始老化周 期; 进入老化周期后,若在整个周 期内都没有含相同源MAC地址的 帧进入,则该MAC地址将从MAC 地址表中删除,发往该地址的帧 将被以泛洪(Flood)处理
针对帧的源MAC地址 MAC地址表深度/MAC地址表学习速度
交换式以太网
扩展了网络带宽。 分割了网络冲突域,使得网络冲突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交换机作为更加智能的交换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用户所要求的功能 :优先级、虚拟网、远程检测……
发送
接收
发送
交换矩阵
Page 7
接收
以太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太网速度的迅速提高 从10Mbps向100Mbps、1000Mbps过渡,并进一步向 10000Mbps过渡。 VLAN技术使得以太网的应用日趋灵活。 优先级,组播,三层交换,P-VLAN,S-VLAN... 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以太网技术从局域网走向广域网。 Ethernet Over SDH,QinQ...
E0
E2
E1
E3
0260.8c01.3333
C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 Initial MAC address table is empty
Page 19
地址学习(续)
MAC address table E0: 0260.8c01.1111
A B
二元组(端口号,MAC地址)
地址学习(续)
MAC address table E0: 0260.8c01.1111 E3: 0260.8c01.4444
A
B
0260.8c01.1111
E0 E2
E1 E3.8c01.2222
0260.8c01.4444
• Station D sends a frame to station C • Switch caches station D MAC address to port E3 by learning the source Address of data frames • The frame from station D to station C is flooded out to all ports except port E3 (unknown unicasts are flooded) Page 21
1
2
3
A
10.21.24.44
B
C
10.21.8.8
跨网段的PING过程?
Page 25
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监测网络拓扑结构、错误 校验、数据转发等。
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
流量控制能力 (IEEE 802.3x) VLAN( IEEE 802.1Q) 端口汇聚Trunking( IEEE 802.3ad) 生成树STP(IEEE 802.1D) 组播IGMP SNOOPING
Page 8
课程内容
以太网的发展
二层交换的基本原理
VLAN(802.1Q)
Page 9
集线器
相当于一个多口的中继器或一条共享的总线
集线器是物理层的设备,它对发来的信号不作任何逻辑处理。
集线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
将每个端口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后发给其它所有的端口,以此来扩展 网络的直径; 适应结构化布线的需要。
直通方式:
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后即进行相应转发
地址学习:
交换机自动的读取数据包的源MAC地址,然后将数据包的输入端口号和 源MAC地址一起写入端口-地址对应表中。
包过滤:
包过滤是交换机的重要功能之一,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测数据包的 长度、校验和等信息,将非法的和校验和错误的数据包丢弃,不再发送。